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二戰末期終極決戰武器頻出:櫻花炸彈帶上飛行員就要去自殺

日本二戰末期終極決戰武器頻出:櫻花炸彈帶上飛行員就要去自殺

二戰末期,日本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賴以維繫戰爭乃至國民生存的海上航路被美國海軍徹底封鎖,沒有了鋼鐵和石油,日本造不出航母和飛機,國內民眾也開始吃糠咽菜。不過,日本並不甘心就這麼失敗了,他們頻頻推出終極決戰武器,比如本文今天要介紹的「櫻花炸彈」。

1944年,日本海軍認為飛行員投彈水平低,靠常規炸彈轟炸根本不可能取得多大效果,建議製造有人駕駛的滑翔炸彈由1式陸攻攜帶,飛到美軍艦隊上空投擲。這種終極武器設計參考了德國Fi-103A-1「賴興貝格」IV驗證機,最終真的製造出了MXY-OHKA有人滑空炸彈。1945年4月12日,日軍出動8架1式陸攻攜帶櫻花11型前往攻擊美軍特混艦隊,造成美軍驅逐艦一沉一重傷,這是櫻花炸彈唯一的戰績。

櫻花炸彈在導彈技術不發達的時候,人為操縱給予導航能力,而且裝備有發動機,其打擊效果的確比二戰時期的自由落體炸彈精確,應該算是日本軍工的一大創意。但是,櫻花炸彈是要人來操控的,每一枚炸彈,都是帶上飛行員去自殺,這就有點喪心病狂了,直接投降了多好。

日本由於被美軍封鎖,戰略資源當時特別匱乏,櫻花炸彈機身採用木質結構(日本當時的松樹估計因此伐掉不少,他們還騙老百姓說松木鋸末有營養,讓日本民眾來說,解決糧食問題。那麼糧食跑哪去了?糧食都被日軍做酒精加到戰鬥機里去和美軍打仗了),如果不是頭部安裝了1.2萬噸TNT的高爆彈頭,用木頭打美軍的鋼鐵艦艇,真還不是對手。

日本軍方讓人感到恐怖的是,櫻花炸彈設計上把戰鬥部與彈體連為一體,不能分離出來,也就是要摧毀目標,必須讓木頭與飛行員同歸於盡!為了徹底斷絕飛行員的逃生年頭,它的艙門無法從內部打開,而且,該飛機也沒有起落架,也就是說,一旦起飛,無法返航。從這一點看,美軍也有點一根筋,本來日本在戰爭後期飛行員就少,很多飛行員培訓三個月就上天和美軍打,這種櫻花一次就消耗一名飛行員,其實效費比是極低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林天下 的精彩文章:

美軍標準午餐清淡,主菜離不開豆子,能保證體能打仗嗎?還是吃10個包子過癮
「沙皇」核彈真是無愧於其炸彈之王的稱號 「小男孩」只是個孩子

TAG:軍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