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某農戶種稻每畝掙700」遭群罵!背後的真實原因得講!

「某農戶種稻每畝掙700」遭群罵!背後的真實原因得講!

水稻價格連年下跌,種植大戶已經被整蒙了,央視官媒派出專業團隊報道並希望找到破局之道。於是不太了解水稻種植的記者團隊找到了種植方式上改變的不插秧,不育苗的直播水稻技術,進行正面報道!CCTV7報道水稻種植戶每畝能掙700元,此新聞一出整個水稻種植大戶一片嘩然。紛紛質疑並吐槽真實性...

這裡並不想去糾結是否屬實,即便真的能整這麼多錢,也不會是普遍現象,但是從整個水稻種植大戶吐槽的激烈程度上看確實值得深思。

首先從國家政策上講,中國的農民是最好的農民,從來都相信母親不會忘了農民,堅決擁護祖國實現農業供給側改革,為水稻去庫存的重任擔負了自己的義務,在水稻保護價下調2毛後也從沒聽到不好的聲音(寶哥認識上千名種植大戶哦),同時相關部門也在年初承諾保護價調了,但會通過補貼的方式減少規模化種植的農戶的損失。

然而在2年下調水稻保護價的同時,農民面對的問題卻越來越多。土地價格沒有因為糧價的下調而降低(種植大戶都是承包土地繳納地租的),種子化肥農藥上漲也使得種植成本也居高不下,比如今年黑龍江剛進入秋收季節,油價就漲了,秋收過了這兩天油價也跌了,而為這些買單的只能是種地的農戶自己。

其次種植技術、種植方式的轉變農民也不是不想接受。能夠節本增效的方式老百姓肯定是舉雙手歡迎的,但水稻直播技術,秸稈還田增肥技術,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種植條件,土壤,積溫,產量,以及更換種植方式後配套設施機具的投入,都需要考慮的,不是說干就干那麼輕鬆簡單。

第三,種植戶並不只是追求高產,早在去年水稻保護價首次下調後,很多農戶就已經更換口感更好的優質水稻品種,也有小部分農民受益。但農民不是專家,品種選擇上根本沒人指導,一窩風的種植同一品種,帶來的還會是細分市場的供大於求。而且他們更不懂市場,總不能讓農民讓拉著大米到城裡挨家挨戶走街串巷的賣稻花香吧。

再看看今年的情況,水稻價格下調2毛,種200畝地,按畝產1000斤算農民收入就要減少4萬元。有的新包地的農民賠的貸款還不上,老種植戶刨除開銷,還完貸款過年錢都剩不下。水稻戶對「每畝掙700元」的強烈吐槽不是沒有原因!

顯然,如果配套的政策跟不上,步子就不能邁的太快。接近年尾,稻農現在都在指著一件事兒,就是水稻國家年初承諾的價補分離補貼政策。從年初傳言的每畝補貼200~250元,到最近傳言的80元/畝。老百姓的心裡跟做過山車似的直上直下。種大地,他們從來不求當大戶能一夜暴富,只求付出的汗水能有一份應有的收入!最後希望相關部門:2018別讓水稻再「掉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快樂養殖 的精彩文章:

宅基地證書別急著簽字!這3個問題沒弄清,難怪有的農戶吃了大虧
國慶後,這三件事將要落實,開始做這一行的都有福了!

TAG:博士快樂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