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歷時6個月,飛躍5億公里,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歷時6個月,飛躍5億公里,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航天器在部署了主要儀器後的假想圖,部署重要儀器這一過程要到著陸後幾個月才能完成。來源:NASA/JPL-Caltech

11月26日,在完成了近5億公里的旅程之後,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開始了一項研究火星內部的任務。

東部時間下午2:52:59,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的這艘宇宙飛船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極樂空間」(Elysium Planitia)著陸。從一對立方體衛星(這對立方體衛星當時正在火星附近運行)傳回的著陸器遙測數據證實,著陸器已經安全抵達火星表面。按照計劃,飛機在著陸七分鐘後發出了X波段的「嗶」聲,向工作人員確認航天器正常運作。

噴氣推進實驗室洞察號項目主管湯姆·霍夫曼(Tom Hoffman)在降落後兩個多小時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非常接近著陸點的中心位置,」但他並沒有透露航天器降落的精確位置。

著陸地點地勢平坦,岩石稀少,這是項目科學家為最有效地部署航天器主要儀器所尋求的地形。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洞察號(InSight)首席研究員布魯斯?班納特(Bruce Banerdt)表示:「我們的傾斜度還不到2度,這讓我們的工作變得非常容易,是時候出發了。」

噴氣推進實驗室任務控制中心的InSight團隊成員慶祝飛船成功著陸。來源:NASA/Bill Ingalls

成功著陸後,InSight將會開始其為期兩年的主要任務:研究行星內部的組成和結構。飛船配備了兩個儀器,一個地震儀和一個熱流探頭來進行這些測量。

然而,距離使用這些儀器收集數據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為這幾個月的時間研究人員要用於確定在著陸器周圍放置這些儀器的最佳位置,然後再在這些位置安裝儀器。

在11月25日的一場簡報會上Banerdt說:「一旦我們到達火星地面,洞察好任務就會像是一個慢動作的任務,我們會慢慢地放下儀器,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至少兩個月,可能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對它們進行校準。」

他說,這幾乎需要整個主要任務才能得到火星內部結構的答案,根據地震儀能夠測量多少次火星「地震」,「火星地震越多越好,」他說,「它震動得越多,我們就能越好地研究裡面的結構。」

InSight航天器在著陸幾分鐘後發送的第一張圖像,和預期一樣,顯示了著陸地點周圍相對平坦的地形。來源:NASA/JPL-Caltech

由於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提供的地震儀出現問題,導致InSight錯過了原定2016年3月的發射窗口。隨後該儀器被重新設計並及時完成,InSight任務得以在5月5日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載宇宙神V號發射升空。

InSight作為一項NASA科學任務,其對國際合作夥伴的依賴程度不同尋常。除了地震儀,熱流探頭還由德國航天局DLR提供。這些國際提供的儀器約佔任務全部費用的1.8億美元,包括發射和業務在內,任務總額近10億美元。

11月2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負責科學的副局長Thomas Zurbuchen說:「就其他地方正在做的事情而言,這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相信,在美國,領導力與協作並不矛盾。」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他在著陸後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副總統邁克·彭斯通了電話。他說:「他們對今天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感到無比自豪。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他們非常感謝這個房間內每個人的辛勤工作。」

霍夫曼對任務小組在著陸前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隨著「洞察號」接近火星,許多人錯過了上周的感恩節假期,「今天,一切都是值得的。」

對於Banerdt來說,這次任務是一個實現在火星上測量地震活動的機會,這是他長期以來的一個夢想。在著陸之前,他回憶起1976年在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作為一個研究生工作的時候,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對「海盜號」(Viking)探測器曾在火星著陸,這些著陸器還攜帶地震儀,但沒有提供有用的數據。

上世紀80年代末,他「迷上了」火星探測任務,想在火星測量火星地震活動。「在這方面,我已經相當穩定地工作了25到30年,」他在著陸前說,「我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

在著陸後的新聞發布會上,Banerdt回憶起40多年前看到海盜號傳回第一批圖像時的激動心情,並將其與看到InSight在著陸後不久傳回第一批圖像的激動進行了比較。「現在,我從InSight看到了傳回的第一張圖片,這就像一個完整的圓,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火星在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澳洲總理宣布辭職財長莫里森將任新總理,「逼宮」套路重現?
波士頓:2035年新移動技術帶來利潤佔比將達40% 按需移動成最大新興利潤池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