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對抗日劇比較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日本兵進村後,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我們從影視劇中也能看到,日本兵進村後,對村中的公雞、母雞也是比較感興趣的。在《舉起手來》裡面,公雞、母雞這些小動物也扮演了很好的角色,讓這部抗日劇很生動形象,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日本並為什麼對村中的雞情有獨鍾呢?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抗日劇中,有很多公雞母雞的鏡頭,有人說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因為加上日本進村抓雞的情節,能夠調節氣氛,也能夠從側面襯托日本兵的罪惡行徑,正所謂日本兵所到之處,是雞犬不寧。

還有人說,村中的雞是最常見的家禽。日本進村後就會順便就抓走幾隻雞。當然,人們說的這些也是沒錯的。我們從很多老照片中也能看到日本兵抓雞的畫面。可是,根據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說,日本兵進村後,對村中存在的雞鴨牛驢幾乎是一掃平光的,他們見到農民餵養的牲口、家禽都會抓走。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不過,因為牲口個頭大,會影響他們進軍速度,所以他們抓的最多的還是雞鴨這樣的小型家禽。日本也有書描寫他們進村後的場景。有一本叫《東史郎日記》的書,這本書描寫的就是,日本在抗戰初期的時候,很多日本兵進入中國村莊,掠奪農民的公雞、母雞。

日本進村抓雞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中有何隱情。我們知道,抗戰初期的時候,日本兵的伙食是比較好的,根據資料顯示,抗戰初期的時候,日本兵的伙食主要是米飯,肉和雞蛋也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副食,比如我們的抗日劇中動不動就繳獲一些日本兵的罐頭、餅乾什麼的,這都是日本兵的副食。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而且日本兵的伙食中,還有酒水。這樣的伙食供給是我們戰時的配給不能比的。不過,到抗戰後期的時候,日本消耗的太多了,再加上他們和很多國家都開戰,伙食是一日不如一日,到後期的時候,日本基層軍官連基本的伙食配備都不夠了,此時日本吃飯問題成為了一個大難題。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吃飯成為日本最無奈的一個問題,這就導致日本人不得不搶中國的公雞、母雞了。在菲律賓戰場上,因為美國轟炸的就是日本的糧草運輸隊,這在缺少後勤保障的情況下,日本兵餓死的非常多。山下奉文直接下令要他們自謀出路,當時很多日本兵也到菲律賓的村中搶糧食。所以,日本兵到中國村莊中搶公雞、母雞,揭示的是他們在吃飯的問題,這或許也是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兵進村後,為何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無奈的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吟唱 的精彩文章:

女孩天生奇特,比武選婿選中開國皇帝,兒子是千古明君
孔子一句批人的話,流傳了千年之久,這句話成一個群體的口頭禪

TAG:史家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