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期火力有點彪,爛片之王直言拍片就為賺錢

這期火力有點彪,爛片之王直言拍片就為賺錢

每個無聊的周末,對於我來說只能靠綜藝下飯度過。

在刷完囤了一周的綜藝後,我發現值得一說的竟然還是《吐槽大會》

新的一期剛結束,結果又上了熱搜第一。

之前還說《吐槽大會》要涼。

可是每周各種熱搜的話題度,以及每期破幾億的播放量,最終還是證明了,它有足夠吸引人的地方。

在重新補追兩期《吐槽大會》後。

我發現這檔曾經在娛樂圈邊緣瘋狂遊走的節目,其實已不單單是追求嘉賓個人的吐槽,而是開始向一個行業「開火」。

王力宏和張韶涵的兩期,痛斥的是音樂圈,楊超越的一期吐槽的是少女偶像

而新的一期,節目又把毒嘴靠向了滿是雷區和炮點的影視圈。

請到的主咖則是「爛片之王」王晶

說實在的,這期《吐槽大會》請到的嘉賓還都和電影有關。

青年文藝片導演畢贛。嗯,這個字讀贛(Gan四聲)。

憑藉導演處女作《路邊野餐》,拿下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看不看得懂另說,但是肯定能看睡著。

由於屬於小眾文藝片,《路邊野餐》上映八天票房只有530多萬,這與王晶隨便拍一部「爛片風雲」拿下10億票房形成鮮明的對比。

李誕就直接總結了兩人的電影特點。

一個沒人看沒有缺點,一個有人看沒有優點。

除了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對決,節目還邀請了兩名演員。

一個是「海娃死了」的主演黃聖依

在《演員的誕生》那段驚艷之作後,黃聖依的演技受到了無數的質疑。

對此,她本人並沒有迴避而是開啟自黑模式,稱《海娃死了》是自己的喜劇代表作。

說起來黃聖依和王晶還挺有淵源,兩人都與周星馳有過合作

先是王晶捧紅了周星馳,然後周星馳捧紅了黃聖依,最後兩個人都和周星馳鬧崩了。

離開周星馳的兩人呈現出同樣的趨勢。

王晶的爛片指數增長。

黃聖依當年和周星馳解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

後來她恢復了自由身,結果除了《功夫》,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另一個嘉賓則是香港男演員鄭則仕,說這個名字大家不是很耳熟,但是一說肥貓,估計一下就有人物畫面感。

要不是去年在王晶執導的《追龍》里看見他有出演,我也就信了網上關於他去世的消息。

對於他活著還是去世的問題,畢贛稱他為「薛定諤的肥貓」

不光有電影演員,還有小品演員「毒舌老太太」蔡明。

其實大家的槽點早就不是她的「毒舌」,而是關於她55歲上《男人裝》的事。

《男人裝》的官微也是十分應景,馬上就po出照片,滿足了廣大網友的好奇。

鑒於尺度和畫面美感問題,我就不放大圖了。

說回主咖王晶。

人稱「王四百」的他,參與制作的影視作品加起來將近400部,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票房都是出奇的高。

《澳門風雲》系列三部曲票房合計超過了25億

這樣說你可能沒有什麼概念,於是我對比了一下高分文藝片的票房。

《澳門風雲3》,豆瓣評分4.0,票房11億。

是評分8.0的《百鳥朝鳳》票房的12.7倍。

是評分8.4的《桃姐》票房的17倍。

是評分7.8的《路邊野餐》票房的207倍。

連王晶自己都自信地嘲諷畢贛:

「你們都擅長拍詩情畫意,為什麼我拍出都好像一張張鈔票呢?」

拍電影能賺錢不說,拍電影捧紅人也是王晶的拿手本事。

一部《賭聖》讓周星馳從「星仔」變成了「星爺」。

合作過的「晶女郎」邱淑貞、朱茵、張敏、翁虹、舒淇在後來都成了一線的女演員。

如果不是王晶,我想很多人無法領略到那一代香港女星性感美麗的一面。

在那些王晶愛過的「晶女郎」中,穩坐頭把交椅的必定是「性感女神」邱淑貞。

王晶深愛邱淑貞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

不僅為其拍片,寫劇本,傳言1999年邱淑貞結婚,王晶甚至傷心到獨自流淚。

無論消息是否真實,王晶的確成就了邱淑貞的女星之路。

兩人的關係,甚至出現在爾冬陞導演的電影《色情男女》中。

「沒人叫你做王家衛,你做王晶行不行?」

「那你有邱淑貞嗎?」

導演和演員相互成就的事在電影圈裡有很多。

賈樟柯就因為力捧自己老婆趙濤,被人吐槽「拍妻狂魔」。

當年巔峰時期的張藝謀和鞏俐,兩人合作出了好幾部經典佳作。

當然這種事兒還包括畢贛和他的姑父。

當初畢贛拍《路邊野餐》時,由於經費有限,於是請來了自己的姑父陳永忠當主演。

這一拍就拍上癮了,第二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又讓自己的姑父上鏡,直接被蔡明吐槽捧老姑父,口味真重

其實無論是「晶女郎」還是「謀女郎」,演員特點和電影風格之間都由導演平衡的。

「星女郎」出身的黃聖依在《功夫》中之所以表現驚艷,也正是周星馳挖掘了她身上素人的乾淨氣質。

這樣的感覺也同樣出現在之前的朱茵和張柏芝身上。

但是畢竟黃聖依和周星馳,沒能像王晶和邱淑貞那樣持續合作。

《功夫》同時讓兩人達到了巔峰,然後就是曇花一現,再也沒有回來過。

節目中,黃聖依還秀了一把梨花帶雨的哭戲,來證明演技尚存。

我就說有這樣的演技,不好好演戲演什麼鬼畜。

在這一期《吐槽大會》中,還有關於電影一些很有意思的點。

「野生王家衛」畢贛和拍商業片的王晶之間的吐槽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

這又回到了電影到底是藝術表達還是大眾娛樂的話題上。

王晶當年就說過:電影就是一種商品,拍電影就是要賺錢,要賺錢就要拍觀眾想看的。

這一次王晶又強調:拍電影不賺錢和工作不拿工資是一樣的性質。

不過王晶也用商業片賺來的錢投資了大量的文藝片,其中就包括獲得金像獎的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

這樣的行為卻被畢贛直接說成偷電瓶車養家

其實回頭看看國產電影的現狀,你就能夠理解畢贛的說法。

2017年,國產電影票房總收入558億元。

但是在豆瓣上評分超過8分的影片,只有兩部。

而6分以下的電影,則超過了50部,票房佔比高達56.7%。

所以現在的電影市場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觀眾看不懂文藝片,於是文藝片票房差。

商業爛片能賺錢於是吸引了大量投資,然後賺了更多的錢。

最後導致了文藝片拍得少,觀眾看了更多的商業片。

所以說到底有這樣的現狀,從資本到創作者再到觀眾都有責任。

一部商業片賺的錢雖然能夠拍十部文藝片,但是觀眾欣賞文藝片的品味,並不是靠這十部文藝片就能培養出來的。

其實文藝片和商業片並不是那麼對立的。

只有好電影和壞電影的區別。

關於電影,王晶呈現的是大眾娛樂的一面,畢贛呈現的是電影藝術的另一面。

在電影圈更新換代的今天,也不斷湧現出優秀的電影新人。

如《心迷宮》的導演忻鈺坤,今年爆款的《我不是葯神》的導演文牧野,他們都在探索新的題材和形式。

文牧野憑藉《我不是葯神》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看完這期節目,其實更多不是吐槽,而是演員、導演從各自角度出發,對電影圈現狀的一次觀點陳述。

毒舌也好,洗白也好,批評也罷。

最重要的是,作為電影人的他們敢為自己發聲,也就意味著中國電影的發展仍然還有希望。

至於節目嘛,還挺有意思的。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醒醒!你是吐槽大會,不是尬聊大會!
刪改三年,男主失蹤,女主染毒癮,這部國產佳作有毒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