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拍《末代皇帝》的導演走了……

拍《末代皇帝》的導演走了……

Rain

 末代皇帝 電影原聲帶 The Last Emperor (Original Soundtrack)

坂本龍一 

00:00/01:49

2018年11月26日,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因癌症而去世,享年77歲。

賈樟柯用兩個字表達對這位外國導演的惋惜——哀悼

網友同樣也表達了自己的傷感之情。

而這位1941年3月16日出生於義大利帕爾馬的導演,時隔多年,通過這樣的方式再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中。

對他的記憶,也是撥開層層厚土後再次認識到一個別樣的貝托魯奇。

說起貝托魯奇,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最大的就是1986年在中國故宮拍攝的《末代皇帝》,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不繞不開的一件大事。

這部電影是講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而這一生被縮影在163分鐘的電影之中,同時把溥儀的一聲分為了五個階段,紫禁城中、天津租界、偽滿洲國、撫順戰犯管理所、特赦後在北京的花匠生活

貝托魯奇是個厲害的導演。

這個厲害,指的是即便是一個外國導演就能夠將中國歷史拍到了極致。

極致的美、極致的光、極致的演員、極致的細節等等等等,這讓觀眾在第一次看的時候有極大的失落感。

豆瓣上這位網友非常簡短的將這種感覺形容了出來。

有史以來最棒的中國電影,可惜製作班底皆是外國人,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命運沉澱,卻被貝托魯奇拍了去,卻還拍的那麼令人心服口服。

這部電影,直接將貝托魯奇送至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獎上,而同時還斬獲剩餘的八項大將,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

《末代皇帝》成為了影史獲得奧斯卡獎最多的單片之一,貝托魯奇也成為唯一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義大利人。

這個義大利人也是唯一一個準許在紫禁城進行實景拍攝的導演。

之所以為什麼想要拍與中國題材相關的電影,在我零零星星找到的貝托魯奇的採訪中發現,我想這個男人對中國文化有著一種深沉的熱愛。

1984年,貝托魯奇第一次來中國。這次的中國旅行,貌似是讓他發現了自己對於中國的嚮往。

他曾經回憶起來說:「我們的文化是如此的不同,卻又彼此吸引。」

所以,他想通過鏡頭講述溥儀的愛情故事與政治生活。兩年後,傳記片《末代皇帝》正式動工。

在正式開工前,溥儀和庄士頓曾經出版的《我的前半生》《紫禁城的黃昏》成為了貝托魯奇參考的方向。同時他也去找了一直與溥儀待在一起的弟弟溥傑詢問有關溥儀的事情。

前期的了解和深入,讓貝托魯奇對於溥儀這個人物的內心變化極為敏感,這是一種出於導演的敏感,也是一種旁觀者的敏感。

有一個片段是溥儀在睡夢中被接到了皇宮,醒來後發現面前癱坐在龍椅上的慈禧。

扮演慈禧的盧燕,曾經給導演提議,慈禧是愛美的,不應該是那麼丑而且嚇人的。

按照歷史的發展規律來說,導演對於歷史題材的電影,是要將電影最大程度的還原,若從宏觀上考慮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但貝托魯奇還是拒絕了這個想法,因為他始終是站在溥儀的角度去看待最後一個朝代的沒落,他的所見所聞,是要對未來溥儀的成長和心理形成阻礙和深刻印象的。

有一個關於貝托魯奇在拍攝《末代皇帝》時候的紀錄片,裡面很清楚的記載了當時在紫禁城拍攝時候的影像記錄。

同樣地,他對自己每一個鏡頭的架構,都是基於對每個不同時期的溥儀心理產生變化來發展的。

就拿影片中最經典的一幕來說,懵懵懂懂處於孩提時期的溥儀全然不知自己已經身處高位,接手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職位,但即便是這樣,登基典禮依舊要辦。

貝托魯奇將一面橙黃色的布放置在太和殿外,瞬間整個太和殿金碧輝煌。

小溥儀邁著不穩的腳步跑出太和殿外,伸著小手欲想夠空中的那面黃綢,跳了一下沒有摸到之後,便看著太和殿外密密麻麻地大臣跪倒在自己眼前。

關於這段,貝托魯奇理解的溥儀此時此刻的想法就是,這個場面讓溥儀像中毒一般,愛上了被人跪倒在自己面前的模樣。

他稱之為「全能的誕生」。

其實這個經典的鏡頭,在當時拍攝是處於被動情況下貝托魯奇尋找的方法。

雖然電影獲准進入故宮太和殿進行拍攝,但任何設備都不能觸碰地面。在貝托魯奇的授意下,斯托拉羅用手提攝影機拍攝,從殿外打光。這也造就了這一個鏡頭的產生,同時也寓意著皇權籠罩著他的一生,看似觸手可及,但卻一去不復返。

你能想像到,一個外國導演竟然將溥儀的心理過程摸的門兒清,感覺從小就長在紫禁城一般。

在紀錄片里,他的設計師團隊在整體設計完成後,坐在沙發上,一邊感嘆一邊搖頭的說:「我彷彿感覺自己是從小在紫禁城長大的人」

除此以外,還有非常多的小細節。

比如這個孩子,飾演溥儀小時候的小演員。

貝托魯奇自己說,之所以會選中他,是因為他的表情很嚴肅,但又感覺滿不在乎。

還有飾演成年後溥儀的尊龍。

尊龍的整體感覺非常接近溥儀,他是貝托魯奇第一個面試的演員,雖然心中有這樣的感覺,但是貝托魯奇仍舊不相信自己有這麼好的運氣,接著不斷面試了好多演員。

當然,你也看到了,最後用的還是尊龍。

硬朗中還帶些柔美的感覺。

還有其中的配樂,我記得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兩個星期耳機里反反覆復都是在循環著《末代皇帝》中的配樂。

配樂一響,腦海中就是溥儀不能自已的人生,悲涼但又有極致的吸引力。

其中配樂人之一的「教授」坂本龍一後來回憶,自己第一次見導演貝托魯奇是在1983年的戛納影展上,那次《聖誕快樂 勞倫斯先生》入圍了競賽片單元,大島渚為他引見了貝托魯奇。

後者一直滔滔不絕在說自己要拍一部新片,那部片就是《末代皇帝》。

三年後,教授加盟了《末代皇帝》,起初只是出演一個角色。

電影拍完後過了幾個月,他接到了電話,貝托魯奇問能否為《末代皇帝》配樂。本想用兩周完成的教授,貝托魯奇卻說

「埃尼奧·莫里康內就只用一周哦。」

於是,教授在一周之內完成了45個片段。

當所有人聽完起那段取名為 「rain」的曲子時,他們相擁而泣,嘴裡喊著『太精彩了!太精彩了!真太精彩了!

我總是在想,也在疑惑,這樣的歷史片讓一個外國導演來拍,是好還是不好。

但真正的歷史不是某一個民族的特例,而是世界的瑰寶,我們當然希望自己民族的歷史能夠由自己國家的導演完成,但可能恰恰是因為身處其中,可能才會失去某些創作之上的敏感度。

貝托魯奇將一部能夠反映中國歷史的電影拍出來,是他曾經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證明。人無完人,事物都有兩面性,我不否認他曾經犯下的錯,但我肯定他為中國留下的這部歷史劇情片。

我想,我會給我未來的孩子看,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貝托魯奇的導演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拍攝的一部中國歷史片。

超級福利:在公眾號內分別回復

「神奇動物」、「無名之輩」

玩遊戲贏電影票哦!

不錯過任何一篇橘小電的有料測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子電影Movie 的精彩文章:

手下留情,救救觀眾吧
90後壓箱底的CP

TAG:橘子電影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