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麾:川北老鄉

楊麾:川北老鄉

學醫出身的楊麾絕對是個有心人。少時的鄉間經歷影響終生,雖久居都市,卻獨愛鄉村,從川北老鄉的生活瑣事到泥濘道路上的艱難行進,皆收入鏡頭;雖不供職媒體,卻最善回訪拍攝對象,看著他們長大,再看著他們的兒女長大。所謂博觀約取,厚積薄發,楊麾的鏡頭始終朝向普通的鄉民,從日常中汲取養分與能量,在不斷總結中篤行致遠。

一位印象深刻的拍攝對象

1998年一個夏日的周末,我在嘉陵江畔的李渡鎮拍攝,遇到了從船上走下的一位挑著擔子、甩著辮子的農家漢子,他就是人稱「劉三姐」的劉先維。

之後,經過我五次的艱難尋找、採訪,了解到當年43歲的劉先維,每年就靠賣600多斤廣柑,收入300多元錢過日子,家境不好,因此一直沒討到老婆。十年前劉先維開始續辮子,一年下來,既可以節約理髮費,每隔兩三年,還可以把長辮子剪下來賣錢。當地人叫他「劉三姐」,不光因為他姊妹排行老三和留著長辮子,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心好,樂於助人。

我懷著欽佩與憐憫的心情把劉先維的故事發到了省報的頭版、頭條,當地婦聯也去關心過他,但終因家窮和生活習慣另類而沒有女人願意跟他過日子。2015年清明,我在高坪區石圭鄉找到了在外打工返家的劉先維的哥嫂,才知道劉先維已經去世幾年了,由於當時身邊沒有親人,火化後的骨灰都沒人收撿。

最滿意或影響力最大的作品

比較滿意的是1986年在家鄉拍攝的《時尚青年在街邊攤位買領帶》。那是一個周日的上午,我進了南充市最好的理髮店理髮,理髮師正在用火鉗給三位青年燙髮,弄得滿店烏煙瘴氣。我理完髮後,便拿著照相機在門外等候著他們,直到他們在店內料理完畢走出來。當他們在服裝攤上選購領帶,讓小販把買了的領帶一一教他們繫上時,我在他們不知曉的情況下,用80-200mm的鏡頭拍下了這個場景。

在那個穿西裝很洋氣的年代,時尚的青年燙捲髮、穿上袖口有標籤的西裝、繫上在攤位上買來的領帶,在嘉陵江畔的小城,算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潮引領者和受益者。

2000年,我的《川北老鄉》展覽在四川美術館展出,該照片被日本每日電訊的記者買走。後來的《中國人本》展覽及畫冊皆有亮相。今年初,中央電視台一套《穿越四十年》專題節目里也播放和介紹過,還有許多國內外媒體均選用過此照片。

最認可的他人評價

我認可陳小波主編的「攝影家研究系列叢書」中題為《為故鄉生活解密的攝影家》中給我的評價:楊麾只拍攝自己身邊的東西,言可及義、言可及物、言可及心。他試探著為故鄉的生活解密,並從最簡單處開始。他的作品寫滿了他的鄉土背景,面目清晰,符合情理,容易辨識。其原因在於他的鄉土經驗訓練和解放了他所有觸覺,具有閱讀和想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幾十年的奔走雖然孤獨、雖然寂靜,但楊麾用攝影為自己的精神找到了一個坐標。故鄉、攝影,這兩種存在讓他覺得自己有來處,也有歸途,他十分安心。在中國,有一種攝影必須寂靜與孤獨,而那些寂靜與孤獨的攝影者,必須有人向他致敬。

對職業生涯的總結

我生在嘉陵江中游的南充市,自從拿起相機的那一天起,就用「第三隻眼」痴情地關注著她,向她傾注著自己的激情。

一個攝影人應該尊重生活,體察平凡,要充分發揮攝影的記錄功能,給百姓以關切,給歷史以見證,給後人以寄託,這是我後來的一貫追求。多年來我帶著對生活的感悟,帶著對川北老鄉淳厚質樸的情感,執著地、年復一年地走到他們中間,同他們朝夕相處,聲息相致,苦樂相守。平等地、真誠地、全身心地傾注我的激情,在影像中傾吐他們的心聲。

作品的主要線索

八歲開始我就往返於城鄉之間,在母親教書的老祠堂或古寺廟裡讀小學。在「大躍進」年代的許多「忙假」里,我幾乎都要跟著母親到田間地頭「檢查」老鄉挖地深度夠不夠,晚上搞夜戰打沒打磕睡。從那時起,我就感受到了母親與老鄉們的融融親情。

1969年秋天,我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兩年的再教育,見過的人,經過的事,更是令我銘記不忘,我和川北老鄉建立了深厚感情,像由情生,這就是我四十多年來攝取不完的源泉。

攝影改變了什麼

攝影對我最大的改變在於讓我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們,在跟隨時代前進中點點滴滴的變化。我認為只有真正了解了生活才能夠真正地熱愛生活。我熱愛故鄉的這塊土地,熱愛身邊那些勤勞善良,形形色色,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我熟悉他們,感恩他們的善良,這個過程同時也在助我完善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新時代的關注點

對嘉陵江的「放肆」記錄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習慣,在時代悄然變化的今天,我不會「移情別戀」。嘉陵江畔留守老鄉們的生存狀況同樣也是一個不容漠視的現實題材,用相機進行民間調查,這是我難以釋懷的情感牽絆。我將繼續立足本土,紮根人民,堅持用傳統的紀實手法,用典型的畫面語言,去講述嘉陵江畔的精彩故事。

給年輕同行的建議

在數碼攝影的今天,每天的影像海量撲面而來,朋友圈、QQ群,到處可以聽到大師、大片的稱謂和點贊。但我認為,一個攝影人,當他完成基礎攝影技術訓練之後,個人也想在攝影上有所建樹的願望的時候,他就應該靜下心來,從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入手,選一兩個符合時代特徵主題,踏踏實實地做一些調查研究,拍出具有自己個性特徵的影像留給社會,傳給後人,這才是一個有擔當的攝影師。

用過的相機

上世紀70年代從120畫幅的海鷗4B相機開始,到後來有了135相機,一直使用尼康系列。從尼康G20開始,到FM2、F3、F90X,當數碼相機襲來之後,從D200到D3、D800、D810,鏡頭有24mm、28mm、50mm的定焦鏡頭,有了變焦鏡頭後,用過28-80mm,80-200mm,後來改用24-70mm,70-200mm。現在偶爾也還玩玩賓得645N2膠片相機,回味過去。

楊麾攝影作品

 從趙家溝村姑到企業保潔工

1991年,何秀瓊在家鄉勞動時間歇。

2018年,何秀瓊住進了在成都雙流購買的電梯公寓。

 從過道煮飯到現代化廚房

1982年,陶世秀在過道上做飯。

2018年,陶世秀和女兒在廚房做飯。

 從農村青年到江上駕長

1993年,羅友榮撬動超載的客船駛離,被抓個正著。

2018年,羅友榮在客船上接聽電話。

 從鄉村學子到都市白領

1994年5月,趙麗君一邊玩一邊用早餐。

2018年2月,趙麗君在家鄉過完春節候機回深圳。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90期·8版

采寫 | 黃麗娜

編輯 | 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歐洲多國攝影師看世界的呼應——回聲
一生被忽略和詆毀的彩色攝影先驅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