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古人的養生法:食粥的秘密

古人的養生法:食粥的秘密

食粥

宋 陸遊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1】

陸遊是古今難得的長壽詩人,極懂養生。

他在這首詩里提到的「宛丘平易法」,就是宛丘先生(宋代詩人張耒)寫的山僧食粥秘法:

張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

妙齊和尚說山中僧,每將旦一粥,其系利害,如或不食,則終日覺臟腑燥渴,蓋能暢胃氣,生津液也。

——張耒 《粥記》

多年來我在書寫過各種粥的食療方,例如補氣黃芪粥、生薑大棗粥、蓮子糯米粥、麥棗安心粥、茯苓粥(點擊這裡查看)等等。

常有偷懶的朋友問我,是不是直接喝黃芪水、姜棗茶也一樣。

其實各有各的功效。

在這些粥方里,不是只有黃芪、蓮子等在起作用,還有一味被大家忽略的東西,那就是大米、小麥等糧食。

例如我推薦大家在冬季喝的陳皮粥,它可以比作「陳皮人蔘湯」。但如果煮陳皮水,那麼就沒有這「人蔘湯」的功效了。

【2】

大米是補氣的。

古代醫家治療虛病,如果是有錢的病人,就叫他用上好的人蔘;如果是窮人,就叫他每天喝濃濃的米湯。

米湯又被稱為「窮人的人蔘湯」。人蔘還有諸多禁忌,而米湯卻平和無偏,再沒有比它更安全可靠的補品了。

古人對於各種糧食的功效了解得極為細緻,因此能把這些尋常食材通過恰當的搭配吃出大補的效果——

大米,補的是脾胃之氣。

糯米,補的腎氣。

黍米:補的是肺氣。

麥仁,補的是心氣。

……

大米還分粳米和秈米,功效又有區別。

在粳米中,古人還講究要用秋季收穫的晚稻,這樣的米滋補作用更佳。

……

參透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飲食智慧,我們每日的養生,就可以從清晨的一碗粥開始了。

今勸人每日食粥,以為養生之要,必大笑。大抵養性命,求安樂,亦無深遠難知之事,正在寢食之間耳。

——張耒《粥記》

自古至今,都有痴人費盡心力尋求養生的秘密,卻不悟這秘密就在身邊。

養生的事情,「正在寢食之間」。

好好的睡覺,好好的吃飯,好好地過日子,就行了。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允斌順時生活 的精彩文章:

留言、贈禮
重陽節的養生方

TAG:允斌順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