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德國和俄國勾結油氣貿易,烏克蘭成了最大輸家?

德國和俄國勾結油氣貿易,烏克蘭成了最大輸家?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726-德俄搶灘天然氣

作者:九尾龜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矛盾開始出現,經由烏克蘭向西歐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命脈被捏在了烏克蘭人的手裡。這對於俄羅斯是非常不利的,自然急於擺脫這個局面。

俄國與西方之間不止一個烏克蘭,還有白俄羅斯

而在另一邊,德國的化工巨頭們也並不喜歡傳統的烏克蘭線。走這條線的天然氣,會經過中間商之手以高價進入德國市場,讓化工企業不堪重負,一條新的線路開闢勢在必行。

為我們的巴斯夫們而驕傲

一邊是政治需求,一邊是經濟利益,俄羅斯和德國聯手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

在這場競賽中的贏家和輸家又分別會是誰呢?

蘇聯與歐洲市場

蘇聯境內的油氣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蘇聯人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天然氣的重要性。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內燃機和化工產業都還沒有使用天然氣的經驗,而天然氣的開採和儲存又很麻煩,大量天然氣就這樣被釋放和浪費了。

有時候還會把自家氣田點了

(中亞的「地獄之門」)

按照蘇聯內部的規劃,蘇聯開採的資源會以低廉的價格,甚至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輸送到各個成員國和經濟互助委員會裡的蘇東國家。然而這些國家的工業體系和蘇聯非常類似,也沒有消化天然氣的能力。想讓這些過剩的天然氣發揮價值,就只能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試試溝通中西歐國家了。

經互會其實也是一個「日不落」組織

不過指望越南和古巴消化老大哥的天然氣

顯然是不現實的

到了1966年,蘇聯開始了第8個五年計劃,把油氣開發的腳步邁向了烏拉爾山以東。這裡的油氣結構和蘇聯人開發多年的烏拉爾山以西不太一樣,氣多油少,再大量浪費天然氣即使是蘇聯中央也覺得於心不忍了,必須為這些天然氣找到合適的出口。

在烏拉爾山以東

蘇聯有更廣闊的土地和更多的石油天然氣

1968年,蘇聯把天然氣管道連到了烏克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並進一步與奧地利搭上了線,開始了向歐洲國家輸送天然氣的歷史。

開始向奧地利送氣

不過一個小小的奧地利顯然是沒辦法幫蘇聯消化這麼多氣的,但在奧地利的搭橋下,西德也向蘇聯伸出了橄欖枝,以黃金硬通貨和技術轉讓的形式從蘇聯進口天然氣。而隨著70年代鐵幕軟化和1973年的石油危機,歐洲國家對蘇聯天然氣的需求和價格都水漲船高。

雖然蘇聯有無窮多的氣

但想賣到西德去也不是那麼容易

這其中最大的進口國當然是工業實力最強的德國(西德),佔到了總出口量的將近40%。缺乏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德國不僅能從蘇聯得到替代石油的原料,還能通過出口鋼管交換天然氣並創造工作崗位。而蘇聯則部分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並且收穫了德國的油氣處理技術。

德味鋼管來一套

1975~1980年間,雙方的天然氣貿易額翻了整整9倍。

和今天特朗普指責德國進口俄羅斯石油所說的一樣,當年的里根政府也對西德帶著奧地利、波蘭等國做的交易表示了不滿。隨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西方陣營的反對聲浪達到了最大,各國都已經不敢在明面上和蘇聯交易了。

表面上還是要像一家人一樣

但商業利益總是讓人著迷的,西德仍然在與蘇聯私下接觸,並提供了先進的壓縮機技術,協助蘇聯借道烏克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可以控制的國家向歐洲輸送油氣資源。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這條穿越歐洲中部的大通道已經可以為歐洲各國每年輸送63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了,而當時蘇聯全國的天然氣產量也不過1800億立方米,可謂是蘇聯「走出去」戰略唯一成功的拳頭產品。

從北方亞馬爾和中亞土庫曼產出的天然氣

源源不絕向西流入烏克蘭

又源源不絕向西流入西歐

而接收這些原料的國家,包括了德國(已經統一)、義大利、法國、奧地利等所有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國家。可以說在能源危機面前,這些國家都被綁定在了蘇聯身上,對美國的激烈抗議往往選擇視而不見。

抗議往往無效

一朝大廈崩塌

然而蘇聯的突然解體給這條歐洲工業生命線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國的貿易對象變成了俄羅斯。

總體來說,蘇聯的解體對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是一個利好消息。這主要是因為原本隸屬於蘇東集團的一些國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國等,都有心向歐洲靠攏。

蘇聯解體、德國統一、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時間很短,變化很快

而投靠歐洲的投名狀,就是為油氣管道大開綠燈,以保障新朋友們的能源利益。再加上蘇聯解體後工業體系崩潰,內部的油氣消耗大幅下降(俄羅斯的天然氣消費量驟降16%),可用於出口的天然氣變多了,俄羅斯反而確立了在供應端的地位。

唯一不穩定的隱患是主要管道的過境國烏克蘭。

1978年,位於烏克蘭西南的烏日哥羅德

「聯盟」號天然氣輸氣管道建成

蘇聯解體時,從俄羅斯輸出的天然氣有90%都要通過烏克蘭地下的管道輸送,而烏克蘭顯然是一個戰略非常不透明的混沌國家。它既不像其他原來的蘇東兄弟一樣急於投靠歐洲,卻也因為歷史和政治原因對俄羅斯沒有什麼好感。一旦烏克蘭與其中任何一方的矛盾激化,就很有可能切斷管道。

如此一來,歐洲將有三成左右的工業設施停轉,新生而脆弱的俄羅斯則會失去大部分外匯收入,對兩者都是致命的打擊。

難道要用米亞4轟炸機來運天然氣嘛?

面對這樣不確定的現狀,控制了俄羅斯油氣走向的巨型「民營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前身是蘇維埃天然氣部,政府持股38%,且其他重要股東多為原天然氣部的官員,即改制後的公司高管)必須儘快想出辦法。

有的是氣

這樣的公司單純參與市場競爭當然會很快敗下陣來,但它肩負的其實更多是政治使命,在保衛俄羅斯國家利益方面很有戰鬥力。翻開當時歐洲的能源地圖,Gazprom發現這時候自己有四條主要的通道:

第一條當然是借道烏克蘭的西一線,總容量為1550億立方米/年,是最重要的一條;

第二條是向南通往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藍流工程,總容量為360億立方米/年,主要用於開發希臘和土耳其的新興市場,但是由於兩國的工業化尚未到達天然氣時代,經濟表現一直不佳;

第三條是通往芬蘭的北線,總容量為200億立方米/年,然而以北歐幾國的體量和芬蘭與俄羅斯不佳的關係,這條線也很難起到什麼效果;

第四條是借道白俄羅斯和波蘭的西二線,當時總容量為530億立方米/年,本來是要作為烏克蘭線的兄弟線,卻因為管線中心轉移成本過高而一直無法提升運能。

四大線路

遍尋一遭,能解決烏克蘭陷阱的備用線路也只有白俄羅斯這條線了。然而當時的Gazprom高管們和蘇聯時代的天然氣部官員一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難題——沒錢!

商業與政治的結合

另一邊,德國的利益相關方也在積極籌備一條新的油氣管線。

當時德國的天然氣經銷市場被一家名叫魯爾燃氣(Ruhrgas)的公司壟斷,其擁有蘇聯/俄羅斯燃氣在德國的定價權。憑藉與政府關係長期附著於這一單一產業的魯爾燃氣,很多年來都在試圖維持天然氣的高價,讓下游的化工企業都深受其害。但是礙於沒有足夠的財力和聯絡莫斯科的渠道,他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魯爾燃氣大樓

這其中以大量使用天然氣作為原料的化工巨頭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最為焦慮。這家化工企業正在加大對天然氣利用的投入,以對沖不斷上漲的石油原料價格。可定價權在一家壟斷企業手裡,對他們控制成本非常不利,所以BASF對新設一條油氣管道的需求甚至比俄羅斯人還要迫切。

命脈不能被別人拿捏在手上啊

BASF和Gazprom兩家大公司在能源市場頻繁接觸,終於找到了一個繞開魯爾燃氣的方法:

BASF旗下原本收購了一家石油天然氣經銷商,可以作為油氣經銷的手套。BASF向俄羅斯政府提議投資建設西西伯利亞特大化工廠,以交換Gazprom授予這家經銷商獨家銷售亞馬爾氣田產量的資格。而這些天然氣,自然是一轉手就賣給了幕後大老闆BASF。

目前BASF有接近4萬員工

為了籌錢給Gazprom修建俄羅斯到白俄羅斯-波蘭境內的管道,BASF也是在商業上想盡了辦法。他們向Gazprom提供了價格較高的訂單,讓Gazprom以此為擔保向俄羅斯銀行貸款。不足的部分以未來的貨物為抵押,由那家德國經銷公司負責貸款,終於幫助俄羅斯人搞定了管道的東線。

這樣的操作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的確,以未來的貨物為抵押提供基建貸款,和現在中國國開行在非洲和南美所做的非常相像。不知道決策層在設計安哥拉模式的時候有沒有參考這個蘇聯解體後的歐洲大型商業案例。

笑得多開心

而德國部分的管道,也是由BASF注資,藉助經銷公司之手進行修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雙方從兩頭分別開工,幾乎是靠BASF一家企業的財力,為俄羅斯的天然氣找到了一條新的運輸渠道。1996年,管道正式開通,通過這條白俄羅斯通道的天然氣容量不斷增大,達到了500億立方米/年的量。這樣一來,通過白俄羅斯進入德國的天然氣量就增加到了1000億立方米/年,烏克蘭的通道的不可替代性被部分化解了。

也只有全球化學第一的巴斯夫(BASF)能這麼搞

而隨著這條管道的開啟,俄羅斯收穫了更大的經濟利益,天然氣出口價值佔據了俄出口總額的10%以上。而BASF旗下的這家經銷商,除了為母體輸血之外,甚至還有機會與魯爾燃氣競爭天然氣供應市場,搶走了一大批歐洲客戶……

俄羅斯2012出口

石油和天然氣,哪個都離不開

蘇聯解體後為國際能源市場帶來的地震,就這樣在兩家企業的努力下被儘可能地化解了,但這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烏克蘭的油氣中轉地位下降,讓俄羅斯有了對它動手的底氣,從而在2014年觸發了克里米亞危機。這給了美國以口實,也讓西歐各國措手不及。出於道義和美國的壓力,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又不得不對俄羅斯施以制裁,另一方面它們卻也離不開這個龐然大物的能源輸血,夾在中間兩頭為難。

在克里米亞「身份不明」的部隊

但無論如何,被俄羅斯搶在各國反應過來之前在白俄羅斯修建了備用管道,還是讓烏克蘭在這場亂局中成為了最大的輸家。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伊拉克是如何變成失敗國家的?
信仰與刀劍,沙特王國的傳教大業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