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體電腦意義何在?解讀商用電腦市場趨勢變化

一體電腦意義何在?解讀商用電腦市場趨勢變化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最近公布了一份統計數據: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銷量為6720萬台,同比微增0.1%。從數據本身來看,這一變化幾乎只能歸結為「統計誤差」,因為IDC同期的統計數據為全球出貨量總計6738.7萬台,同比下降0.9%。

不過在這兩組數據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重要事實:在相對平淡的個人電腦市場,消費類產品依然表現低迷,反而是商用個人電腦成為了市場銷量的主要拉動力。從Gartner的研究報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亞太地區、歐洲、中東、非洲或者是北美,商用個人電腦都是拉動市場銷售的主要動力。

Gartner首席分析師北川美佳子說:「個人電腦市場繼續受企業需求的帶動,而這些又得益於Windows 10系統更新帶動的硬體設備升級。我們預計Windows 10系統升級周期會持續到2020年,屆時升級帶動的需求將會減少。由於第三季度是開學季,筆記本電腦銷售通常表現較為強勁,但該類型電腦延續了疲軟的銷售態勢,抵消了商業市場的銷售量。」

這種形勢,已經成為個人電腦市場幾年來的常態。記得早在2016年,市場調研機構IDC就曾經在一份市場分析報告中表明:在整體智能終端增速明顯放緩的今天,商用智能終端市場明顯好於消費類市場。那麼,為什麼創新不斷的消費類個人電腦需求不如預期,反而是平平淡淡的商用個人電腦市場依舊維持增長呢?

政企客戶看重綜合成本

在我看來,其主要差別在於用戶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同用戶對於產品後期使用成本的重視程度。相對於普通消費類個人電腦容易因為移動智能終端(包括手機和平板等)的發展而被替代,商用個人電腦作為企業生產力核心工具的地位卻從未動搖。出現這種差異的伏筆,甚至從十幾年前個人電腦開始分化為娛樂終端和生產力工具兩大分支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

在商用領域,電腦始終是企業生產力核心工具。在企業軟體平台保持穩定的情況下,企業購置和換機的需求始終存在。而在出現大規模軟體更新的時候,企業換機的需求甚至比個人用戶更加集中和強烈。比如微軟Windows 10操作系統的升級和進化,就在持續拉動商用個人電腦的銷售。而在企業採購時,總體擁有成本(TCO)是一個比初次採購成本更重要的指標。這也是為什麼同配置下商用個人電腦比消費類個人電腦價格貴得多,但是企業依然更願意選擇商用個人電腦的原因。《新潮電子》雜誌資深編輯徐林就很直白地說:「你要相信一個道理,僱傭你的人絕不會比你傻,企業的老闆們更看重的是電腦帶來的商業價值。」

對於商用個人電腦的總體成本分析,很多大型企業都做過專門的研究。早在2009年,英特爾的IT管理部門就結合企業內部九萬餘台商用個人電腦的實際採購和使用情況,專門研究過如何利用總體擁有成本(TCO)來決定個人電腦升級周期。其中有一個表格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這個表格統計了包括採購、培訓、維護、回收在內的綜合費用,得出了每台個人電腦每年的純成本支出。我們不但可以從這一表格中發現商用個人電腦最佳更換周期為3.5年,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台電腦的總體擁有成本有多麼高昂。一台商用個人電腦的5年總體擁有成本是初始採購成本的215%,如果是消費類個人電腦,那麼其總體擁有成本更高並且不可控。商用個人電腦憑藉高可靠、易維護的特性,在總體擁有成本方面更優於消費類個人電腦,這也是為什麼政企用戶願意採購價格更高的商用電腦的原因。

數字化變革改變業務模式

當然,商用個人電腦的產品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並且數十年來一直在不斷演進。三十多年前的IBM 5150,與如今的ThinkPad X1看起來簡直不像是同一個物種。企業用戶面臨更多樣的選擇:從更強調移動的商用筆記本電腦,到側重於一線演示的平板電腦;從傳統的台式電腦,到更符合潮流的一體電腦,企業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不同品牌、不同類別的商用個人電腦。那麼,誰才是最符合未來趨勢的產品呢?

離開實際場景談需求都是「浮雲」,對商用個人電腦形態的選擇,也依賴於具體的使用場景和業務模式。IDC聯合英特爾推出的《破局數字化轉型,發掘終端新能量》白皮書中,是這樣描述數字化浪潮對政務和企業帶來的變化的。「隨著科技進步,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應用、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正在不斷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層出不窮的數字化服務,如智能製造(製造業)、智慧城市(政府)、遠程醫療(醫療)、移動支付(金融)、電子商務平台(零售)等,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正在創造著新一代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重構傳統產業價值鏈,打造全新的數字化經濟。」

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直接帶動了移動應用、大數據、認知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間接拉動了各種ICT產品的增長。而在轉型過程中,個人電腦也需要轉變角色,從傳統的生產力工具,轉變為業務賦能工具。通過在產品形態、計算性能、交互方式、協同擴展、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創新提升,來滿足政企數字化轉型的需求。

如今在國內絕大多數地區都有設立的一站式行政服務大廳,就是政務數字化轉型的典型代表。作為政府面向群眾的公共服務平台,一站式行政服務大廳不僅僅是把不同的行政部門集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打通了整個政府辦事流程,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綜合服務。這其中,就需要在政務流程、人員培訓以及IT設備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升級。

零鏡網記者在某直轄市區級行政服務大廳進行了實際走訪,體驗了從產權調查、稅務申報、產權交易、權證發放等一套完整的辦理流程。其中在稅務查詢和申報環節,就深刻體會到新一代行政服務大廳帶來的便利。在稅務查詢申報區,一排排大屏幕電腦整齊擺放,群眾可以自行輸入個人信息進行查詢。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電腦顯示的二維碼實現與個人手機之間實現數據交換,提交身份證信息、產權信息都可以通過手機拍照實時完成。通過一系列優化,過去需要群眾在多個部門之間往返幾次、一兩天才能辦好的事情,如今僅需要兩個小時就可以辦結。該行政服務大廳的現場工作人員告訴零鏡網記者:自該服務大廳設立以來,群眾辦事變得更加便捷,過去因為溝通不暢或者事務拖延而產生的矛盾也顯著減少。如今他們的主要工作已經從過去的處理事務,轉變為幫助群眾熟悉辦事流程,提供必要的現場指導。

工作場景轉換帶來了新的需求

行政服務大廳只是政務數字化轉型的一個代表,事實上數字化轉型如今已經滲透進了幾乎所有行業和領域。即便是企業辦公,也從傳統的坐班辦公、條塊化管理的僵化體制,轉變為了快節奏、遠程工作、靈活辦公空間、虛擬化工作場景融合的融合辦公。IDC中國助理副總裁王吉平先生曾經針對商用電腦市場給出過一些建議,其中在談到產品形體時就提到:員工的崗位不同,使用的產品也會不盡相同。「新形態電腦」對於員工協同工作的提升,以及對員工電腦設備的統一管理性等方面有明顯幫助。比如一些企業的對外接待崗位更多會選用一體電腦等產品,而銷售等崗位更多的會選用超輕薄筆記本電腦或者2合1產品。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一個個孤立的商用台式電腦已經難以適應時代需求,便於交流的一體電腦、適合移動化辦公的筆記本電腦以及易於一線實時展示分享的平板電腦,越來越多地受到了政企單位的歡迎。特別是一體電腦,從誕生初期在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之間的妥協,到順應無線化、集約化的潮流趨勢,在擁有更高安全性、穩定性和易管理性的前提下,取代傳統商用台式電腦已經成為趨勢。我們統計了中國採購與招標網近一年的中標公告,其中一體電腦/電腦一體機的中標公告共計171條,涵蓋了從教育、醫療到零售、政務的各類實體。可以說,商用一體電腦已經憑藉自身優勢,開始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

新平台、新體驗

一體電腦的滲透和對台式電腦的替代,需要一個過程。在過去,高昂的價格和相對較弱的性能,制約了一體電腦的發展。不過隨著AMD Ryzen Pro等全新的高性價比平台運用於一體電腦產品上,其多核、多線程、大緩存,以及獨家的SenseMI技術,讓新一代一體電腦在擁有可控成本的同時,實現了不遜於傳統Core i5平台的優異性能。對於政企用戶來說,合理的成本加上更加高效的工作體驗,讓新一代商用一體電腦變得更具吸引力。

AMD Ryzen Pro平台的綜合費效比優勢,已經越來越多地獲得終端廠商和用戶的認可,以聯想啟天A815為代表的全新商用一體電腦產品已經開始在市場上攻城掠地。聯想啟天A815搭載AMD B300晶元組,支持六核十二線程AMD Ryzen 5 Pro處理器,搭配M.2 PCIe NVMe SSD,採用了銅管、風扇、散熱鰭片三級散熱體系,可以穩定保障從智慧辦公、電子政務到數字化零售在內的各種工作。

IDC預測,2019年中國區大客戶市場商用一體電腦的增長率將會達到10.69%,遠超分體台式電腦0.15%的增長率,將成為商用個人電腦領域的重要增長點。而其中,新平台產品無疑將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智博會|過於精彩人滿為患,有廠商計劃收費限流了
高通新一代旗艦驍龍8150將正式發布,36萬跑分戰平A12!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