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百姓一日三餐吃什麼?吃得怎麼樣?

明朝百姓一日三餐吃什麼?吃得怎麼樣?

古代有這麼一副著名的對聯,上聯是: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從古至今,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百姓,吃飯,永遠是頭等大事,只有填飽了肚子,也才有機會去思考別的事。那麼生活在明代的百姓,他們吃什麼呢?吃的又怎麼樣呢?

明代大概是諸多中國封建王朝中比較奇葩的一個了。受限於朱元璋的小農意識,明朝出現了十分奇特的民富國窮的情況。其他王朝一般都是中前期達到鼎盛,國強民也富,一般被稱之為盛世。

明朝疆域

而到後期,隨著人口的增多,土地兼并的嚴重和官僚的貪污腐敗,天災人禍共同作用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往往急劇下降,甚至民不聊生,起義遍地。而明朝直到萬曆年間,百姓依然生活十分富裕。

有了足夠的物產和財富,再加上中國自古就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說法,老百姓自然想盡辦法去吃得更好,飲食業也因此空前繁榮。八大菜系中著名的川菜、魯菜、粵菜等菜系,都是在明清時形成的規模。

明朝百姓

而當今國人最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談事情的習慣,實際並非現代人的獨創。早在明代時,明朝的文人就喜歡以吃聯聯誼,增強士大夫們之間的凝聚力。

而明朝百姓吃飯,且不說王公貴族們,僅普通富戶的吃飯,就極為奢侈。例如在《金瓶梅》中,曾描寫過西門慶的早餐:有四個鹹食,十樣小菜,一碗蹄子,一碟鴿子雛,一碗春不老乳餅,一碗混沌雞兒,再加上一碗添了數十種乾果的白糖粥。

金瓶梅

午餐更是豐富到爆:不但雞鴨魚肉、生猛海鮮樣樣齊全,做法也極為精緻。比之當今的大飯店中大廚做的絲毫不差,且更為純天然。

而不僅是富戶吃的奢侈,普通的中產之家和平民也開始在飲食上追求豐富多彩。尤其是明代時,很多海外來的食材開始大量出現,大大豐富了原本的菜系,如西紅柿,辣椒,南瓜,地瓜,玉米,大蒜等,都開始登上老百姓的餐桌。

明朝百姓生活

當然,雖然明朝的賦稅並不高,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也使得市場空前繁榮,因此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比之前的王朝要好很多。但是,這些一般都指的是江南、沿海、中原等地富裕的地區。

其他貧瘠的地方,例如西北、西南等地的貧苦百姓,依然無法做到溫飽,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這些地方賣兒鬻女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整個明朝期間,這些地方的起義造反也從未停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的塞北4省,分別位於今天哪裡?為何會成立塞北4省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德、意、日三國頭目的後代怎麼樣了?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