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價比天高的老陳皮,究竟貴在哪?新會陳皮之旅,找到答案了

價比天高的老陳皮,究竟貴在哪?新會陳皮之旅,找到答案了

作者:何文文

俗話說:廣東有三寶,陳皮,老薑,禾桿草,都是富有廣東本地特色的用品。今天,胡世雲博士科普團隊聯合廣東省中醫院宣傳處,廣東影視頻道《健康生活》欄目組,39健康網新媒體欄目組一起去探訪其中的一寶——新會陳皮。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江門市新會區新寶堂陳皮有限公司。在崔總監的安排下,我們開啟了這次陳皮的探尋之旅。

科普: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橘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區。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剝取果皮,陰乾或通風乾燥。橘皮入葯以陳久者為良,故名陳皮、貴老。新會柑皮製成的"廣陳皮"最為有名,以制陳皮而論,外省用"桔皮" ,廣東專用的"柑皮" ,而且以新會柑皮為地道。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一下車,就被新寶堂公司復古的外牆設計所吸引,仿古的雙開大門,古色的琉璃窗花,諾大的廠區。崔總監熱情的招待了我們,剛坐下,胡主任就提出能不能拿20年的陳皮和5年的陳皮泡水來喝,我們來分辨,崔總監一口答應,在等待陳皮茶煮沸的時間。

胡主任說道:「新會陳皮是指在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栽培的茶枝柑(又稱「大紅柑」)的果皮經晒乾或者烘乾,開成三瓣狀,並在保護區域方位內貯存陳化三年以上的干品,所以嚴格來說,你們買了新會柑回家晾曬的那些不算是新會陳皮。」這時陳皮茶泡好了,果然,20年的陳皮泡出來的甘香味確實比5年陳皮的要濃郁,茶色更深,口感更好。

隨後,我們參觀了陳皮果肉的加工廠和陳皮的晾曬場地,以前我們的印象,新會柑的果肉口感不好,往往被人丟棄,現在已經開發出了陳皮酵素,它是由新會柑果肉,新會陳皮,黃精,枸杞子,山楂等葯食同源的中藥材生物發酵而成,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臨床作用也在開發研究。

在車間,工作人員把一筐筐洗乾淨的果肉倒入加工機器,把果肉打碎儲存在儲存罐裡面發酵。之後。我們來到大曬場,看見工人不時翻動陳皮,以保持受熱均勻,到晚上,再一代代裝上麻袋,早上又要拿出來翻曬,如此反覆3年,才能得到陳皮。

第二天,我們一早就趕到了新寶堂的新會柑種植基地,新會人對陳皮要求細微,摘果講究「破損的果不採,陰雨天不採」,連開皮也講究刀法,傳統開皮有「對稱二刀法」和「正三刀發」,別看熟手師傅簡單兩三刀就開好了一個,對於初學者來說,要開好新會柑也不容易,胡主任就體驗了一把,一刀,兩刀,三刀,胡主任得意的展示「成果」,開得還算不錯哦。

這時,主任說道:「新會柑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以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還有品種,水土,氣候,製作技藝這四者缺一不可,正是這些特定的因素和不可取代性,形成了新會陳皮質量的道地性,也是新會陳皮優於其他產區的原因。」

短短兩天時間,我們了解到了新會陳皮的種植,採摘,開果,晾曬,還有現在的新工藝陳皮酵素的製作過程,陳皮,入方可以調百葯,入膳可以調百味,我們可以感受到新會人生活點滴都縈繞著陳皮的芬芳,它不僅是新會的一張名片,更是旅外鄉親不能忘懷的鄉情。我們尋源道地中藥材的腳步也不會停歇,我們會繼續前行,去探索更多的道地中藥。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

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說中醫」特輯,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博士說中醫 的精彩文章:

看圖識葯:同為「豆蔻」,肉豆蔻和白豆蔻有何區別?
旋覆花酷似菊花,功效卻大不一樣!中醫為你講解

TAG:胡博士說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