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從事早教40多年的教授分享,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秘訣就在這兩個字里

從事早教40多年的教授分享,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秘訣就在這兩個字里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為什麼教來教去就是教不會呢?

也在玩中學啊,可就是沒興趣怎麼辦?

這個和他說了一百遍都記不住,模仿我的小動作倒是學的特別快?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疑惑,反正小D身上這些特徵都特別明顯的。我去年開始在紐約學習早期兒童教育課程時,帶著幾大疑問,這就是其中之一:到底什麼才是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秘訣所在?

過去一年各種理論學了不少,每次想分享時總覺得話到嘴巴總有一些地方還不夠清晰。兩周前,去了華盛頓參加北美早教年會,參加的一個研討會突然就把我之前所學的所有散點都串了起來。

我是這位教授的「迷妹」(捂臉),他從事早教工作40多年了,雖然他的資歷完全不需要再去幼兒園了,但是他至今還是保持著和孩子接觸的習慣。他說,我們只有深入孩子,觀察孩子,我們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扯個題外話,從拍攝角度就能看出,我是好學生吧,永遠前排打卡,認真聽講,哈哈~

關於激發孩子學習積極性,各種理論學派都涉及很多的,但不少理論都是聽著很有道理,但對於我們普通父母來說缺乏了「可以怎麼做」的實踐經驗。下面我要分享的也許有些點並不是新鮮的了,但它是我個人覺得最容易理解實踐,也是比較完整的梳理了。

如何讓孩子有自發學習的驅動力?總結下來就是很簡單的兩個M。

Multiple (許多的)

第一個M是multiple,大家千萬不要誤解為是讓孩子一個單詞抄多遍這樣的「許多遍」。這裡的「許多」指的是多感官、具體概念的多次重複。

1、多感官

這個最初是由Orton-Gillingham提出的運用在特殊兒童的多感官教學法,之後它的有效性得到了普遍認可,於是就全面推廣了。多感官教學法其實並不難,很多我們已經在做了,只是並沒有更加有意識地做更多,就是最大程度地讓孩子使用自己的五感包括前庭。

比如,親子閱讀時,不要只是我們讀給孩子聽(孩子只是調動了聽覺),還可以邀請孩子觀察尋找圖片(視覺)。進行觸覺遊戲時,不僅僅只是讓孩子摸和體會(觸感),可以配合語言描述讓孩子看到這些材質的不同(視覺)和聽到我們描述這樣觸感的文字(聽覺)。聽童謠的時候可以一起蹦蹦跳跳,跟著童謠節奏進行拍節拍做動作,這也是在聽覺的同時融入了視覺和前庭。

因此,每次和孩子互動時,提醒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他現在正在使用哪個主導感官,我有沒有可能更多調用他的其他感官加入其中?

2、具體概念

大家非常熟悉的兒童心理學家鼻祖Piaget理論里就強調過,多讓孩子從具體概念開始學習,可以最大化讓孩子維持學習的動力。

所謂具體概念就是孩子的感官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的。舉個例子,學習「蘋果」這個概念,最具體的就是給孩子一個蘋果,他能摸、能聞、能吃、能看;看繪本里的「蘋果」次之,而指著一個片語讓孩子認識就是最抽象的。這也是為什麼低幼孩子的學習我是不推薦過多使用閃卡的。

3、多次重複

最後這個「許多」的含義就是時間,孩子需要許多時間來內化知識的。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一段時間的興趣只在某個方面,那就是因為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重複很多次,不斷地去實踐來消化掌握知識。

多鼓勵並且創造環境讓孩子可以安心地不斷地去重複很關鍵。孩子可以不斷累積自己「學會掌握」的正面體驗,這也會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學習動力。

Meaningful(有意義的)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一句我自己很喜歡的話,「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如果我們讓他們學某個東西,他們不學,那一定是這個『東西』錯了。這是我們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強烈的學習動機一定是從「和我相關」開始的,讓孩子發現學習這個東西的「意義」所在,就是第二個M。

1、玩

孩子生氣了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可見玩對孩子的意義有多重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越來越崇尚「玩中學」。我有個習慣,就是每當自己希望小D學習某個知識某個概念時,會先停下來問兩個問題,有什麼玩具可以把這個學習融入的?有什麼小遊戲可以邊玩邊學的?

舉個例子,每次談到讓孩子認字母,大家第一反應也許就是抄寫。但如果我們可以有個停頓,問問自己上面的兩個問題,也許答案就不同了。

比如可以是用橡皮泥搭字母,做手工的過程中就把筆順記住了

幫助樂高找到「弟弟/妹妹」,通過配對搭積木來強化這樣的辨識大小寫字母

2、發現「學習」的意義

我們經常發現孩子有時學習某個東西勁頭十足,其實就是他們自己發現了學習的意義,比如愛好恐龍的孩子,再複雜的恐龍名稱全部都能記住,還能滔滔不絕地說出每個恐龍的習性。

那對於其他啟蒙內容,我們就需要更加清晰地展示給孩子看,幫助孩子發現「學習」意義。昨天分享的文章里《實現自主閱讀就必須拚命教認字和拼讀?大錯特錯!這五大核心能力才是關鍵》我就舉例自己是如何幫助小D發現認識字的意義的。

我會把小D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每次記錄完後我就會加上一句,你看,這些都是字,文字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把說的話記錄下來。我們很多話說過就忘了,但是有了文字就永遠不會忘記了,文字很厲害吧,這是我告訴她的學習認字的意義所在。

同樣的,對於學習數學和計算的意義,我是這麼說做的。我帶著小D去超市購物買了兩樣東西,我就會告訴她,我們買了一盒牛奶是5元,一盒雞蛋是3元,我們總共要付兩樣東西的錢,這就是8元。這個用數學表達就是,5+3=8。媽媽剛剛說那麼長一串話,數學只要用一個公式表達了,數學是不是特別簡潔呢?

如果某些啟蒙是必須的,那麼再「強迫」孩子學習之前,不妨也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學了對孩子的好處是什麼(肯定不是為了幼小銜接哈),然後嘗試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在生活中不經意地展示給他們看到這些好處。

3、以教帶學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多幫助孩子創造意義,我經常會做的一件事就是「讓孩子當老師」。當孩子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不僅僅是對自己有影響,還對其他人有影響,而且是「幫助」其他人的時候,這份意義就會增加很多。

扯個題外話,這一點對於我們堅持學習也是特別有幫助的,我堅持了快四年的公號分享,從一開始自己學到後來去學校進修,就是得益於「以輸出帶輸入」的學習模式的。

因此,不用時刻去「考核」孩子是否懂了,多思考一下有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向孩子請教,讓孩子教,這樣也能大大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上面談的都是實操策略,但如果讓我補充的話,還有一個大前提,也是孩子一切發展的基石,那就是「親子關係」。所以,也請記得隨時提醒自己看一下,我們有沒有給孩子的親子儲蓄銀行存錢。

「教育的本質是人的靈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它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們不是教育者,我們只是喚醒者。希望今天這兩個M,為我們喚醒孩子內在驅動力添一把火。

大J叨叨叨

今天這篇雖然是寫針對孩子的,其實很多也是適合我們自己的學習的。比如我之前分享過我堅持讀書做筆記的方法(戳->我靠這三點,解決了「前讀後忘,腦子不好使」的問題),裡面也提到了讀書的目的性。

還有參加過我線上課程的老朋友們都知道,我反覆會提醒大家做的一件事就是,上完這節課,一起思考一下我馬上可以改變的三點是什麼,這也是我在挖掘學習的意義。

昨天正好也有個朋友給我留言提到了這點,有些事一開始做的確慢也有點難,但只要堅持,慢慢就變成了思維模式,然後就會發現這就和吃飯呼吸那麼自然了,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親歷|帶著2歲女兒游上海迪士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值得嗎
早產兒公益項目進展彙報|需要你們的加入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