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和140位艾滋病研究者都坐不住了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和140位艾滋病研究者都坐不住了

「基因編輯嬰兒」以阻斷艾滋病毒一事最新進展。這是中青報記者今天中午前從不同渠道獲得的信息。此前報道看這裡。

本文約3500字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賀建奎。中國青年報記者謝洋/攝

作者 王夢影 袁文幻(實習生) 郭路瑤

編輯 陳卓 張國

針對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的「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一事,140名海內外華裔艾滋病研究專業人士27日午間發表公開信稱,「堅決反對這種無視科學和倫理道德底線的行為,反對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證實的基礎上,開展針對人類健康受精卵和胚胎基因修飾和編輯研究」。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共同發明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和華人生物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峰,分別發表聲明表示反對。

在伯克利分校官網的公開聲明中,詹妮弗·杜德娜表示,目前不該將CRISPR-Cas9技術用於人類基因編輯。賀建奎有責任立即對他們打破這種全球共識的行為作出充分解釋。

關於賀建奎宣布的「基因編輯嬰兒」,詹妮弗·杜德娜說,這份臨床報告目前還沒有在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因為數據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所以基因編輯過程的精確性還無法得到評價;正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評價,目前已知的賀建奎的舉動,使得「限制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胚胎上的應用」更加迫切。只有當一個明確的治療需求尋求滿足,且沒有另外的醫療方案選擇時,才能選擇基因編輯技術。

這位生物學家表示,不希望此事影響到CRISPR 技術在治療人類疾病上的許多重要的臨床嘗試。

張峰於美國當地時間11月26日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上發表聲明稱,「編輯胚胎以消除CCR5的風險似乎超過了潛在的好處」。他說:「鑒於目前的技術狀況,我贊成暫停植入經過編輯的胚胎,這似乎是CCR5試驗的意圖,直到我們首先提出一套深思熟慮的安全要求。」

張峰說:「所有醫學進展、基因編輯或其他方面,特別是那些影響弱勢群體的進展,都應該進行謹慎和深思熟慮的測試,與患者、醫生、科學家和其他社區成員公開討論,並以公平的方式加以實施。」

他還呼籲正在香港舉行的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同行們能「就這一消息的影響進行深入的討論,並為全球社會如何從基因編輯中獲得最佳利益提供指導」。

著名生命倫理學家邱仁宗今天發布聲明表示譴責。

今天上午,在香港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邱仁宗說,如果網站上的報道是真的,那麼賀建奎所做的不僅僅是疾病或生殖基因修改,而是修改生殖基因以求基因增強。「這種行為是遠遠低於我們能夠接受的底線的,也是最不道德的。」

邱仁宗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獲得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阿維森納倫理學獎。

今天,邱仁宗在峰會上演講指出,即使這種行為是出於醫療目的,仍然難以評價其風險和收益——「我們將非常難以保護未來的孩子們」。

賀建奎曾表示,他開展「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是為了阻斷艾滋病毒傳播。對此,邱仁宗說,目前已經有方便和實用的方式來阻止HIV病毒傳染,使用基因編輯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像用一隻加農炮打小鳥」。通過基因編輯的方式來修飾生殖基因,從而阻止疾病或者增強基因將永遠地改變人類基因庫。「賀博士和你的團隊,你們怎麼能夠改變人類的基因庫卻不考慮和諮詢其他人類的意見呢?」

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由香港科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國家醫學院聯合舉辦。昨天,賀建奎宣布他將出席今天的峰會。不過,截至發稿,他尚未在峰會露面。

中國青年報出品

- END -

歡迎留言,跟作者互動

微信編輯 張國

轉載本文請掃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點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冰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