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嗓子眼兒」那麼大,這鴿子到底都吃啥?

「嗓子眼兒」那麼大,這鴿子到底都吃啥?

小笠原雜色林鴿曾是小笠原群島上「嗓子眼兒」最大的鴿子。

1828年春天,俄國勘探船「賽納維寧號」抵達了日本南部的小笠原群島。這處群島距離亞洲大陸和日本四大島都很遙遠,當時無人定居。千萬年間,這裡的生物按照獨特的進化路徑生息繁衍。整個群島猶如一座生物進化的博物館。

乘坐「賽納維寧號」而來的德國博物學家基特利茨(Kittlitz),在小笠原群島的「父島」及其周邊地區展開了科學考察。他不僅採集了各類生物標本,還留下了許多自然筆記和手繪圖稿。基於這些資料,1832年,基特利茨為當地一種特有的鴿子進行了科學命名。他將這種體型比家鴿大出許多,羽毛有綠紫色金屬光澤的鴿子命名為「Columba versicolor」,中文通常稱之為「小笠原雜色林鴿」。

1832年基特利茨手繪的小笠原雜色林鴿 來源:Wikipedia

實際上,基特利茨來到小笠原群島時,這裡生活著兩種獨特的鴿子。一種是上文所述的小笠原雜色林鴿(簡稱雜色林鴿),另一種名叫「紅頭黑林鴿」,它是東亞地區的「黑林鴿」在小笠原形成的特有亞種。這兩種鴿子在狹小的群島內共處了千百年。到了近代,它們的命運都十分坎坷。

被命名僅半個多世紀,雜色林鴿走向了滅絕。1889年秋天,瑞典標本採集人赫爾斯特(Holst)在父島北方的「媒島」採集了1件雜色林鴿標本。這是這種鳥存活的最後記錄。再來看紅頭黑林鴿,根據2006年日本環境省的統計數據,紅頭黑林鴿的種群數量僅剩40隻左右,也已經走到了消失的邊緣。

瀕危亞種紅頭黑林鴿 來源:tokyo-zoo

為了總結物種滅絕的教訓,更為了挽救瀕危的鳥類,日本科研人員從多方向入手,對這兩種鴿子進行了研究。有假說認為,這兩種鴿子在「食性」方面可能存在共生關係。雜色林鴿滅絕之後,共生關係遭到破壞,才導致紅頭黑林鴿也逐漸消失。

從「食性」入手研究鳥類,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切入點,但實際操作卻困難重重。想搞清楚一種鳥到底吃什麼,往往要開展大量的觀察和解剖工作。譬如20世紀中期,中國的鳥類學家們為了調查麻雀的食性,收集、解剖了近千件麻雀標本,這才得出了科學的結論,為這種小鳥摘掉了「害鳥」的帽子。這樣的研究工作對於我們身邊的常見鳥類尚屬不易,更不用說像雜色林鴿這樣的滅絕鳥類了。

小笠原雜色林鴿的標本,現藏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來源:arkive

如今,已知存世的雜色林鴿標本僅有3件,並且均不在日本國內。這使日本學者的相關研究舉步維艱。不過,科研人員多少都帶著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強脾氣。他們一方面在小笠原群島實地調查,研究雜色林鴿可能取食的植物,另一方面查閱了大量古今文獻,尤其是19世紀博物學家的科考筆記。雜色林鴿的神秘「食譜」逐漸浮出水面。

1859年,博物學家基特利茨在他的航海回憶錄中寫道:「我在當地(小笠原)記錄過一種特別大的鴿子。那種鴿子尤其喜歡吃F?cherpalme的小型球果。」

回憶錄中直接寫出了這種大鴿子的學名,所指的就是小笠原雜色林鴿。而從存世的標本來看,雜色林鴿的體型(體長45厘米)確實比紅頭黑林鴿(體長43厘米)更大。這段關於食性的記錄可信度很高。不過,記錄中的F?cherpalme到底是指什麼呢?

F?cherpalme顯然是一種當地的植物,但是基特利茨並不認識它。他依據植物的外形,初步推測這是一種「貝葉棕屬」的植物。在1884年的手繪圖稿中,他為其標註了「Corypha japonica」的學名,並在旁邊打了個問號。學名中的「Corypha」即是「貝葉棕屬」的意思。

但是,基特利茨對於這種植物的分類是不正確的。日本學者順著F?cherpalme這條線索繼續探求,他們結合小笠原群島當地的植物分布情況,再對照1884年圖版中植物的特點,最後總結髮現,F?cherpalme實際是「蒲葵屬」的植物,它是東亞地區的「蒲葵」在小笠原形成的特有亞種。這種植物至今都在小笠原群島廣泛分布,當地人會用它的葉子做蒲扇。

蒲葵小笠原亞種 來源:名古屋市立東山植物園官網

如此一來,基特利茨航海回憶錄中的文字得到了新的解讀:「小笠原雜色林鴿很喜歡吃當地蒲葵的球果。」關於「球果」,基特利茨在1844年的筆記中也有進一步的描述:「大鴿子把當地蒲葵堅硬的果實當作食物。」——這段看似平常的記錄卻讓科研人員們大為吃驚。

與小笠原地區的其他樹木相比,蒲葵的果實是「加大號」的。橢圓形的果實直徑可超過1.7厘米,比普通的玻璃彈珠還大,而且外層柔軟的部分非常薄,裡面的種子十分堅硬。依據基特利茨的記錄,雜色林鴿確實是「軟硬通吃」的。

在如今的小笠原群島上,再沒有任何一種鳥類以如此大的果實為食。瀕危的紅頭黑林鴿雖然體長也在40厘米以上,但它們只食用較小的果實和種子。

蒲葵的果實和種子。黑白圖左側的是剝去果皮的堅硬種子,右側為新鮮的果實。該圖左下角正圓形的是10日元的硬幣,直徑約2.3厘米。來源:參考文獻中論文配圖

科研人員據此推斷,雜色林鴿、紅頭黑林鴿的食性差異,是它們能在小笠原群島上常年共處的原因之一。這兩種鴿子可能都會吃「小號」的果實,但雜色林鴿能夠「獨佔」加大號的蒲葵果實,這使二者之間的競爭大大降低。

如果上述理論成立,小笠原群島上生長有茂盛的蒲葵林,森林底層散落果實、種子理應是雜色林鴿「唾手可得」的美食。那它們又是因何而滅絕的呢?目前一般認為,雜色林鴿的滅絕原因是森林的砍伐、貓和老鼠等外來物種的引入,以及人為捕捉。這個滅絕之謎的確切答案,還有待後世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鈴木惟司.滅絶固有種オガサワラカラスバトはオガサワラビロウの実を食べていた?[J].小笠原研究年報,2007(30):47-51.

[2] 環境省.世界遺産一覧表記載推薦書(素案)——小笠原諸島2009.5[R/OL]http://ogasawara-info.jp/pdf/chiiki9/09_shiryou2.pdf.訪問時間2018-11-14.

作者:張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出國游居然要訂機票?我們都是自己飛!
酸鹼體質騙局被揭穿,養生偽科學你信了幾個?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