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倫理問題調查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倫理問題調查


「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截圖

「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截圖


「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截圖

「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截圖


2016年,賀建奎指導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近日,賀建奎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2016年,賀建奎指導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近日,賀建奎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記者 許雯 劉怡 馬婧 倪兆中 吳榮奎 陳維城 實習生 張慧


  昨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爭議。消息稱,上述成果由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帶領團隊完成,項目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通過倫理審查。


  因該研究項目涉及對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引發公眾對研究安全性與倫理的擔憂。有專家指出,用基因編輯的方法實現某個基因在受精卵水平的敲除,其實非常困難,目前技術上還不能夠完全實現。


  昨天,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則表示,該項目未按要求備案,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國家衛健委昨晚表示,高度重視「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雙胞胎修改基因「天然抵抗艾滋病」


  「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昨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起熱議。消息稱,上述成果由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帶領團隊完成,並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通過倫理審查。


  「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即艾滋病,下同)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裡面有約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報道中寫道。


  報道稱,賀建奎將在目前正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現場展示他領導的項目組在小鼠、猴和人類胚胎的實驗數據。50枚人類胚胎基因測序結果顯示,未發現脫靶現象;而所有人類正常胚胎裡面,有超過44%的胚胎編輯有效。賀建奎還將展示此次基因手術嬰兒臍帶血的檢測結果,證明基因手術成功,並未發現脫靶現象。他表示,結果仍然需要時間觀察與檢驗,因此準備了長達18年的隨訪計劃。


  深圳衛計委:核實倫理審查書真實性

  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信息,該研究課題的正式名稱為《基因編輯人類胚胎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研究的實施地點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網站顯示,該研究於2017年3月7日通過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倫理審查,並公布了由該院多位倫理委員會委員簽字同意的《倫理審查申請書》。


  昨晚,記者從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獲悉,深圳市參照《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對省級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的相關職責要求,建立了「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並已開展「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已設立倫理委員會的備案工作」。


  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廣東省衛健委也表示,已組織力量展開調查,並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昨晚10時30分,國家衛健委表示,高度重視「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賀建奎:露露娜娜的降生「一切正常」


  「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昨晚,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對此事進行回應。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他表示,對於少數兒童,早期基因手術可能是治癒遺傳性疾病和預防疾病的唯一可行方法。基因手術目前仍然是一種治療性技術。


  賀建奎說,安全性是所有問題裡面關注的第一要點。研究團隊選擇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實際上,有一億人天然就擁有一種使CCR5基因失效的遺傳變異保護他們抵禦HIV。我們的手術,在天然變異的起始點準確切斷DNA。

  他表示,抵禦艾滋病的基因手術需要儘可能簡單,簡單到僅僅敲除幾個DNA序列。其次,研究團隊最終選取HIV作為首個治療對象是基於現實世界的醫學價值。艾滋病仍然是一種致命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仍然急需醫學突破。


  「把孩子叫做『定製寶寶』是錯誤的。孩子並非被設計,而這也不是父母的意願。這些父母攜帶著致命的遺傳疾病——而這通常是兩萬個基因中的一個微小錯誤導致的。如果我們有能力幫助這些父母去保護他們的孩子,我們就不能見死不救。」他說。


  回應1


  和美醫院 未與賀建奎合作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昨日告訴記者,自己看到了網傳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但該項目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醫院出生的。「醫院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他的實驗和醫院沒有關係。」程珍表示,自己從未見過賀建奎,醫院正在對該事件進行調查。


  新京報記者聯繫到上月剛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離職的前醫務部主任、倫理委員會成員秦蘇驥。秦蘇驥告訴記者,根據申請書顯示的時間,其當時還在醫院任職,但是他並不記得醫院開過這個會議。


  「這件事情這麼重大,我們醫院根本不夠級別能通過。」秦蘇驥稱,網傳的審查申請書上的七個簽名,確實都是醫院工作人員的姓名,但其中幾名工作人員均表示沒有印象召開過有關這個項目的會議,「他們說看字跡像是自己的,但都不記得有簽名這回事。」秦蘇驥告訴記者,醫院倫理委員會有十幾位成員,除了醫院內部人員,還有法律界人士、社會人士共同組成,但是這張申請書上並沒有醫院外部人士的簽名。


  回應2


  南科大 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昨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發布情況聲明,稱賀建奎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對於其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學校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通告稱,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對於賀建奎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學校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布相關信息。


  回應3


  公益組織 以為是大學研究項目


  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信息,該項目研究對象是艾滋病毒血清陽性的中國已婚夫婦,樣本量為20,通過HIV公益組織派發問卷調查的方式招募,經面談和體檢後,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入組。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志願者招募通過北京艾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進行。「白樺林」負責人白樺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7年3月前後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主動聯繫自己,介紹自己的研究項目,並表示希望通過「白樺林」招募臨床試驗志願者。


  白樺說,自己始終認為該項目是南方科技大學的一項科學研究,招募開始前,自己對該項試驗能否通過倫理審查存有疑慮,並就此詢問賀建奎,「他說這個沒有問題,肯定能夠通過。」


  白樺說,該項目對臨床試驗志願者要求嚴格,必須是艾滋病單陽家庭且「男陽女陰」,即男方艾滋病毒血清呈陽性、女方呈陰性,而且患者家屬必須知曉另一方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此外,還有年齡、身體健康等限制。最終共有200多對夫婦報名,篩選後,有50多對夫婦符合要求,白樺將信息提供給賀建奎研究團隊。


  此後的流程,白樺表示並不知情。


  追問1


  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是否符合倫理?

  對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是否符合倫理?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仇子龍看來,對一個正常人的胚胎進行基因敲除是完全不必要的,「他可以健康地生活,你為什麼要去敲他一個基因?」


  紐約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龍承祖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其表示,基因編輯最重要的是靶點的選擇,即是否需要「打標」這個靶點。基因編輯嬰兒的目的在於使嬰兒出生後可以抵抗艾滋病、天花等疾病,但如果嬰兒是一個完全健康的胚胎,沒有必要做靶標。靶標帶來的問題可能會超過它前代的利,即權衡利益之間弊是大於利的。


  復旦大學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王國豫表示,孩子出生前,父母實際上承擔了代理人的角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權益。在基因編輯技術本身不成熟的情況下,父母允許科學家貿然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並讓兩個孩子誕生,難以保證孩子日後不會由此產生其他問題,這違背了不傷害原則——這項生命的基本原則。


  仇子龍則認為,即便一個患有先天性致病遺傳病基因突變的嬰兒,如果不進行基因編輯,將走向死亡,是否應該對其進行基因修復,也有待商榷。


  他介紹說,美國和歐洲都在進行此類討論,去年美國和韓國的研究者完成了一個先天性基因突變的人類受精卵水平的基因修復,但受精卵修復完以後是否可以孕育生出,仍然存有爭議。


  仇子龍希望,人體胚胎的基因編輯技術應慎重考量,「這不能由一兩個人、一家醫院說了算。這個能不能通過,也象徵著中國科學家對全世界這個領域的責任。」


  「目前還沒有研究結論證明,對人類嬰兒進行基因編輯的操作是安全的。」仇子龍表示。


  追問2


  倫理審查都有哪些程序審查哪些內容?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簡稱《審查辦法》),明確規定: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倫理委員會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

  醫療衛生機構未設立倫理委員會的,不得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並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登記。


  《審查辦法》對倫理審查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明確。這包括,研究者的資格、經驗、技術能力等是否符合試驗要求;研究方案是否科學,並符合倫理原則的要求;受試者可能遭受的風險程度與研究預期的受益相比是否在合理範圍之內;知情同意書提供的有關信息是否完整易懂,獲得知情同意的過程是否合規恰當;受試者的納入和排除標準是否恰當、公平等。


  ■ 反應


  百餘名科學家發聲明譴責


  「作為中國普通學者,出於對人類的基本理性和科學原理的尊重,以及對此事件影響中國科學發展的憂慮。我們聲明如下……」11月26日晚間,百餘名科學家通過網路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


  聲明稱,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該研究所涉技術在科學界內部爭議很大,在得到大家進一步檢驗之前直接進行人胚胎改造並試圖產生嬰兒的任何嘗試都存在巨大風險。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其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這些在科學上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對人類遺傳物質不可逆轉的改造,就不可避免地會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實施之前要經過科學界和社會各界大眾從各個相關角度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討論。確實不排除此次生出來的孩子一段時間內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義和將來繼續執行帶來的對人類群體的潛在風險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聲明指出,該研究對中國科學,尤其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在全球的聲譽和發展都是巨大的打擊。


  聲明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及相關研究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並對此事件做出全面調查及處理,並及時對公眾公布後續信息。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 追訪


  賀建奎系6家公司法定代表人

  昨天下午,記者曾多次撥打賀建奎的電話,接通後無人接聽。記者給賀建奎郵箱發送郵件後,收到了一封自動回復,郵件中提到「11月26-29日,我將前往香港參加第26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大會,由於互聯網的限制,我將無法及時回復你的信息。」


  記者查詢天眼查後發現,賀建奎是7家公司的股東,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賀建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6家公司分別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瀚海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因合醫學檢驗實驗室。


  其中,在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賀建奎為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7.42%,在公司擔任董事長、創始人。該公司註冊成立於2012年,在2016年11月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未披露,投資方為騰業創投、正威集團、中科普瑞。2018年4月,公司完成A輪融資,金額為2.18億元,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跟投。


  該公司官網顯示,瀚海基因致力於大幅降低基因檢測成本,提供優質的基因檢測服務。目前,三代單分子直接測序技術已成功實現研發,此項技術可通過直接讀取血液或組織中的DNA和RNA信息,極大地簡化基因檢測過程,降低測序成本和檢測周期。瀚海基因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總部設在深圳羅湖,並獲得多家投資機構支持的高科技公司。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是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和深圳市孔雀團隊項目資助,由南方科技大學研發核心技術,並進行成果轉化,瀚海基因公司研發出了世界領先的三代單分子測序技術。擁有核心專利七十多項,其中發明專利四十餘項,高技術人才團隊和持續的創新能力是瀚海基因的核心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百歲老人能規避重大疾病:原來是這個基因在起作用
拿捏癌症診療「適度」與「過度」並非易事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