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人大附中三十年班主任:如何讓孩子從倒數第一到考上北大

人大附中三十年班主任:如何讓孩子從倒數第一到考上北大

王金戰 著名教育專家、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整理自第十一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對王金戰的專訪

01

上名校的孩子身上共同的品質是什麼?

王金戰:四大品質成就優秀孩子

我帶高三這麼多年,我發現學習好的學生有四大品質特點:第一,就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堅持性;第二,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千方百計克服困難的頑強性;第三,不需要別人提醒督促的自覺性;第四,善於冷靜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與行為的自制力。

這四個品質,其實都是靠後天的努力練出來的。能堅持,在困難面前能咬牙堅持住,這是成功的很重要的標準。

我每帶一個班,就把優秀學生的這四大品質,貼在教室里,每天反省,如果這四條都具備了,恭喜你,學習將會輕輕鬆鬆。這四條一條都不具備,你憑什麼要成為成功人士?所以我是用這樣的潛意識引導每一個學生,當他們陷入困境的時候,會對照四大品質特點來反思自己。

02

遇到不上進、沒有學習動力的學生,該怎麼辦?

王金戰: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

孔子把教育歸結為四個字:有教無類,現在叫因材施教。通俗地講,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育不能光靠開個班會喊個口號,很多時候要靠課後的吹風,潤物細無聲。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就是老師教育孩子的最佳時刻。教育要藝術地展現,因為弄不好你可能會成為孩子的災難,而抓好了機會,就可能會成為孩子人生華麗轉身的一個亮點。

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有善良的一面,都可以激發出來。我個人感覺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只要方法合適,每個孩子都能夠走向成功。

化腐朽為神奇:如何讓孩子從倒數第一到考上北大?

我帶的班裡曾有個倒數第一的學生通過一年時間考上了北大。這個孩子到了高三進入我這個班,第一次考試比倒數第二總分差200分,在這樣的起點上一步一步開始。因為這個孩子問題多,在別的班實在待不下去。後來到我這個班,幾招就引導好了,我覺得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魅力。

教育就好像一塊鹽,誰都需要,但是讓誰生著吃,誰都吃不進去。可是如果把鹽做到菜里,做到湯里,大家都願意接受,這就是教育。

有的家長說:「我是對你好,但是你怎麼就不接受呢?我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你怎麼不理解我呢?」這些都是逃脫教育責任的話。

我講兩個我和這個學生交往的片段。第一個片斷,他到我這個班裡,我表示熱烈歡迎。我跟他進行了核心談話:「我們這個班經過兩年的建設已經很規範了,一個月不會出現一次違紀現象,但考慮你情況特殊,你到了我們這個班,可不可以一月只違反兩次紀律,你要覺得少可以追加,不突破我要求的數字,你在我這裡就是個響噹噹的好學生。」

結果這個學生說:「老師,感謝你對我的理解,但是我也是正常人,憑什麼人家能做到的我做不到。我重新做人,痛改前非,跟別的學生一樣嚴格要求自己。」

我說:「你敢這麼表態,在我這個班我會跟你一起進步的。」

可是作為班主任,你自己可別信以為真,你要信以為真你就太天真了,天真得有點可愛了,你覺得可能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後來他心情非常沉重地來找我,說:「老師,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我已經往死里嚴格要求自己了,我還是違反了紀律。」

「你過去在原來的班一周違反幾次紀律?」

「我一周至少違反六次紀律。」

我說:「那太厲害了,你在原來的班一周違反六次紀律,到了我們這個班一周才違反一次紀律,誰有你這麼大的提高幅度,按照你這樣的提高幅度,不出一個月,你不就能變得很規範了嗎?」

我又說:「孩子,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犯錯誤,並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不犯錯誤的孩子長不大。所以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刻,不要輕易地否定自己,當然也不要輕易地原諒自己。我相信你今後會做到越來越好!」

這個孩子就一身輕鬆地回去了。但是,如果我當時對這個孩子說:「你不講信用,你虛偽,你口口聲聲說不違反紀律,你不到一周就違反紀律了,你是個騙子。」如果我說出這樣的話,這個孩子就毀了,再也沒有希望了。所以一件事能毀掉一個人,也能改變一個人。

他高三第一次考試,以絕對的優勢名列班裡倒數第一,優勢達到什麼程度,比倒數第二總分差300分。高三有一個特點,一個月一次綜合月考。到10月份要考試的時候,他給我打電話,說昨天晚上頭疼發燒,這次不能參加考試了。我一聽就知道咋回事,我當時就琢磨,一個孩子連考試的勇氣都沒有的話,他怎麼可能成功呢?

作為老師,我應該讓他輕輕鬆鬆地參加考試。我就說,既然病成那樣,就不要考試了,我正好在辦公室閑著無聊,你來陪我聊會兒天。

他來之後裝出一副痛苦不堪的表情,證明昨天晚上病得不輕。我就問他,假如這次參加考試的話,是不是一定可以考倒數第一?他說是。

我說:「那就奇怪了,你每次都考倒數第一,你還害怕啥呀?其實這個班最不應該有負擔的是你,太穩定了,怎麼考都考倒數第一,難道你還怕考倒數第二?你沒有競爭對手。不過,我看你這一個月學得還是很投入的,假如參加考試的話,一定能比倒數第二差距縮小一點,哪怕縮小一點,那全體同學和老師都會高度認可你的。「

他想了想,告訴我他能做到。結果,他去參加考試,離倒數第二的差距縮小了30分。因此,我就大肆表揚了這個學生,我說:「一次考試差距竟然縮小了30分,高三有八次重要考試,每次按這樣的幅度提高的話,那到明年高考不僅能考上大學,甚至有可能考上北大清華,就看你敢不敢挑戰自己了。「

他當場表態一定不會再考倒數第一。我就告訴他,全班同學對你的掌聲就代表了對你的認可和支持,鼓勵他完成今後的目標。經過這一次,這個孩子一步步地進入奮發忘我的狀態,在當年的高考中就考上了北京大學。

03

差生是怎麼產生的?如何讓差生變好?

王金戰:讓學生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差生就誕生了

我研究成功教育這麼多年,發現一個規律,差生是怎麼產生的呢?當一個學生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就會變成差生。差生不是天生的。孩子呱呱墜地,那麼可愛,怎麼就成了差生?是教育把他培養成了差生。教育怎麼把他培養成了差生呢?讓他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一個差生就誕生了。

讓一個差生變好,我的秘密武器,很簡單,就是你敢不敢反其道而行之,讓一個差生反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個學生一定能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這麼多年來我就用這樣的辦法,幫助一個個困難學生「脫貧致富」。

要想孩子學習好,心態在先,方法在後

有了合理的鋪墊,哪個孩子都能上得來,所以教育的藝術不是把孩子從一樓逼向二樓,而是給他一個合理的鋪墊。其實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個孩子之所以達不到人生的高度,不是能力問題,往往是鋪墊不合理。

學習,是心態在先,方法在後。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所以想學習了,什麼方法都來了。不想學習的孩子,什麼方法對他都沒有用。

我一般幫助學生是先解決「我想學習」的問題,然後我再因材施教,找好的方法。如果說連孩子想學習的問題都沒解決,方法就沒必要談了。家長覺得孩子厭學了,孩子陷入困境了,他以為是不是孩子方法出問題了,其實不一定是方法。頭疼當感冒治,找准癥狀對症下藥才重要。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新東方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世上只有當爸這件事,不能快進,不能偷懶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不缺席,媽媽不焦慮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