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雙11」促銷棉衣至今未發貨,啥情況?商家:發了要虧500萬

「雙11」促銷棉衣至今未發貨,啥情況?商家:發了要虧500萬

圖為購物記錄截屏

今年雙11期間,多名消費者在某電商平台上的一家武漢服飾店下單購買了低價棉服,卻遲遲沒收到貨。原來是商家促銷優惠設置失誤,鬧了個大烏龍,導致數千名買家以遠低於成本的價格下單購買了價值數百萬元的棉服。商家無力承擔發貨所帶來的虧損,希望和買家們協商解決此事。律師認為,電商因自己的失誤導致消費者低價購買商品,須承擔違約責任。

超低價搶購棉服收不到貨

雙11是全民狂歡節,安徽蕪湖的王先生一直在網上搜索打折商品。

當日下午3時許,一個朋友向他推薦:某電商平台上武漢「薇若妮服飾旗艦店」推出了一元錢搶購一張「滿2000減1000」的優惠券,購物時十分優惠。王先生立即花一元搶購了一張優惠券,又用妻子的賬戶搶購了一張優惠券。

這家店專售孕婦棉服,王先生挑選了5件棉服,折前總價2881元。經過優惠券扣減、雙11購物津貼、紅包等多重優惠打折後,王先生實際支付了86.36元。接著,他又用妻子的賬戶花74.64元拍下了5件棉服。賣家表示11月20日之前會發貨。11月16日,王先生接到自己所購商品已經攬件的消息。幾天後,他沒有收到棉服,於是聯繫攬件的圓通快遞公司,圓通公司表示並沒有收到他的快遞。

王先生向商家詢問情況,對方答覆正在等待上級的通知。商家後來告訴他:因商家運營人員對促銷活動規則理解偏差導致活動設置錯誤,部分商品以異常低價售出,結果訂單量巨大,公司實在無力承擔發貨帶來的虧損,特向他道歉,希望他走申請退款流程,可以補償5元錢。

王先生表示無法接受,「我們當時買券花了錢,在店內購物又花了時間和精力,現在商家不發貨,這是欺騙消費者。」

重慶黃先生的經歷也和王先生相似,雙11期間,他也搶到這個商家的優惠券,在薇若妮服飾旗艦店僅花費57元就搶購到了4件棉服。記者在維權群里看到,這樣的消費者有480多人。

商家認錯但無力承擔損失

薇若妮服飾旗艦店的註冊公司是武漢誘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1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上該公司法人代表張先生。張先生表示,他正在外地的電商平台總部,協商解決此事的辦法。

張先生介紹,雙11當天,他們參加了電商平台的官方活動,後來又參加了平台新增的限時五折和滿2000減1000的活動。由於平台優惠活動推出時間緊湊,並沒有單獨對每個活動做單獨的解釋,公司運營人員沒能理解活動的疊加方式,導致實際成交價格和商品售價差距甚大,有些售價2000元至4000元的商品,買家實際支付金額為幾元至幾十元。且活動一推出就被一些人推送到一些有組織的群體,導致產品在1個小時被瘋搶7300單。

張先生說,當天的交易中,買家支付給平台的金額為80萬元左右,下單購買的衣服數量約3萬件,其中棉衣佔比95%,每件棉衣的成本在160元至200元,如果全部發出,公司虧損金額將在500萬元。而他的公司只有幾個員工,無力承受這樣的虧損。

張先生表示正在積極和每個客戶協商,希望能得到買家的諒解,如果客戶同意,他們願意通過現金、優惠券、服裝等方式進行補償。如果不願意協商,他們會按照電商平台的規則,進行相應賠付。

律師認為商家須承擔責任

東西湖區五環工商所黃姓工作人員介紹,已接到消費者對誘果公司的投訴,已經聯繫了該公司負責人張先生了解相關情況。目前他們初步了解到的情況是誘果公司在設置優惠券活動時出現錯誤,導致價值2000多元的商品以百餘元或數十元的價格出售,公司承擔不了這大的損失,發不了貨。具體的情況有待張先生回武漢後進一步了解。

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吳正平律師認為,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商家在做滿2000減1000的活動時,就相當於發出了一份要約,這是一個不可撤銷的要約,只要消費者付了款,合同就不可撤銷。如果商家要撤銷合同,需要滿足法定的條件。因商家已做了公開的宣傳,相當於合同不可撤銷,只能變更合同內容。商家可以通過和買家協商一致來變更合同內容,如果商家不履行合同,需要承擔違約責任。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應該獲得公平交易的權利,商家既然發布了這樣的活動,消費者參加後就應該享受相關的待遇。商家除非能夠證明因機械故障等客觀原因造成合同存在重大誤解,否則就應該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雙11」十大熱點投訴退款問題居首

每年「雙11」狂歡過後,總留下「一地雞毛」,價格欺詐、虛假抽獎、遲遲不發貨等問題層出不窮。那麼,今年雙11消費者購物體驗能否得到質的提升,各類消費陷阱整改的怎麼樣了?

投訴數量: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台」大數據顯示,2018年11月1日-15日期間平台接到的全國網路消費用戶維權案例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27.81%,增速明顯。

領域分布:國內零售電商佔比為 45.34%,其次為跨境進口電商5.82%,其它投訴佔比為48.84%。從投訴佔比看,零售電商平台佔比將近總量的一半,表明「雙11」依舊是「雙11」促銷主流,消費參與熱度較高,且問題較多。

地域分布:2018年「雙11」期間,廣東(18.216%)、北京(7.915%)、浙江(7.538%)、江蘇(7.412%)、上海(5.653%)、湖北(4.774%)、山東(4.397%)、四川(4.020%)、福建(3.769%)、遼寧(3.392%)為投訴消費者集中的十大地區。數據表明東部沿海地區依舊是投訴消費者密集的地區,與該地區的網購消費力和用戶維權意識相對較高有直接聯繫。

性別比例:男性投訴消費者佔比為52.26%,女性佔比為47.74%。

十大熱點消費投訴問題:退款問題投訴佔比為19.10%,虛假促銷投訴佔比為11.81%,發貨問題投訴為10.18%,網路欺詐投訴佔比為8.29%,霸王條款投訴佔比為6.66%,商品質量問題投訴佔比為6.16%,售後服務問題投訴佔比為5.15%,退換貨難投訴佔比為4.52%,網路售假問題投訴佔比為4.27%,訂單問題投訴佔比4.15%。

來源 / 楚天都市報、千龍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松鼠AI周偉:為什麼我們培養了很多只會考試的人才?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