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研發「新裝備」,中方卻已列裝幾十年,我們成美軍的「老師」?

美研發「新裝備」,中方卻已列裝幾十年,我們成美軍的「老師」?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美軍開始研發一種「此前從未裝備」過的新型裝備,其已經在陸軍多種車輛地盤上開展試驗。雖然媒體報道得挺玄乎,但從曝光的照片來看,這無非就是早已為世人所熟知的卡車炮。不過對於坐擁各種先進技術且財大氣粗的美軍來說,卡車炮這種技術含量並不高的武器本不應入得了他們的法眼。那麼,一向以裝備精良而著稱的美軍為何突然對「古老」的卡車炮有了興趣?

疑似美國M777火炮與卡車組合的產物

一直以來,卡車炮並不被視作是真正意義上的自行火炮,只被認為是「火炮+卡車」的粗糙組合。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卡車炮沒有全封閉的炮塔,其裝填和發射均是在露天環境下完成,沒有「三防」能力。第二,卡車炮的機動性相對較差,採用越野卡車底盤的卡車炮在複雜地形上的通過能力遠遜於使用履帶式或輪式裝甲車底盤的自行火炮。

美軍M109A6自行火炮

換句話說,對於有能力研發或裝備正兒八經的自行火炮的軍隊來說,卡車炮絕不會是它們的首選。而當對象是美軍的時候,其就更不可能看得上相對簡陋的卡車炮。如此想來,卡車炮出現在美軍的裝備研發序列中,這還真是很有意思,而原因或與解放軍有關。

解放軍山地部隊裝備的卡車炮

卡車炮一直是解放軍裝備序列中低調卻又極其重要的存在,至今已有幾十年的使用歷史。我國有著廣袤的高原地域,火炮的使用環境往往在海拔4000公里左右,相比起安裝有炮塔的沉重的輪式或履帶式自行火炮,卡車炮在部署和運輸方面有著極大的優越性,尤為適合對武器輕便程度要求較高的山地部隊或快速反應部隊裝備。

M777雖然輕便,卻無自行能力

相比之下,美軍雖然並沒有太多的山地戰需求,但其同樣缺乏可快速運輸、部署和實施機動的輕便火炮。此前號稱全球第一款輕型加榴炮的美製M777火炮確實重量很輕,利於直升機吊裝運輸與快速射擊,然而該炮的布局形式仍是傳統的拖曳火炮,自身並無轉移能力,也就做不到及時轉移射擊陣位,以提供實時火力支援。這也就是說即使M777再輕,其也只是滿足了運輸上的便利性,自身綜合性能根本比不了卡車炮或自行火炮。

另一款美軍卡車炮,採用悍馬底盤

對於強調可部署性和獨立作戰能力的美軍中型旅來說,當氣象條件惡劣而無法指望有效的空中支援時,其就只能使用自身裝備的火炮向一線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此時,一款性能可靠、可及時轉移射擊陣位、且能夠輕易塞進運輸機中的卡車炮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而這與解放軍快速反應部隊對卡車炮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在「師從」解放軍……

解放軍09式卡車炮

卡車炮這種看似「原始」的武器突然在美國陸軍中有了一席之地,這並非美軍的技術倒退,反而是從實戰出發的表現。看來歷經了這麼多年對火炮發展的漠視後,美軍終於又想明白了一些道理,這種在解放軍中從未消失的裝備可能真的給了美軍不小的參考價值,因而才有了美製卡車炮的誕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線防務 的精彩文章:

美俄鬥法升級,歐洲已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這國被制裁60年,聯合國為其求情26次,如今成俄羅斯的座上賓

TAG:前線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