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因為那件事,我和閨蜜徹底鬧崩了!

因為那件事,我和閨蜜徹底鬧崩了!

因為那件事,我和閨蜜徹底鬧崩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01

創業這件事,肖靜一開始想都沒敢想,是閨蜜李爽極力說服她,當自己的合伙人。

那天,肖靜剛下通勤車,就接到李爽的電話:「親愛的,前幾天跟你說的事,考慮得怎麼樣了?」

肖靜說:「唉,我想了很久,也和家人商量過,還是不折騰了;而且,最近公司人事調整,我應該有戲,熬了這麼多年,真不想辭職。」

電話那端,李爽幽幽地嘆息道:「那好吧,我是覺得就憑你做事的認真勁,不自己創業真的浪費了!你想想,你在單位拼死拼活能賺幾個錢?太穩定了也未必是好事,把人磨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肖靜趕緊轉移話題:「你說的我都懂,我就這個命,以後你發達了,記得讓我沾沾光啊。」

02

掛了電話,有那麼一瞬間,肖靜特別羨慕李爽。

李爽腦子活絡,上學的時候就是有名的「小倒妹」,大學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靠自己做各種小買賣賺來的。

畢業後,她雖然也和大家一樣找了工作,但各種兼職就沒斷過,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所以,聽說她要辭職開店,肖靜並沒感到意外,意外的是,李爽想拉自己入伙。

肖靜現在的這份工作,收入一般,但比較穩定,她從沒想過辭職,也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創業。

但李爽覺得,她做事認真又負責,天天跟一群職場老油條混真的可惜了,便一直勸她辭職,當自己的合伙人。

辭職創業這種事,肖靜真的想都不敢想,她不止一次拒絕過李爽。

但沒想到,單位人事調整結果出來後,肖靜的心態發了變化。

最有希望且最有資格升職的她,竟被一竿子支到了郊區的辦事處;而本該屬於她的職位,落到了一位業務能力不如她的同事頭上。

這次,肖靜真的心灰意冷了。

她找李爽吐槽,李爽拍著桌子憤憤不平:「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咱們不伺候了,你又不是找不到更好的去處,憑什麼受這種窩囊氣;下決心和我干吧,你早該換個活法了!」

03

就在肖靜猶豫不決的時候,李爽頻頻約她看店。

李爽有開洗衣店的打算,為此還做了市場調查,她覺得把店開在青年公寓附近,一定非常有錢途。

大約半個月後,李爽看中了一家合適的,店主因著急回老家結婚,轉讓價格並不高,而且,設備齊全,接手就可以營業。

其實,對於半死不活的職場生活,肖靜也厭倦了,苦苦堅持是因為她比較現實,深知當下市場競爭激烈,各行各業都不容易,想賺錢並沒那麼容易。

如果沒有公司的這次人員調動,她不會對李爽的入伙邀約動心。

肖靜想,也許,是時候換一種生活方式了。

下定決心後,她遞交了辭呈,百感交集地開始了新的征程。

04

父母知道女兒辭了穩定工作去開店,都表示反對,尤其在得知她要和朋友合夥後,反對的聲音更強烈。

爸爸說:「歷來是合夥的買賣難干,最後賺不到錢不說,可能連朋友都沒得做。」

這一點,肖靜之前早就想過,但她也認為,只要兩個人都是真心想把事情做好,有共同的目標,即便有一些個人的小算盤,也不會影響大局。

畢竟,她和李爽合作開店也算「破釜沉舟」,兩人各自掏光自己的積蓄,又都辭掉了工作,加之這麼多年的交情,不至於走到爸爸說的那一步。

05

在開店籌備期間,肖靜特意和李爽開誠布公地談了一次。

她們把醜話都說在前頭,關於崗位怎麼安排、收入怎麼分配、責任如何承擔,兩人起草了個章程。

畢竟,朋友歸朋友,夥伴是夥伴,如果想走得長遠,有些事必須約法三章,而不該等到事情發生了,再去拼胸懷,拿朋友之間的交情說事。

一切準備妥當後,肖靜對開店的事就更有信心了。

06

店面簡單改造後,兩人接受了上一任店主的技術培訓,洗衣店正式運營。

別說,她倆性格互補,干起活來也很有默契。

開業促銷活動一做,生意還挺紅火,肖靜心裡暗想,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但慢慢地,令她堵心的事情出現了。

幾個月後,肖靜越來越覺得,李爽有些懈怠,不像一開始時那麼積極。

她每天很晚才到店裡,有客人進門也不上心接待,更別說出去發傳單,拉團購業務,每天幹完店裡的活,其餘時間都坐在那擺弄手機。

肖靜提醒過李爽幾次,可李爽要麼敷衍一下,要麼表現得很不耐煩:「哎呀,我這不是有事要辦嘛,反正你手頭上沒事,你去弄嘛,別老催我!」

肖靜是個勤快人,心裡不滿歸不滿,但不會把事情放在那裡不管。

07

那天,店裡有些忙。

有客人送來一件羽絨服,需要他們處理褶皺,還有一堆洗好的衣服,客人預約了上門送還服務。

肖靜問李爽是處理羽絨服還是上門送衣服,李爽正忙著擺弄手機,不想出門,就選了處理羽絨服。

肖靜提著整理好的衣服,接連去了附近的幾個小區,回到店裡時,一進門就聞到一股焦糊的味道。

她頓覺不太對勁,趕緊衝到後面的操作間。

08

果不其然,李爽正倚在案子前和別人語音聊天,擺在一邊的那件羽絨服,已經被燙出了一個黑色的洞。

肖靜「哎呀」一聲尖叫,才把李爽從聊天狀態里驚醒,而客戶的衣服已經徹底廢掉了。

肖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聲喊道:「李爽你瘋了吧!羽絨服怎麼能熨燙!你看看,你看看,衣服全毀了,怎麼辦?怎麼辦?」

李爽自知理虧,心虛地說:「不是客人說要把那幾道褶子處理一下嘛,有褶子不就得熨燙嗎?」

剛說完話,她的手機又響了起來。

肖靜看著案子上的羽絨服,一眼瞄到脖領處的LOGO,心頓時又揪了起來,這個牌子的衣服價格不菲啊。

她使勁敲著掛在牆上的洗衣指南,大聲說道:「你拿不準的時候能不能看看這個!羽絨服只能清洗烘乾不能熨燙!但凡你用點心,少玩會手機,都不至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李爽還倒不痛快了,她一邊收拾羽絨服一邊說:「行了行了,我也不是故意的,還是先想想怎麼賠償顧客吧。」

09

肖靜馬上給顧客打電話說明事由。

半小時後,顧客趕到店裡,看到羽絨服的慘狀,當場就發了飆:「這件羽絨服是我最喜歡的,你們知道多少錢嗎?你們不懂怎麼處理,還開什麼洗衣店啊!」

李爽躲在後面不敢出來,肖靜只能站出來擋著顧客的火氣:「實在對不起,這真的是個意外,這件羽絨服多少錢,我們原價賠償您,行嗎?」

顧客一口回絕:「我不要錢,只要衣服!」

沒辦法,肖靜只能去商場的專櫃詢問,沒有發現同款;又去該品牌的網上旗艦店找同款,但客服告訴她,這件羽絨服是去年的款,現在已經下架了。

沒辦法,只能再次和顧客協商,但顧客一再強調,她只要衣服不要錢。

肖靜實在沒辦法,只好聯繫廠家,想出高價請訂製一件,但廠家回復,訂製不現實。

10

因為這件羽絨服,肖靜好話說了一羅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最後顧客好歹算消了氣,按衣服的雙倍價格賠償了事。

這是李爽惹下的禍端,本該由她來解決,但不巧,李爽家裡有事,她撂下這個爛攤子回老家了。

一直到整個事件處理完,李爽才回來。

肖靜認為,經過這件事後,李爽應該會改變之前的狀態,把心思放在店鋪上。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幾天後,李爽就把這件事拋諸腦後了。

店裡沒活的時候,她還是照常玩手機。

11

對此,肖靜特別生氣。

從前,她自詡了解李爽,知道她愛玩愛鬧,但不會耽誤正事。

現在,她才明白,每個人都有很多面,相識十年,不如共事十天。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洗衣店生意轉淡,肖靜一直琢磨著,要不要利用店裡的空間,賣點洗衣產品彌補淡季虧空;而李爽呢,每天來得晚、走得早,難得在店裡逗留,即使來了也是抱著手機聊個沒完。

肖靜一直在忍耐,生氣之餘又覺得奇怪,李爽究竟在幹嘛?她談戀愛了嗎?

有一天,店中無事,李爽在擺弄手機,特別入神。

肖靜去整理衣架,趁李爽不注意的時候悄悄走到她身後,偷偷看到了聊天內容。

她這才知道,李爽沒有戀愛,也沒有閑扯,而是在談生意!

12

「你在幹嘛啊?」肖靜冷不丁地問道,把李爽嚇了一跳。

反應過來後,李爽意識到,肖靜一直站在她身後,應該什麼都猜到了。

她站起來,笑得特別不自然,支支吾吾地說:「啊,是……是我前老闆,讓我幫忙聯繫點業務,對,就是幫忙。」

肖靜太了解李爽了,無利不起早,她的腦子裡全是生意,沒有好處的事情她是不會做的。

肖靜一把拿過李爽的手機,上下翻了兩頁,總算看明白了。

李爽壓根就沒辭職,只是換了種辦公方式而已,難怪她每天晚來早走,難怪她心思不在這店裡,難怪她時刻都盯著手機!

13

肖靜把李爽的手機扔到案子上,想哭。

李爽在開店之餘發展自己的事業,她沒有意見,她難過的是,李爽騙了她。

李爽見肖靜生氣了,趕忙為自己辯護:「我也沒耽誤什麼事,現在店裡生意不好,有賺錢的機會,你總不能讓我錯過吧?」

肖靜強壓著火氣,問她:「那你的意思是,店裡生意不好,我是不是也可以出去找點別的事情做;李爽,你別忘了,當初是你拉我開店,也是你一門心思要把洗衣店開起來;你自己沒辭職,卻哄著我把工作辭了,開了店又不全身心投入,你到底安的什麼心啊?」

李爽很無語地笑笑,說道:「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計較?好朋友一起做事,算得這麼清,有意思嗎?」

肖靜簡直被李爽的回答驚到:「我斤斤計較?我們是合伙人啊!當初開店的時候怎麼說的,你都忘了嗎?情分是情分,事情是事情,一碼歸一碼。」

李爽抱著肩膀,思忖片刻,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錢,畢竟咱們是朋友,我把這期間賺的錢,分你一部分,這下行了吧!」

14

看著如此心思的李爽,肖靜頓時感覺這十多年的友情,完了。

此時此刻,肖靜不想去翻舊賬,覺得沒意思,因為真正的友情無需翻賬本,兩個人好到不分彼此的基礎應該是各自心裡有數。

她忍著心酸,問李爽:「你到底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是朋友?還是合伙人?」

李爽動了動嘴唇,沒吭聲。

肖靜哽咽著,繼續說道:「如果你把我當朋友,你今天不會覺得我小氣、計較,因為不盡本分的是你,你沒資格說我;如果你把我當成合伙人,更不會仗著我們是朋友一再踐踏原則;李爽,這家店,我們投資相同,分配相同,一起從零做起,付出就該不相上下,捫心自問,你做到了嗎?我為生意不好著急上火的時候,你在幹嘛?你在給自己鋪後路!」

話音未落,有顧客上門。

肖靜趕緊換上一張笑臉接待,送走客人後,她忙著洗衣、熨燙。

這時,李爽幽幽地問了句:「那你說,這個店,還開嗎?」

肖靜想了很久,抖了抖手裡的衣服,說:「開,我一個人開!」

15

是的,肖靜想好了,店還得開,創業也不能半途而廢,但不能和李爽一起。

電影《中國合伙人》里的王陽說,千萬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

直到這一刻,肖靜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正式散夥那天,肖靜的心情很不好,當初辭職,是她自己斟酌之後的決定,即便開店失敗,她也不後悔。

她難過的是,從此以後,便沒了李爽這個朋友。

她從來沒想過,她與李爽之間的友情,脆弱得連正常的合作夥伴都不如,淡薄得連一份契約都守不住。

她心目中的友情,是禁得起質疑、自省、爭吵的,是可以談各自利益的,也是可以計較金錢的,但顯然,李爽想要的只是「友情在上,互相容忍,休談原則」的塑料花情誼。

16

那天,在洗衣店的門口,曾經親密無間的兩個人,簡單告別,各奔前程。

李爽如此「機靈」,自然失不了業。

肖靜深知一個人創業很難,但總要拼一拼,畢竟她沒有退路。

一個月後,洗衣店改頭換面,重新開張。

三個月後,洗衣店的生意逐漸好轉。

半年後,洗衣店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開始轉虧為盈。

想當初,合夥開店是李爽的堅持和拉攏,她的話還歷歷在耳「你在單位拼死拼活能賺幾個錢?你不創業真是浪費了」。

現如今,肖靜只想由衷地說一句:「謝謝!」

文:劉小念 出版作品:《婚後三十六個月》《煮婦煉愛記》《少女心事博物館》《呼吸》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芬 的精彩文章:

老公說,你每個月都要把我掏空,有意思嗎!
從肉體到靈魂的徹底回頭

TAG:得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