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log 入門指南:入門到放棄?不存在的

Vlog 入門指南:入門到放棄?不存在的

2018 年下半年開始,Vlog 這個詞似乎一下子就火了。

有太多的文章試圖去定義 Vlog 這個概念,也有太多的文章試圖去告訴你們 Vlog 不是你們想像中的記錄生活的短視頻那麼簡單,想要勸退大家。

我不打算跟著這些節奏來唱衰 Vlog,只想通過我自己的經歷,簡單跟大家講講 Vlog 應該怎麼去入門。

為什麼不做《從入門到放棄》這種勸退向內容?答案其實挺簡單,你就琢磨吧,如果你特別想要去吃個什麼,這東西就在你面前冒著香氣,旁邊好多人一個勁兒喊,別吃了,你吃不了這個,吃了肯定吐。

你能高興?

所以,如果你想入門 Vlog,下面的幾個建議可以看看。

Casey Neistat 是 Vlog 標杆,入門之前值得去看看

提 Vlog,必然躲不開 Casey Neistat,比起 HBO電視劇導演 這一角色,他在全球更知名的身份應該是 Youtube Vlog 博主。

他的內容也是目前不少人做 Vlog 的標杆和套路模板。

Casey Neistat 的 Vlog 拍什麼?簡單來說,他提供了一種陽光的生活方式,融入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紐約)。規律的晨跑、電動滑板去工作室、延時攝影記錄城市的變化、和妻子獨立帶孩子(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偶爾與家人郊遊、城市騎行、改裝製作、開箱測評等等。

個性和故事性同樣突出,是 Casey Neistat Vlog 的最大特點。

都說不想當 Casey Neistat 的 Vlogger 不是好廚子。Casey Neistat 在視頻是發在 YouTube 的,如果你網路條件和英語水平不太行的話,B 站也有一些博主會快速搬運並翻譯 Casey Neistat 視頻。

在持續關注你喜歡的國內博主,並準備自己動手拍攝之前,Casey Neistat 的 Vlog 絕對值得一看。

2. 別一上來就買貴設備,但最少得保證畫面穩定

這幾個月閑魚上出手佳能 G7Xm2 相機的特別多,和 Vlog 的火熱是脫不開關係的。很多入門萌新看了自己喜歡的 Vlogger 推薦相機,就直接買了同款,但最後拍不了幾次,就想放棄了,於是就把設備出了二手。

所以如果你在入門 Vlog 前,完全沒有任何視頻拍攝經驗,我建議你即使買三千塊錢多一些的 G7Xm2,也要考慮清楚。當然,家裡有礦的請自便。

入門級 Vlog 更多的是記錄,所以手機、GoPro、卡片機、微單這些設備,只要能拍攝視角比較廣,其實都挺適合做 Vlog 相機。

但不管用什麼設備,都要滿足這樣兩點:能拍出穩定畫面、收音效果要好。

如果你的 Vlog 是想分享給別人,那麼穩定的畫面和良好的收音是對觀看者最基本的尊重。

至於設備升級樹的技能點該怎麼點,我可以給大家這樣一個參考。

如果你有三千到四千塊錢的預算,其實可以購入一台像佳能 G7Xm2 或者是 Sony RX100M3這樣的卡片機,原因是這兩款卡片機有光學變焦的能力,就是能把你想拍的東西在不損失畫質的前提下拉近,另外就是卡片機很輕便,隨身帶不是一個負擔,持續錄製的能力也要優於手機。但是這兩款卡片機的最大短板是不好外接麥克風收音。

你的預算要是再多一些的話,我也還是不建議你買微單,可以購入一台 GoPro Hero 7。

首先 GoPro 的大廣角作為記錄相機來說有非常先天的優勢,Hero 7 的一個最大提升點就是畫面穩定性和收音能力,如果你只是單純想記錄,GoPro Hero 7 對於入門者的友好程度是要高於卡片機的。另一方面,即使你之後升級自己的設備,淘汰了卡片機,GoPro 這種適應多場景的拍攝工具,也可以一直成為了你設備 list 里添彩的小玩意兒。

預算再多就可以考慮無反相機了,也就是微單,apsc 畫幅和全畫幅各有優勢,因為今天聊入門用戶,這塊我就不詳細說了。

這部分簡單來介紹下我自己的搭配。這個搭配不太適合入門用戶,但對於進階用戶還是可作參考的。

徠卡 M10 主要是我日常的拍照工具,和 Vlog 無關,可以不管。拍攝時候我一般會帶 a6500 配 16-50 鏡頭,加 RODE Vedio Micro 麥克風,加曼富圖桌面小腳架,加 Peak Design 快拆背帶和腕帶。

GoPro Hero 7 作為特殊視角補充。

這一套確實不便宜,但已經能應對大多數日常 Vlog 拍攝需求。

還有一點必須要補充的是,不管入門還是進階,Vlog 設備絕對是越輕便越好。Vlog 設備絕對是越輕便越好。Vlog 設備絕對是越輕便越好。

這句話很重要,越重的設備越影響你拍攝積極性,越容易把你勸退。

3. 別著急記錄生活,先琢磨講個故事

大多數人拍 Vlog,除了能夠記錄自己生活,還是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看的。所以這就跟做媒體創業一樣,如果沒人看了,你自己積極性肯定會受影響,也很容易放棄堅持拍攝。

普通人的生活其實大同小異,你就想吧,我要長得不好看,拍的內容和你日常平凡生活的流水賬還差不多,你肯定不會看我視頻。

其實總結起來,Vlog 吸引人的點沒有多少:要麼就是 Vlogger 長得好看,要麼就是 Vlogger 拍的生活是你所嚮往的,再要麼就是 Vlogger 個性比較吸引人。

所以從入門玩家的角度來說,我建議你不要去單純的記錄生活,一個是入門萌新很容易陷入拍很多素材,但是剪輯時候根本不知道怎麼串的問題,這其實挺讓人沮喪的,另一個是入門玩家的拍攝質量,也很難把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拍出花。

一個可能會吸引觀眾且讓自己更加省心的 Vlog 製作方法其實也不難,就是預先策劃一個故事,或者說是在你記錄的生活中,圈出一個故事。沒必要處心積慮去策劃,因為那樣也不太自然,但拍 Vlog 其實就像是寫視頻版的日記,流水賬是沒意思的,記錄個故事,在有利於你後期回憶的同時也更加吸引人觀看。

4. 別害怕,去拍吧

很多人勸退說 Vlog 不好拍的時候,都會提到說一開始拍攝時候很多人都懼怕鏡頭,不知道在鏡頭前面說什麼。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啊朋友們,誰沒事兒會舉個相機,還要和相機對話。如果你不是性格特別孤僻,多拍是能解決自己鏡頭尷尬感的最好方法。

別在乎路人眼光,別在乎自己無數次 NG,不超過 10 次,你就會完全適應這種感覺。把拍攝 Vlog 的過程當成一次養成遊戲,培養自己鏡頭感,培養自己拍攝能力,積累觀眾,和觀眾互動,這真的非常有趣,值得一玩。

最後啊,還有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

不要把 Vlog 當做一個負擔,或者說是炫耀自己生活的工具,比朋友圈還虛偽的 Vlog 雖然看著挺高大上的,但如果你自己日常生活並不是這樣,為了 Vlog 而 Vlog,就沒什麼趣味了。

拍你自己想要拍的 Vlog,記錄你自己想要記錄的生活和靈感,這就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誰給她出的題這麼的難
李彥宏憑什麼說互聯網思維過時了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