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今天來解讀這本《魯濱孫歷險記》,為了避免太長看著累,分了三個部分,這是第一部分。

小說開始就交代了主人公魯濱孫的家庭背景:魯濱孫·克魯索出生於約克城中一個殷實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有三個兒子,長子戰死,次子不知所終,因此小兒子魯濱孫成了父親唯一的指望,全家只圖他安安分分地從事法律專業,將來過上優裕的生活。無奈魯濱孫一心憧憬外出闖蕩,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終於在1651年8月第一次出海圓了自己的航海夢。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從小說中出現的時間點來看,魯濱孫故事的時間背景與笛福生活的年代大致相當——17世紀中葉,當時的英國正處於資產階級原始積累的重要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英國的經濟軍事力量大為增強,由此英國進入了大規模掠奪殖民地的新階段,並且與其他殖民國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海外殖民與貿易急速發展。因此,像魯濱孫這樣的資產階級開拓者形象,在當時的英國社會非常普遍,並非個例。他身上的這種勤勞刻苦、追求物質財富的務實傾向和開拓精神,與笛福本人非常相似。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魯濱孫跟著朋友第一次出海,就遭遇風暴,船隻沉沒,險些喪命。逃過一劫的魯濱孫沒有被嚇倒,不多久他就跟著新結識的船長開始了第二次航海冒險。沒想到在這艘開向非洲的商船上居然頗有收穫:魯濱孫在這位正直誠實的船長的幫助下,不僅學會了船員的必備知識和航海守則,學會了觀測、寫航海日誌等對於後來荒島求生極有幫助的技能,他還通過這次航行賺到了一筆不小的財富。滿以為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之後的航行會一帆風順,魯濱孫大膽地準備去幾內亞經商,卻不料在這第三次出海時,魯濱孫倒了大霉。他所在的船隻遭到了海盜的攻擊,經過一番抵抗之後,魯濱孫被帶到了摩洛哥做了海盜船長的奴隸。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這時,魯濱孫不由得想起父親的教誨,感嘆父親對自己的悲慘遭遇的遠見,同時也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懲罰。幸而魯濱孫經過兩年的韜光養晦,終於趁著一次被派去海上捕魚的機會逃走了。魯濱孫帶著另外一個奴隸,將主人的小船朝海上划去,一番死裡逃生之後,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帶到了巴西。葡萄牙船長慷慨地買下了魯濱孫手上的小船和其他物資,令魯濱孫在巴西有了立足的資本。要是此時,咱們的主人公能夠安安分分地在巴西經營種植園,故事也就到此結束了。可魯濱孫是英國殖民文化的典型代表,他肯定不能滿足於安穩的生活,結果又一次踏上了航海旅程。這次他決定前往非洲販運黑奴。

不出意外,船隻又像前兩次一樣遇到了風暴,可不同以往的是,這次船觸礁擱淺,只有魯濱孫一人死裡逃生,被巨浪打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接下來,就是整部小說的核心內容,即魯濱孫在荒島長達28年的求生歷險。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魯濱孫初到小島時,經歷了一段複雜的心理活動:登上陸地時那番死裡逃生的喜悅之情簡直無以復加,好比即將行刑的絞刑犯忽然得到大赦,感謝上帝;可在觀察了自己所處的環境,茫茫大海上一個與世隔絕的荒島,查看隨身物品只有一把小刀、一隻煙斗和一點煙絲之後,魯濱孫不禁憂心忡忡,「先前那種自我慶幸之情頓時消散」。到了第二天,魯濱孫又發現擱淺的船隻距離海岸不遠,這時又不禁悲傷地意識到如果當時沒有棄船,大家必能活命;經過幾番嘗試和摸索,魯濱孫終於成功從船上運回了一些保存完好的糧食、衣物、木工工具、少量槍支、彈藥等等,這些物資對於魯濱孫之後開拓荒島、自給自足起到了關鍵作用。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隨著回收的物資越來越多,魯濱孫的情緒已經從最初的擔憂、絕望,轉向了安心、欣慰,而他思考的重心也不知不覺轉到了別的方面:比如如何確保自己的安全,如何防範野人或猛獸。於是,當務之急便是為自己尋找合適的住所。作者對魯濱孫初登荒島的心理轉變描寫得十分生動,經歷生死一線之後的狂喜,面對陌生未知環境的恐懼,對遇難同伴的悲哀,發現船隻物資的欣喜,等等,這些都是普通人遇到災難後的正常心理反應,作者描寫得真實可信。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魯濱孫很快適應了島上的環境,他給小島取名「絕望島」,而且很快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進入了「荒島求生」模式。他決心以自己的勞動改善生存環境,於是在一片小山下的平地上搭起帳篷儲存物資,又挖掘岩洞作為住所,周圍用木樁圍成柵欄。在解決了安全問題之後,他開始制桌椅,寫日記,獵殺飛禽走獸,用動物油脂製作蠟燭。之後,魯濱孫開始種植糧食,製作葡萄乾,學慣用黏土燒制鍋碗瓢盆,還馴養山羊。很快,他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在這一部分的敘述中,作者笛福展現出成熟老練的風格,運用了大量現實主義寫作手法,比如大量航海技術、海上天氣的描寫,幾次航海都有非常具體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在荒島上採集食物、製作工具的過程,以及包括遇到的失敗、吸取的教訓、耗費的時間都進行了翔實具體的交代,在發揮豐富的想像虛構性和保持真切的現實感之間尋求到了巧妙的平衡。

解讀《魯濱孫歷險記》,歷險故事的背後,是笛福老練的文筆和知識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的審美取向,八個字概括:素、假、並、氣、間、微、秘、破
《為你,耶路撒冷》這本書,為你講述以色列建國前後發生的故事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