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為何那麼貴

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為何那麼貴

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為何那麼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萬山紅遍》李可染作,2012年保利春拍,2.93億元成交

2000年榮寶齋以501.6萬元的高價賣出一幅《萬山紅遍》,創下當時李可染單幅作品拍賣紀錄。如今該畫作「身價」再度攀新高。2012年6月保利春拍「近現代書畫夜場」上成交的一幅《萬山紅遍》最終以2.55億元落槌,加上傭金總成交價高達2.93億元。2015年11月,李可染先生創作的《萬山紅遍》以5800萬元起拍,經多位買家數十輪的競奪,最終1.84億元成交。

在近現代美術史上,李可染的影響力雖不如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那樣廣泛,卻同樣是開宗立派的大師,他對中國山水畫的內涵挖掘和當代化進程,可以說厥功甚偉、前無古人。

李可染13歲師從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考入上海私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在此上學期間,李可染聆聽了以革命家身份聞名世界,在藝術上同樣倡導革新的藝術大師康有為的講座,得知中國唐宋繪畫是世界藝術的巔峰。於是立志向傳統學習,並且精心創作了一幅王石谷風格的細筆山水中堂當作畢業作品。該作品得到了劉海粟校長的好評,定為一等獎,而王石谷正是一位身體力行從事古典繪畫創作的清初繪畫大師。

李可染一生踐行自己所倡導的「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的理想信念。應該說,他對傳統山水的研習和藝術的革新精神,在上海美專學習時期,就已經埋下了種子,只是還需要林鳳眠先生來影響他加強西畫的素描和色彩訓練,尤其是印象派的滋養;更等候齊白石以極慢的用筆速度表現「一揮」的筆墨情致與痛快,同時勤向生活找素材的寫生精神;更需要黃賓虹如錐畫沙般的金石用筆和「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用墨追求,以及從傳統經典繪畫中給予的架構與塑造。所以他能以最大的功力,精準地打進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精神內核,應該說與這幾位恩師的加持,關係重大。而劉海粟、康有為的革新精神,則給他「打出來」的勇氣作了可貴的參考。

當我們面對他名聲煊赫的《萬山紅遍》時,耳畔似乎就聽見了他正吟哦著「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眾所周知,《萬山紅遍》這一題材李可染先生一共畫了七幅,都是根據毛主席《沁園春·長沙》里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結合多年的寫生經驗進行創作的。我最喜歡1962年創作於廣東從化翠溪賓舍的這幅,這是他第一次創作這個題材,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漫天紅透、盪人心魄的中國山水畫。

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為何那麼貴

《萬山紅遍》李可染作

與其它六幅借鑒范寬《溪山行旅》的構圖相比,這幅畫的構圖似乎更近似於李唐的《萬壑松風》,畫面峰巒疊嶂,從山麓至山巔,樹高林密,蓊鬱氤氳。山腰至山腳有溪澗緩緩而下,亂石珠連,水流淙淙,漫天的紅色里,錯落著白牆黛瓦的人家,在大自然雄壯之氣撲面而來的同時,又給人以靜謐溫馨的感覺。這牆、溪澗和山巔透出的天空,不同層次的白,以及樹榦、屋頂和山石輪廓不同層次的黑,讓這厚重濃烈的紅色,頓時多了景深,多了意味。讓新中國的壯美河山,既有了理想化的詩境,又有了「桃花源里可耕田」般煙火人間的情味。

《萬山紅遍》確實讓我感受到了李可染先生所講的:「一幅好畫是精粹事物的集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