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解放蚌埠為首要目標,不到10天,這位開國上將即橫掃江淮

以解放蚌埠為首要目標,不到10天,這位開國上將即橫掃江淮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棗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儘管淮海戰役被國民黨稱為「徐蚌會戰」,但到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位於淮河南岸的蚌埠並未被解放,仍掌握在國民黨手裡。

淮海戰役結束後,作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下一個大戰略,就是渡江戰役。而發動渡江戰役前,長江和淮河之間這一廣大地區,首當其衝,成為人民解放軍必須攻克之地。

江淮地區有津浦鐵路、淮南鐵路等交通幹線以及蚌埠、合肥等重要城市。淮海戰役後,國民黨軍雖然控制著江淮地區,但因為淮河以北皆被中共所有,渡江戰役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國民黨上下自知呆在江淮及南中國的時間不長了,便將守衛變成了破壞,尤其是對鐵路、公路和橋樑的破壞,千方百計阻止解放軍南下。

渡江戰役在即,為遏制國民黨軍隊的破壞活動,打過淮河,掃清江淮,已是人民解放軍刻不容緩的重大戰略任務。鑒於此,華東野戰軍決定,由陳士榘率華野一部打過淮河去,掃清江淮之敵。

陳士榘,湖北武昌人,1909年4月14日生。1927年初,陳士榘在家鄉參與組織農民協會,同年加入武昌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1927年9月,陳士榘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隨部隊到達井崗山併入黨。1929年,陳士榘從紅軍排長做起,至1949年1月已是華東野戰軍第8兵團司令員。

1949年1月15日,陳士榘受命統一指揮華東野戰軍第6、7、8、13縱隊和渡江先遣縱隊、江淮軍區部隊,先期渡過淮河,進軍江淮。

陳士榘走馬上任後,立即調兵遣將,揮師南下。解放蚌埠則是陳士榘率部南下的首要目標,作戰計劃如下:

1. 1月17日晚,第6縱隊從宿縣出發南進,同時,令所屬1師兵力由懷遠、新城口之間渡過淮河,布防在西起懷遠,東至鳳陽,跨度約80里一線,以向北警戒蚌埠。另以一部配合渡江先遣縱隊襲占懷遠。

2. 6縱主力部隊相機渡過淮河後,挺進至蚌埠以南,做好攻佔蚌埠及其東部臨淮關、長淮衛的準備。

3. 13縱於五河、浮山、雙溝間渡過淮河,進至臨淮關以東。

以上布防任務完成後,則形成東、南、西三面圍攻蚌埠之勢。

4. 8縱正面攻擊蚌埠。8縱到達蚌埠以北地區後,適時向蚌埠發起攻擊。陳士榘隨八縱行動。

5. 7縱、江淮軍區和先遣縱隊作為預備隊,阻擊可能由滁縣、合肥北援蚌埠之國民黨軍。

然而,在陳士榘率部尚未行動前的1月16日,淮河大鐵橋被炸毀;1月18日拂曉,國民黨軍懾於淮海戰役的慘敗和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威力,開始大規模向南潰逃。人民解放軍則奮起追擊。

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沿淮城鎮五河、懷遠很快解放。1月19日凌晨,6縱司令員王必成率先頭部隊第18師於懷遠渡過淮河,殲滅城南丘嶺地帶未及逃脫的殘敵後,向蚌埠西南方向警戒。

第18師一部從宋家灘渡過淮河後,向蚌埠進擊,沿途擊潰和俘獲國民黨逃兵60餘人後,於1月19日晚8時進抵蚌埠城西,並順利佔領張公山,4個小時後,進擊至蚌埠城東沈圩子。

在司令員張仁初率領下,擔任正面進攻蚌埠的第八縱隊,從宿縣沿津浦鐵路南進,途經固鎮,於1月18日抵達淮河北岸,與蚌埠隔河相望,並與蚌埠國民黨守軍發生槍戰。

國民黨守軍約兩個團,在蚌埠惶撐一天後,於19日晚開始南逃。是日夜,8縱一部搶渡淮河,佔領市區制高點寶興麵粉廠。20日凌晨佔領蚌埠市區,並控制了市警察局、電話局、銀行、車站等關鍵部門和重要場所。至此,蚌埠宣告解放。

渡江先遣縱隊第4、7支隊則直指合肥,於1月19日攻佔合肥東部梁園鎮。第4支隊一大隊馬不停蹄向合肥方向奔襲,在飛機場附近與國民黨軍一部展開激戰。

1月21日晨,駐合肥的國民黨軍無心戀戰,棄城南逃。21日下午,第4支隊一大隊從東門進入合肥城區。國民黨第10專員公署專員廖芝英、合肥縣縣長龔兆慶率領屬下背棄國民黨,投入人民懷抱。他們在衙前列隊迎接人民解放軍的到來。至此,江淮地區重要城市和歷史名城合肥宣告解放。

在陳士榘將軍的統一指揮下,人民解放軍挺進蚌埠,進軍江淮。至1949年1月24日,10天時間不到,廣大江淮地區即被基本掃清。

新中國成立後,陳士榘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教育長、工程兵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95年7月22日,陳士榘上將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這老人臨終前悔恨道:如果我的女兒有文化,林彪不會這樣對待她
此戰,這個團長,竟迫得敵旅長自殺,軍長落馬斃命,後為少將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