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黃曉明】 演員。主演《大漢天子》、《神鵰俠侶》、《新上海灘》、《風聲》、《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無問西東》、《你遲到的許多年》等多部影視劇。2013年因《中國合伙人》獲得金雞獎、華表獎、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黃曉明


畢嘯南:青年學者,知名主持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收看騰訊視頻《理想者》

演員黃曉明1年沒接戲了。他在反思,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到底後面的人生要怎麼過?

入演藝圈20年,自認為沒有天賦的他作品頗豐,也因演技「時好時壞」收穫大量的讚譽與口水:既憑藉《中國合伙人》等獲封「影帝」,也因一些「傑克蘇」角色等被指邪魅浮誇。

人到40歲,黃曉明卻覺得才「而立」。他明白光靠努力和運氣不行,希望周圍多一些說實話、提不同意見的人,希望經歷挫折和磨難後實現成長和蛻變。

黃曉明是不是好演員?他也在找尋答案。這位「老好人」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於很容易妥協。「你看不清楚自己的時候,可以通過別人的嘴來知道問題」,他打算減掉不必要的人和事,專心在熱愛的事業上。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圖說:黃曉明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劇照。



「我還是太在意別人了」

畢嘯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你40歲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黃曉明:我覺得自己「四十才而立」,剛剛開始成長。現在的我反倒有點小學生的心態,有種怕怕的感覺,總覺得什麼都還不夠,特別想要去學習,去給自己找點不痛快。

畢嘯南:以前沒有嗎?

黃曉明:以前老覺得應該可以,還挺有信心的。反倒現在開始不自信了,更希望能多聽一些不同的聲音和意見,多吸收一點東西,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畢嘯南:你想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

黃曉明:職業範圍里,我覺得還是有一股勁的,希望能做一個好演員。

我挺不服輸的。可能因為是長子長孫,親人們會潛移默化地告訴我,要給弟弟妹妹們做榜樣,要為家族爭光,所以我從小到大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責任感:凡事必須做到最好;必須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再多的痛苦也要自己承受。

畢嘯南:你是一個受虐型人格的人嗎?

黃曉明:還真是,就是別人不虐我,我也得自己虐自己。太想把這件事做好,太想追求極致和完美的時候,你會過分在意別人的想法和感受,這時候其實也是間接地在虐待自己。

我是個武俠小說迷,覺得自己很像金庸小說里的楊過,真摯、真性情。但他特別敢於做自己,敢於追求喜歡的東西而不懼世俗眼光,我有時候做不到,我還是太在意別人了。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圖說:黃曉明飾演《神鵰俠侶》中的楊過。

畢嘯南:像你這種「好人緣」,朋友會不會太多?

黃曉明:就是因為太多。但問題在於,我認為他們都是朋友,可人家不一定這麼認為。當幾十年後總結,黃曉明是什麼樣的人?「嗯,是個好人」,該多麼悲哀啊,我的人生到底有多麼悲哀啊!

所以我不要這樣子。這只是我想要的一小部分,是一個原則,但不能作為全部。討好型人格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和善良,但大家可能會覺得無聊或者沒個性,其實往往這種人背後,也是孤獨的。

畢嘯南:你的孤獨感源自哪裡?

黃曉明:從小到大都在自我催眠:要做最好的那個。不想被看不起,不想讓自己處在尷尬環境里,總喜歡去找些熱熱鬧鬧的事情做,這其實是害怕孤獨。有時候真的好累,特別想放縱一下,想不顧一切地去做自己一次,但是好難。

可能當你經歷了一個階段之後,會喜歡下意識地選一些好的話來聽,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儘管你以為自己已經接受了。40歲以後,我希望周圍多一點願意說實話、提不同意見的人,同時我也這樣去對待朋友。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黃曉明


「一直都覺得自己沒天賦」

畢嘯南:有一些聲音說,黃曉明是個傻傻的演員,相對而言沒那麼多天賦,你認同嗎?

黃曉明:特別認同。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沒天賦,從進學校(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就跟周圍的人說,覺得自己是誤招的,怎麼就稀里糊塗掉進演員圈子了。

我認為好演員的條件是,經歷過很多挫折和磨難,被磨得非常有稜角,很有個性,對人生有很多感悟,很想要表達。而我是在和睦友愛的大家庭長大,人生經歷比較少,沒什麼稜角。但內心的不甘讓我嘗試了,也一不小心成功了。

所以一路走來我既有信心,又沒信心,看似披荊斬棘,其實戰戰兢兢。我覺得老天是公平的,之前的運氣也好,努力也好,讓你能夠有結果。但到了今天老天爺告訴你,只靠努力和運氣不行,還要經歷一些東西才能再次成長。我屬蛇,蛇要蛻皮,這個是你真的經歷了,長大了,皮經受不住,必須要撕裂的時候才會蛻變,所以我可能經歷的挫折和磨難還不夠多吧。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圖說:黃曉明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

畢嘯南:你認同自己的明星身份嗎?

黃曉明:我從頭到尾都以演員自居。我是科班出身,更希望追求的是作品,是這個職業本身帶來的快感。

我也經常自我否定,可是回過頭來看,又有點安慰自己,至少出過《大漢天子》、《中國合伙人》、《風聲》這些影視劇。拍《風聲》時,我苦練三個月日文,導演說我的日文比中文還好。拍《中國合伙人》時我慪了一口氣,一定要把英文說好,影片最後那段跟美國人談判的獨白,是一條過的。

拍《白髮魔女傳》時,進組第六天,因威亞事故我從7米高空墜地,當時第一反應是:壞了,戲拍不了了。後來確診為腳部粉碎性骨折,打了鋼釘,我躺在病床上一直覺得愧對攝製組,第40天就說必須去拍戲,打著繃帶提著腿繼續吊威亞。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圖說:黃曉明受傷後打著繃帶繼續吊威亞。

畢嘯南:所以你是真的熱愛表演?

黃曉明:我以前覺得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但後來發現是真心熱愛表演,願意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所以40歲的我要做減法,減掉不必要的應酬,不必要的人和事情,專心在事業上。

這一年我都沒有接戲,就是因為一直在反思,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到底後面的人生要怎麼過,我認為我真的是愛的,熱愛從事的這份職業。


「我也在問『黃曉明是不是一個好演員』」

畢嘯南:在這個行業堅持20年,一直維持在很一線的位置,你的經驗是什麼?

黃曉明:我覺得自己沒有天賦,但這不代表不會成功,你的後天可以補足。我從來不相信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曇花一現可能偶然,但你想幾十年長久地成功,一定有必然的道理,所以每個人都只看到你光鮮的一面,卻忘記你背後的艱辛。

《中國合伙人》成東青這個有點傻傻的角色,上映後觀眾反而很喜歡,因為他們從中看到自己脆弱的不為人知的一面,但是卻堅持了下來。很多朋友說,「你知道嗎,當初在學校或者創業的時候,差點沒有堅持下來,就是因為看到這個(角色),堅定了努力的決心,所以才有了今天。」我特別驕傲,但這個值得驕傲的作品背後,何嘗不是在訴說自己的人生經歷?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圖說:黃曉明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劇照。

畢嘯南: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演技?

黃曉明:我的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候也奇怪,因為每個作品都很努力,肯定不想它不好。

黃曉明是不是一個好演員?最近我也在問一些優秀的演員和前輩。對方說,我很容易妥協,這是我的問題。但是我重感情,感受力強,特別容易被人帶動情緒。所以一旦碰到好的氛圍的劇組,和優秀的演員對戲時,特別容易被帶進去,(演技)就會特別的好。

自我撕裂是一方面,客觀上被人撕裂也是一方面,你看不清楚自己的時候,可以通過別人的嘴,來知道自己的問題。

黃曉明:演技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我有時也奇怪

圖說:黃曉明在電視劇《大漢天子》中的劇照。

畢嘯南:你能坦然接受外界的一切撕裂嗎?

黃曉明:以前不能,因為盲目自信。年輕時候的順利,導致了今天的挫敗,這些早晚要承受的。面對負面評價,我的第一反應是極其難過。但殺不死我的人,會讓我變得更強大,也想用我的故事告訴大家,每個對自己有要求、想要進步、還在努力的人,都會經歷挫折和磨難,這是一個蛻皮的過程。

我不後悔,因為儘力了,可能認知或者種種原因做的還不夠,但我每一步都很努力,每一天都在戰勝自己,至少要比昨天強大一點點。這也是一個不斷地自我認知、自我突破的過程,慢慢地自我重塑,我相信會靠這個準確的點越來越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