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你這個靈活的死胖子

武松,你這個靈活的死胖子

在小說《水滸傳》里,武松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好漢,也是作者下筆最多的人物之一,江湖人稱「武十回」。

關於武松的戰鬥力不容多說,在108條好漢里屬於典型的殺神級別,連老虎都能打死。按照我們對於這種近身搏擊高手的了解,武松必然是那種肌肉輪廓相當清晰、渾身上下靜脈凸起、挺著兩塊乒乓球拍一樣的胸大肌、衣服一脫就是八塊腹肌撩人的那種。

所以,在我們看過的關於的武松的電視劇里,不管是祝延平、丁海峰還是陳龍,都是體脂含量特別低、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那種,特別符合我們的審美價值觀。

也只有這樣的身材,才能讓他「頗有幾分顏色」的小嫂子潘金蓮,對他一見鍾情,忍不住暗自幻想,「不想這段姻緣,卻在這裡!」

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流行用語應該怎麼說呢?潘金蓮第一眼看見武松的時候,連他們倆的孩子在哪兒上幼兒園都已經想好了,可見武松的外形實在是出眾。

那麼,原著小說里,是怎麼寫武松的外形的呢?

武松的身高是肯定超過平均線一大截的,因為每一處提到他的時候,都說了,他是一條大漢。

宋江在柴進的府上碰見武松的時候,「廊下有一個大漢」;武松在景陽岡打完老虎之後去陽谷縣見知縣的時候,知縣心忖「不是這個漢,怎地打得這個虎」。

那麼武松的具體身高是多少呢?在潘金蓮剛剛和他見面的時候,小說里有描述,「身長八尺,一貌堂堂」。

也就是說,武松不但身高八尺,而且相貌挺英俊,至少對得上見多識廣的潘金蓮的胃口。

八尺是多高呢?宋代的一尺,大約等於今天的31厘米,這麼算起來,武松身高接近兩米五,恐怕不是很現實。我們稍微給他打點折扣,兩米左右的身高,我們還是能夠接受的。

各位,一個身高兩米、相貌堂堂的大漢,如果再渾身肌肉,那豈不是就是北宋版的巨石強森?

但是事實可能跟我們想像中的有些許出入,武松對於自己身材的管理,可能遠遠沒這麼嚴格,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糟糕,尤其是他的飲食結構問題。

我們讀一下小說就能發現,武松對酒和肉這兩樣東西有非常特別的愛好。

關於武松喝酒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基本上只要是他出場,就一定伴隨著酒,連從東京回來去找何九叔了解武大郎冤情的時候,大清早都要喝幾杯酒,別說其他時候了。

至於吃肉,那更是毫不嘴軟,牛肉、煎豬肉、野味、鵝、雞、魚羹、肉湯……有什麼吃什麼,除了孫二娘的人肉饅頭之外,簡直就是來者不拒。

這樣的飲食結構,能夠吃出一身線條分明的肌肉,我是打死都不相信的——不吃成一個大胖子,就已經是代謝功能超強了。

列位客官,非常遺憾的是,武松真的是一個大胖子,如果真的從外形上來類比的話,恐怕丁海峰老師扮演的武松完全不合格,武松的形象,恐怕更像是魯智深。

這不是我瞎說的,因為原著里提到過兩次武松的身材。

第一次是武松在十字坡假裝被孫二娘的蒙汗藥麻翻之後,躺在地上,兩個打下手的去抬武松抬不動,逼得孫二娘親自上陣。孫二娘是怎麼評價武松的身材的:「這個鳥大漢,卻也會戲弄老娘,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那兩個瘦蠻子,只好做水牛肉賣。」

第二次,是武松血濺鴛鴦樓之後,被孫二娘連鎖店的夥計抓到,準備送到廚房去加工,夥計們路上是這麼點評武松的:「這鳥漢子卻肥,好送與大哥去!」

孫二娘這一行當的,算上去也是做餐飲的,他們對肉的肥瘦的判斷,應該算是非常的精準了。而且同樣的形容詞,孫二娘也用來描述過魯智深:「渾家見他生得肥胖……」

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確定,武松的身材,應該是屬於那種又高又壯脂肪又多的類型了——怎麼說呢?

一個非常靈活的胖子,好比縮小版的奧尼爾,或者放大版的洪金寶。

了解到武松是這樣的身材之後,我們也對他平常打架的有些招式和效果也就非常理解了。

比如說,為什麼在景陽岡的時候,他能夠死死壓住老虎的腦袋,讓老虎動彈不得;又比如說,他跟孫二娘打架的時候,把孫二娘壓在身下,孫二娘只能「殺豬也似叫將起來」。

如果你的體重足夠大,你也會這樣打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齙牙趙 的精彩文章:

幫個人,都得處心積慮小心提防,真TM太累了
別忘了,那些群體傷害事件中倖存孩子們的心理陰影

TAG:齙牙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