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穿漢服跪拜是笨拙的表演——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穿漢服跪拜是笨拙的表演——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原標題:穿漢服跪拜是笨拙的表演——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把「傳」和「承」區分開來,一方面堅持無條件、有意識地「傳」,另一方面有選擇、有條件地「承」。如果我們這樣做了,中國的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在我們國家發揮作用,也可以為世界提供有益的經驗。——葛劍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與「承」——穿漢服跪拜、念儒家經典就是傳承傳統文化?那絕對是走偏了!》(文章附後)(《以人弘道,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穿漢服跪拜是笨拙的表演


作者|佚名


來源|搜狐教育

廣東惠州一中學舉行學生成人禮儀式,讓學生穿著漢服,行跪拜禮。近來年,就是有人喜歡進行這樣笨拙的表演,來吸引公眾的眼球。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引領中華民族前進的宏偉目標。中國傳統文化,也確實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可是,偏偏就有這樣一些弱智的人,一說起民族偉大復興,就想到「復古」;一談起傳統文化,就要頑固地「食古不化」。



穿漢服行跪拜禮,就是「食古不化」的現現,就是「復古」的笨拙表演。而一些學校,一些老師,偏偏喜歡帶領學生進行這樣的笨拙的表演,他們醜人多作怪,還自認為是引導學生熱愛傳統文化,還覺得是在向學生傳送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如此「誨人不倦」,極有可能變成「毀人不倦」。


當前,在中小學確實出現了所謂的「國學熱」,但這樣的「國學熱」,僅僅是顯得很「熱鬧」,甚至可以說是一場「鬧劇」。「國學熱」難道就是中小學生伊伊呀呀讀《三字經》嗎?就是把某先生編寫的《弟子規》追捧為「經典」讓學生背嗎?



當下中小學「國學熱」中,言必稱「三弟」,成為一道蔚為壯觀但感覺可笑的風景線,實在是讓人不勝感慨。


即使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傳統文化,縱觀先秦諸子,從孔子、墨子到老子,雖然當時和後世皆尊之為聖賢,但其倡導的眼光向後轉尋找文化血脈的「救世良方」,既不能醫治當時的「世風日下」,也不被後世賢達接受。倒是商鞅的變法圖強之舉,成就了強大的秦帝國,最終成就了統一六國的霸業。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商湯王銘刻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還前我們現在提倡的「與時俱時」,都昭示了一個真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不是向後轉,而是向前看。

而穿漢服行跪拜禮,雖然有「熱愛」傳統,繼承傳統的思想元素,但不能不指出,一味推行「長袖寬服」的復古「漢服」,其中難掩「遠追堯舜 近慕漢唐」式的思想,這種想法其實是缺乏創造性的危險衝動,也是自我封閉思想頑固的陳腐之舉。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不是向後轉,而是向前看。就今日中國的現實而言,革新圖強,充分吸收外來優秀文化,依舊是一個重要而且是無法迴避的議題。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之時,更應該考慮充分吸引各種文化的先進成份,熔鑄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嶄新民族文化。


而一些中小學,一些老師,不在引領學生胸懷祖放眼世界上做文章,卻偏偏熱衷於搞一些「復古」的「鬧劇」,如此笨拙的表演,雖然也可以吸引公眾的眼球,但對學生形成正確思想文化觀念,實在有百害而無一益。


([守望新教育]公號小編說明:本期微信選編於網路[搜狐教育。版權歸屬原作者。向作者編輯致謝!)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與「承」——穿漢服跪拜、念儒家經典就是傳承傳統文化?那絕對是走偏了!


作者|葛劍雄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傳統文化的「傳」和「承」。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把「傳」和「承」區分開來,一方面堅持無條件、有意識地「傳」,另一方面有選擇、有條件地「承」。如果我們這樣做了,中國的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在我們國家發揮作用,也可以為世界提供有益的經驗。(《以人弘道,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傳統文化不是一陣「風」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傳統文化?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既然我們今天要一起討論問題,首先就要有共同的定義。(《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人文底蘊是文明人的基標示,科學精神是現代人的基本品格》)


根據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觀點,文化就是人類群體在長期生活、生產、生存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行為規範、生活方式、思想意識、藝術、政治、宗教,等等。文化的產生和當時的地理環境、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它包括某一特定群體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長期形成的生產、生活、生存的方式、行為規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相應的規則制度,還有與此相適應的物質和精神產物。比如說飲食文化,食物是物質的,但是有些群體的飲食禁忌就是精神因素。


那麼,什麼是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之前,我先講兩個概念。


中國一般把流傳下來的一些方式行為稱為風俗,其實「風」和「俗」是有所不同的。兩千多年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著作《史記》中,就曾經引用當時已經存在的諺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意思是如果從一個地方走出去一百里,你會發現這個「風」已經不同了;如果你再走一千里,會發現「俗」也變了。可見「風」和「俗」不一樣,「風」影響的範圍比較小,大概有一百里;而「俗」存在的範圍比較大,可以擴大到一千里。當然這個一百、一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而是一種象徵性表示。簡單地說,「風」的範圍只是「俗」這個範圍的十分之一。


什麼叫「風」,我認為「風」是流行、時尚,它的變化比較快,傳播的速度也比較快,但是存在的時間比較短,影響的範圍也比較小。新的「風」來了,往往就會取代舊的「風」。今天也是這樣,互聯網上新出現的詞我們可能還沒有弄明白,過兩天就不見了,因為新的詞又取代了它。


「俗」可以理解為習慣、方式。少數的「風」因為影響大,大家需要它,就會延續下來,延續下來的就稱之為「俗」,是一種方式,而不再隨時變化,這樣它存在的時間長,影響的範圍廣,所以比較穩定。這些「俗」再延長下來更加穩定就成為傳統了。


所以我們今天講到傳統文化,它不是一陣「風」,不是一時的流行,而是已經長期存在或者可以起長期作用,而且它的範圍也會比較大。如果再進一步,就可以形成一種觀念、一種制度、一種理論,甚至有可能成為一種信仰。當然,並不是說過去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成為傳統文化,有的文化曇花一現就過去了,還有一些文化雖然長期存在,但得不到主流的承認,甚至經常要被主流千方百計消滅,這個也不能稱之為傳統文化。我們現在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指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已經形成的、長期的、穩定的、佔主流的文化。(《什麼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何意義?——我所親歷的人文教育》)


傳統文化為何遭遇存續危機


為什麼今天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社會基礎的變化給傳統文化的存續帶來了危機。根據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觀點,任何一種文化有它存在的物質和精神基礎。傳統文化的基礎是中國長期存在的農業社會、中央集權專制的政治制度和中國封建專制的價值觀。這個基礎如果變了,這種文化當然就很難繼續存在下去。比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在農業社會一點問題都沒有。那時候家族世代種田,沒有社會保障,而且通信和交通不方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父母在,不遠遊」是對的,而且也是當時的需要。到了今天的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通訊技術發達、交通便利,「父母在」為什麼不能遠遊?完全可以。遠遊不影響你跟父母的感情,也不影響父母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醫療和其他的物質保障。而且從今天來說,為了尋求知識、尋找工作的機會,很多人必須要遠遊。世易時移,當社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後,在原來特定時空條件下產生的文化,到今天就會不適用了。(《中國人文精神的艱難和不屈——用人文精神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二,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是宗教。比如,有的學者認為儒家是宗教,我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儒家不具備宗教的特點。任何宗教都有神,儒家誰是神?孔子是神嗎?孔子自己都不信神。宗教要有一套宗教儀式,儒家有什麼儀式?祭孔儀式是後來慢慢加上去的,當時沒有。宗教是不需要懷疑的,它總是對的,而孔子是接受學生提出疑問的。儒家不是宗教,但是正因為不是宗教,現在就遇到了挑戰。宗教的信仰是不需要問為什麼,只要宗教本身不發生變化,它還能夠起作用。但是儒家的學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是宗教,所以是可以被質疑,可以討論為什麼,可以改變的。現在基礎變了,當然威脅到它本身的存在。


第三,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和新文化的影響和衝擊。歷史上,中國從來沒有受到過強有力的外來文化的影響,沒有一個強大到足以和中國文明對抗的文化、文明能夠傳播到中國大陸來,原因就在於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唯一曾經對中國文化構成威脅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比較落後,人數比較少,雖然有幾次在軍事上控制了中國,也建立了政權,但是文化上卻始終做不到「征服」。比如說,蒙古人曾經建立元朝,滿族曾經建立清朝,但是到最後由於它們原來的文化基礎薄弱,人數也少,所以軍事上的征服者最終轉化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毫無例外。這個情況一直維繫到近代,到了近代,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的挑戰。從明朝中期開始,傳教士們把當時西方更先進的文化、科學傳播過來,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工業的發達,逐步有了報紙、電報、電話、新式出版物,有了西式學校,西方文化從中國的沿海逐步傳播到內地,馬克思主義也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中國的。外來文化和新文化的全面衝擊,動搖了中國傳統文化及其賴以存在的基礎。


第四,中國原來的文化傳播觀念和傳播手段都是相當落後的。中國人自己從來不願意主動傳播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我們認為最開放的唐朝,也只是相對其他朝代的封閉而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當西方已經通過大量的出版物傳播的時候,中國還長期沒有報紙,沒有雜誌,沒有很好的發行手段;當西方的文化已經通過電影、廣播在傳播的時候,中國大量的地方還沒有這些手段,所以等到外來新文化來的時候,傳統的文化越來越衰弱。到了近代,中國的傳統文化用原來的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傳播,很多都處於斷絕的狀態。


無條件、有意識地「傳」


接下來,我想談一下傳統文化的「傳」和「承」。


我們對待傳統文化首先要堅持「傳」,「傳」就是記錄、保護、保存、延長、延續。很多物質或者非物質的傳統文化現在已經岌岌可危,有的實際上已經沒有「傳」的人,或者有些物質已經只剩下一些殘餘、遺迹、遺址,所以我們很急迫的問題就是要趕快記錄、趕快保護保存,盡量延長它的壽命,使它能夠繼續存在。如果它的實物已經不能存在,那麼就儘可能詳細地記錄,包括錄像、錄音、照片、檔案等。


在我看來,中國當前最重要的首先是「傳」,「傳」是無條件、無差別的,同時要盡量把不自覺、無意識變成有自覺和有意識的。


為什麼要重視「傳」?我認為有以下四個理由。


首先,中國物質文化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說中國大量的古建築是磚木結構,即使沒有被破壞,它存在的時間也比較短,而且很難修復。西方國家大量古建築用的材料都是石材,如希臘、羅馬大量古建築用的都是花崗岩和大理石,石結構保存時間要久一點,而且即便有缺損,不太會影響下面的基礎。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部分的社會基礎已經減弱或者消減。中國原來的倫理道德制度叫做長幼有序、尊卑有序,就是年長和年幼的人之間、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之間是有次序的。到了提倡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大家認為原來的一套禮儀沒有必要,要講平等,甚至直呼其名。於是,原有觀念和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礎就消失了。這部分文化再不記錄下來的話,後面的人就不知道了。

第三,傳統文化並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惡的、是腐朽的,要不要傳?也要傳。因為這一部分也是傳統歷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這部分記錄下來,我們的後人怎麼會相信和理解這段歷史?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人類惡的集中表現,但是它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為什麼?因為要保存下來時刻給後代一個警醒。中國歷史上從宋朝開始一直到清朝,絕大多數婦女要纏小腳,這是一種很醜陋、滅絕人性的風俗。但是,有關纏腳的史料、文物也要留下來,否則我們的後代怎麼相信中國的婦女曾經有過那樣一段經歷呢?這是整個民族歷史記憶的一部分,沒有這部分,我們就沒有辦法理解當時的社會,特別是中國的婦女曾經走過的這一段歷史。


第四,我們的物質條件一般來說總是不斷在進步,但是人類的精神未必一直進步。我們今天能夠達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過古人,我們遺留下來的文化中也許隱藏著今天還不能理解的智慧。比如一些古建築,全部是木結構,就靠榫卯連接起來,即便經過強烈的地震,也一直沒有倒。如果你認為這些建築物不是現代結構,就不注意保存,那麼這裡面的智慧和秘密也許就永遠消失了。又比如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曾經被認為是落後的,24個節氣曾經也被認為沒有什麼用,但是最近這些年國內外的研究發現,這是非常合理的促進農業生產的時間體系。所以,我們對傳統文化中的精神部分,包括我們今天不理解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先不要忙著清除它,先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也許這中間所蘊含的智慧是今後可以發揮作用的。


「傳」是無條件、無差別的。如果現在馬上要考慮這種文化是不是好,是不是可以發揚,往往還沒有討論完,它就不存在了,這個很緊迫。比如某一種藝術、某一種風俗,我們說要保護,有人說不,你還沒有討論完,傳承這個藝術的人已經死了,以後就沒有傳人了。所以我認為,在中國當前最重要的首先是「傳」。


另外,要盡量把我們不自覺、無意識的保護變成自覺和有意識的。今天好多被稱為傳統文化的東西,無論是物質的還是某種精神的,很多是無意識、不自覺地被保存下來的。比如中國的傳統建築,有些為什麼能夠保存下來?是因為它們在窮鄉僻壤,當地的老百姓太窮,造不起新房子,一直住舊房子,這樣才把一部分古建築保存下來了。但現在窮鄉僻壤通了高速公路,有人就跑到那裡去把傳統建築買下來,有些建築材料被商人收購甚至賣到國外,而農民有錢了就會拆掉以前的房子蓋新建築,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建築就很難被保存下來。所以我們要改變,要成為自覺和有意識的保護。


現在在傳統文化保護方面存在一些誤區。比如,有些地方的舞蹈、山歌、藝術品,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馬上就開發旅遊,從而就可能破壞傳統文化的原貌。但是如果不這樣做,政府給的補貼很少,他們靠什麼養活自己?在這方面,不妨借鑒一下日本的做法。日本一旦確定某個項目為文化遺產,就把傳承這個文化遺產的人確定為「國寶」,成為「國寶」以後,由政府或者基金會供養他的生活,而「國寶」的任務就是繼續自己的工藝,帶好徒弟,把技藝傳授下去,保證它延續。所以,日本很多的工藝能夠長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而在我們往往過多地考慮能不能利用,過多地考慮把它市場化,這是錯誤的。


有選擇、有條件地「承」


接下來講講什麼是「承」。我認為「承」就是繼承、發揚、延續,還包括轉化和創新。把傳統的文化和物質精神都保留下來了,之後怎麼辦?是不是都要學習和弘揚?不行,要區別和選擇。對於精華的部分,我們不僅要保留,而且還要使它發揮作用;對於糟粕的部分,要留下來讓後人知道,但是不要複製,也不需要擴大。(《》)


中國以前有各種禮儀,尊重別人,自己保持謙虛、謙卑的姿態,恪守正常的次序、禮節是對的,但過分的甚至不講人性的那種謙卑,是要不得的。再比如,中國古建築有好的地方,但是也有缺點。一般來說,古建築都是講究表面,講究公共活動,但是不講究生活,採光不好,通風不好,沒有採暖。如果今天我們形式上要造一個古建築,那麼這些都要改變。當年美國建築師設計燕京大學的時候,表面用的是中國宮殿的形式,但是裡面都用上了暖氣和現代設備。所以,對待傳統文化,不是照單全收,要取之精華,把糟粕的以及不合時宜的東西都去掉。


在「承」的過程中,既要兼收並蓄,也要本土優先。在一般情況下,中國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為比較適合本土的環境。所以,在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比較的過程中,要注意優先採用更加符合本地條件的內容,也就是本土優先。(《經典詠流傳:晨誦詩賦,午讀典章,含英咀華,如品如嘗——新教育實驗的兒童生活方式》)


另外,因為要「承」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們應該分輕重緩急。比如同樣是精華,中國現在某個地方最緊缺、最需要繼承的是什麼,我們這一段時間就應該優先做這方面的工作。有些傳統文化今天起的作用更大,可以優先。有些起的作用並不大,那麼可以晚一點。所以「承」不像「傳」,「傳」是無條件,什麼都先「傳」下來再說,「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


傳統文化在用的時候要注重效果,因為古代的、傳統的再好,往往不是馬上就能應用於今天,這就要實行創造性轉化。比如現在有些地方講傳統文化,就要讓小孩子穿上漢服跪拜,整天念的就是儒家的經典,見了父母要磕頭,叫大家坐在一起給父母洗腳,有效嗎?沒有什麼效果,那絕對是走偏了。今天我們講孝道,今天我們講仁義,要根據今天社會的需要採用一種適當的方式,有的則要加上新的內容。如果不是根據今天的需要完成創造性轉化,那麼傳統文化的精華就很難得到延續,更難得到弘揚。


以孝道為例。中國的孝是什麼?我認為中國孝的本質就是保證家庭、家族的延續,也就是生孩子,這就是中國孝的本質。孟子曾經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及時結婚生子,把孩子撫養成人,家族的門風和血緣才能延續。我曾經研究過中國人口史。中國的人口從公元初大概六千多萬,到宋朝的時候突破一億,到清朝突破兩億,到清朝後期突破四億,到現在中國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靠什麼?當然靠物質條件,但是另一方面就是靠精神,也就是中國長期講的孝道。


這個觀念到了今天有什麼用?今天全世界都碰到了人口老齡化的難題。越是發達國家、越是現代社會,人口越在下降。很多國家通過物質獎勵生育,最後都沒有成功。那麼靠什麼?只有靠理念、靠信仰,在中國可以通過對傳統孝道作新的轉化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樣轉化?就是要對孝道作出新的解釋,孝道不僅僅是尊老愛幼,還包括每一個人都要承擔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其中就包括及時地成家生子。當然,解決老齡化問題不能光靠孝道,它需要相關社會制度加以配套,而且也要尊重現代人多元的生活方式。


中國的傳統文化只有實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夠真正起到「承」的作用,這也是中國文化對世界的貢獻。當然,文化離不開所處的環境,中國證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國家生效。所以,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採取包容和多元的態度,在文化交流和對話中實現彼此借鑒和相互交融。(《新教育,新家風:仁、義、勤、朴、和——新時代呼喚新人才,新人才呼喚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說明:本文轉載自上觀新聞,在2018青年漢學家研究計劃(上海班)上,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就傳統文化的「傳」和「承」作了專題演講。演講原標題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與「承」》,刊發時有刪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望新教育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真正的國際化教育呢?——知己知彼,回到根本:用別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訴別人我的不一樣

TAG:守望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