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的決定,到底誰說了算?

我們的決定,到底誰說了算?

不好的事情影響了我們做決定?

有句俗語叫「好事不傳外,壞事傳千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之一是人們喜歡將注意力放在壞事情上,而通常壞事對人們的影響的確遠遠大於好事。科學家對此也通過實驗作出了解釋。這是因為人腦中有兩個區域:腦的前額葉眶回與杏仁核,它們是主管恐懼以及擔心害怕等負面情緒的。當人經歷消極事件時,大腦的這兩個區域中的細胞活動就會明顯增加,擔心害怕的情緒隨之產生並不斷加深。同時,由於細胞活動的增加,大腦會得到進一步的刺激,從而會加深對這些消極事件的記憶。而當人在經歷積極的事件時,腦細胞活動程度就不會那麼大,這樣的結果就是大腦產生的積極正面情緒不那麼強烈,對此類積極事件的記憶自然也就不太深刻了。

也因此,很多科學家就作出了這樣的推測:人們經歷過的那些不好事情,會一直在人們心中留下「陰影」,從而會影響到人們在日後生活中作出某些決定。這裡有一個很經典的案例,有位先生平時經常光顧某家咖啡店,在那裡享受了很多快樂休閑時光,可是,有一天他卻發現咖啡里有一隻螞蟻在「掙扎」,這位先生感到很噁心,於是便「奪路而逃」,心中也埋下了對這家咖啡店的「厭惡」種子。這以後不管是誰邀他去那家店喝咖啡,或者在他面前誇讚這家店經營得越來越好時,這個人就斷然拒絕,或者不以為然。 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多得不可勝數。

不好的事情有時也會「隱退」!

但是,若以此就認為:不好的事情會一直「盤踞」在人們的頭腦中,並由此而產生的不愉快體驗總會從根本上影響人們作判斷,這種想法就有失偏頗了。最近,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不好的事情以及不愉快的情感體驗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對人們的判斷起到決定作用。為了應證他們的觀點,科學家做了這樣心理學實驗。他們召集了一些未婚志願者,然後假設出幾種不同的情境,分別是:獲得了100美元;商業投資獲得了30%的利潤;丟掉了100美元,之後問那些志願者,哪些情境對他們的刺激最大,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的是:丟掉了100美元。緊接著,科學家給志願者們「安排了這樣的任務」:即將和一些極有魅力的異性相親約會;然後再次讓他們回答前面的幾種境遇,哪種對他們的刺激最大。這次大半以上的人選擇獲得了100美元,或者是商業投資獲得了30%的利潤。顯而易見,和極富魅力的異性相親約會,這份「喜出望外」甚至會讓人們忘記「不開心」。一位痛不欲生的失戀者,在找到新歡後,也會把以前的痛苦拋到腦後。

人們對壞事情的「忘卻」並不僅限於「桃花運」面前,在某些涉及到存亡的「生死關頭」,壞事情照樣也會被人們清掃到記憶的「垃圾堆」中。這裡有個著名的古典案例。話說春秋時期,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在生他時難產,險些喪命,為此,武姜對庄公一直耿耿於懷,反而就比較寵愛庄公的弟弟公叔段,甚至還要幫助公叔段殺死庄公,讓公叔段當國君。但是,當公叔段謀反失敗被殺後,出於自我保護和能順利生存下去的需要,武姜和兒子漸漸化解了以前的恩怨,「母子遂和好如初」, 再也不念念不忘多年前兒子曾帶給自己的「傷痛」。

真相是什麼?

由此,科學家們又有了這樣的結論:壞事情及不愉快的體驗對人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能從多大程度上影響人們作出判斷或者決定,其實從根本上是和人們的實際生存是息息相關的,也就是說,一旦危害到人們繼續順利地生存下去,或者在個人婚戀上有盼頭時,人們大腦里那些不愉快的念頭通常是不會跳出來「作梗」的。

可是,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科學家這樣解釋: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是個人的生存以及家族繁衍問題,並為此長期不停地付出努力,久而久之,求生和由此而衍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就留在了人們的潛意識深處了, 而與家族繁衍問題緊密相關的個人婚配問題也被刻印在了人們的「記憶行宮」里,隨著社會演化到今天 ,它們就發展為當人們作出某個判斷或者重大決定時,都是以這兩個因素作為最根本性的決定力量。所以,哪怕是在人們心中留下很深印象的不好事情或者不愉快體驗,它或許會左右人們作出最終的決定,但是,一旦面臨到個人的生存問題和婚配問題時,它就會「乖乖」地退居二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男性要有一條X染色體?
讓離婚變得困難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