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何阿羅漢聖人會蹦蹦跳跳,固執己見,甚至還罵人?

為何阿羅漢聖人會蹦蹦跳跳,固執己見,甚至還罵人?

古代的聖者贊佛的「三德」,即智德、恩德、斷德。

1、智德圓滿

什麼是智德呢?佛的「智」慧,不僅了覺一切法的本性,而且覺察一切法的關係、作用、形態、特性等。換言之,佛的「智」慧是究竟「圓」滿的。「究竟」就是至高無上。

佛都能從種種方面覺了一切法的種種相,因此佛稱「一切種智」。

眾生因為愚痴,才有無法解決苦痛。而佛有圓滿的智慧,因此不僅自己解脫,還會用無量的方便善巧讓眾生解脫。因此,佛智德圓滿。

2、恩德圓滿

佛陀用大悲心救渡眾生,不僅僅限於一個人、一件事、一個族、一地區、一世界,而是普遍地為一切世界的一切眾生、一切的苦難而發心。

佛陀深切的悲心,可謂徹骨徹髓,為了救渡眾生而無所不用其極。因位的菩薩,比如文殊、觀音、普賢、地藏等,已經具有了不得的大願,何況圓滿的佛呢?

因此,我們要贊佛的恩德。

3、斷德圓滿

成佛之前,有的智慧高,但悲心薄;有的重悲心而輕智慧;有的悲智齊發,但內心有煩惱雜染,沒有徹底清凈,也算不上無上究竟。

只有佛能夠「斷」盡所有的煩惱,包括理障、事障,甚至「無」有絲毫的「余習」。這就是佛斷德圓滿。

什麼是余習呢?

就是無始以來,久習煩惱的慣性、習性。比如佛的弟子阿羅漢,煩惱已經斷了,但是還余留習氣。他們斷煩惱之前有的罵人習慣了,成就阿羅漢之後還會罵人,因為習慣罵人了,就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有的阿羅漢固執己見、有的還會蹦蹦跳跳。

唯有佛把煩惱與余習完全斷盡,因此佛是最清凈、最聖潔的。

有人信仰的一神教主,自認為教主聖潔,但是動不動就發怒,殺人千萬,甚至用洪水淹沒地球,幾乎讓地球絕種。狂慢有兇狠,離聖潔非常遙遠。

4、佛的三德

佛的三德就是:智德、恩德、斷德。我們皈信佛並非迷信,也不是和佛有什麼特殊偏好,或者同族關係,只要誰能圓滿一切功德,我們就皈信誰。

一切的佛都是平等的,都是究竟圓滿的。不是甲佛的願力大,乙佛的願力小;不是乙佛的神力大、智慧高,丙佛就小。換言之,假如佛與佛有大小、高低的差別,那一定會有不圓滿的,不圓滿怎麼叫做佛呢?因此才有「佛佛道同,佛佛平等」。

但是,經典上會說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的差別;國土有的清凈、有的穢惡;弟子有的多有的少,正法住世的時間長短不一。為什麼呢?佛示現「色身」是為了方便度脫眾生,為了適應不同眾生的根機,才有種種的色相上的」差別「。絕不是佛與佛之間的真實功德有什麼不同,切不能妄生分別!(來源:佛巢網正修班?中級課程?第10課)

佛教名相聞思擴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延宗法師:抄經是一種修心的過程
拯救螞蟻短命變長壽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