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直10這一技術細節了不得,可助國產武直在紅外導彈面前「隱身」

直10這一技術細節了不得,可助國產武直在紅外導彈面前「隱身」

近日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公眾號發表文章宣布,直升機所自主研製的一款紅外抑制器順利通過了鑒定審查。文章表示研製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環境適應性摸底試驗、耐久性摸底試驗、地面聯合試驗機試驗,大量試驗數據表明該紅外抑制器壽命和性能符合設計要求。該項成果的應用,能有效應對來自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的威脅,進一步提高國產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

從文章配圖以及上下文內容來看,這裡的紅外抑制器應該就是剛剛在珠海航展上露面的直-10ME外銷型武裝直升機上的渦軸發動機上排式紅外抑制尾噴管,這種新型尾噴管除裝備直-10ME之外,還能用於各種國產軍用直升機以及直-10老型號的升級改進。

敘利亞戰場實戰經驗表明,隨著肩扛式防空導彈的擴散,這種紅外製導導彈已成為現代戰場上軍用直升機的主要威脅。肩扛導彈的紅外引導頭依靠直升機尾噴管外露的高溫部件和排出的高溫燃氣進行鎖定,如果不安裝紅外抑制器,在低空低速作戰的直升機很容易被這種導彈鎖定。

從珠海航展的直-10ME細節照片看,其紅外抑制器尾噴管在設計上非常巧妙,完美與直升機原有氣動外形融為一體。直升機紅外抑制尾噴管一般是通過波瓣噴管的排氣引射作用來加速高溫燃氣與外界冷空氣之間的摻混,從而起到降低排氣溫度的目的。這種噴管因其波瓣形狀截面而得名,其浸潤面積遠超圓形或矩形噴管,所以可以提高引射量加速摻混。從航展細節照片上看,直-10ME的尾噴管為雙層結構,並與整流罩殼體間留出間隙,這些應該都是引射冷空氣的排出通道,能進一步降低排氣管外表溫度。

直-10ME的紅外抑制尾噴管在設計上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那就是尾噴管彎曲朝向上方,其設計用意除了用於改變排氣方向,遮擋渦軸發動機內炙熱的渦輪高溫部件,避免被導彈引導頭直射之外,還能把排氣直接導向旋翼下方,利用強烈的旋翼下洗氣流來驅散排氣,進一步降低排氣溫度。這種主動驅散式設計提高了直升機懸停時的紅外抑制效果。

未來,這種增重不大但設計巧妙的紅外抑制尾噴管很可能成為我國軍用直升機的標準紅外抑制器,在搭配主動激光定向紅外壓制吊艙之後,國產軍用直升機的大幅提高戰場生存能力不再是句口號。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報道 的精彩文章:

蘇霍伊總師:蘇-57在彈艙設計上比F-22和F-35更先進
天鷹隱身無人機公開亮相珠海航展,中國察打一體無人機加速換代

TAG:軍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