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馬明博:一個人的朝聖路

馬明博:一個人的朝聖路

文/馬明博

1、和尚不作怪,徒弟不來拜

常聽人說:「和尚不作怪,徒弟不來拜。」有時佛門裡發生的事,倒不是和尚作怪,而是的確不可思議。

比如說,有位僧人之前從來沒學過畫畫,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拿起了畫筆。在十年之間,他把《朝晚課誦》「八十八佛懺悔文」中提及的諸佛一一畫了下來。同樣不可思議,畫完八十八佛之後,再給他筆,他也畫不了啦。

佛經中講,這八十八佛,每一尊都是眾生的懺悔主,信眾可向諸佛申述自己悔過改惡的願望。前53尊佛名,見於《觀藥王葯上二菩薩經》,是曾在娑婆世界出現過的佛;後35尊佛名,出自《決定毗尼經》,是現在十方世界的佛。

這位法師繪製的《八十八佛懺悔文觀想圖》,由河北趙縣柏林禪寺出版流通。我曾有緣請得一冊。那時,我和這位畫出八十八佛的殊戒法師還未相識。

春節過後,我在山西太原妙吉祥寺參加上元節祈福法會。拜完《藥師寶懺》上卷,小歇時,我隨殊戒法師來到茶室。坐下來後,我開門見山:「法師,當年您是怎麼想到要畫八十八佛的?」

他沉默了一下,「我沒有學過畫畫。畫佛,也是做夢做的。醒來之後,拿起筆試了試,就畫出了一尊『南無普光佛』。這是八十八佛的第一尊。」

看來,當時的他,在諸佛加被下,無意間開啟了意伏藏中的「工巧明」,因此能夠無師自通。這是多麼殊勝的緣!

殊戒法師說:「畫這些佛像時,參考了藏傳佛教的35尊佛造像;其餘的53尊佛,都是我在禪觀中見到的。」

「有些佛像,從來沒有見過,我就持誦那尊佛的名號。比如畫善游步佛,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樣子,就閉著眼睛念『南無善游步佛』……念著念著,心裡就浮現出一尊佛,一開始,佛像並不清晰,念著念著,看清楚了,佛正在馬背上禪坐呢。」

「最不可思議的是畫最後一尊。一天晚上,我在夢中去了一趟西方凈土世界,見到了阿彌陀佛。醒來之後,我就把夢中見到的這尊『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畫了下來。恰恰這是八十八佛中的最後一尊。」

2、學佛最大的功德,就是證悟

這時,有幾位居士來到茶室門前,「阿彌陀佛。師父,我們能進來嗎?」接下來,殊戒法師集中精力答居士問。

一居士問:「如何修行?」

法師說:「安住本分,淡泊名利。」

又問:「什麼是本分事?」

答:「本分事就是眼前的事。安住本分,就是做好眼前的事。用佛門的話說,就是『聽招呼,守範圍』,不要有多餘的想法。多餘的想法,都是妄想。不打妄想,就是正念現前。讓你做你不做,也是不守本分。」

又問:「淡泊名利,是不是要拒絕名利?」

答:「人追求名利也是正常的。淡泊不是拒絕,是不執著。拒絕是另外一種執著。」

另一居士問:「學佛到底學什麼?」

答:「佛是什麼人?是覺悟的人。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如何開發智慧、獲得覺悟。」

又有居士問:「有些事,明明我是對的,別人卻偏說我錯了。怎麼辦?」

答:「他說你錯了,你就錯了。但你心裡要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古人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做事的人,只要問心無愧就對了,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又有居士問:「佛法這麼好,為什麼學佛的人這麼少呢?」

答:「眾生業力不同嘛。有的人相信『斷滅論』,凡事只求『過把癮』,財色名食睡,追求低級享受帶來的刺激,這樣的人只顧眼前,不計來生,認為這輩子吃了喝了玩了,死了也值了。這是典型的愚痴。佛說,因地上不傷害眾生,果地上才能平安;因地上常行善法,果地上善法常隨。愚痴的人就算聽到佛的話,也不相信。是不是這樣?」

又有居士問:「是不是供養多就功德大?」

答:「學佛最大的功德,就是證悟,自證聖果。」

言語平實,句句真心直說。

下午,繼續拜了《藥師寶懺》的中卷、下卷。天色向晚時,當天的整部《藥師寶懺》圓滿了,做了迴向。

3、菩薩把我送上朝聖路

殊戒法師過午不食,我也沒去齋堂,跟著他回到茶室。他講起當年從峨眉山徒步走到五台山的事。

1993年7月,他在四川披剃出家。次年8月,在九華山祇園寺受具足戒。受戒之後,他和一位同戒師兄開始雲遊參學。

「出家為僧,要在叢林里住五冬三夏,才有資格出來參學。那時我哪懂這個?認為雲遊就是參學,其實就是到處亂跑。」

參學的第一站,是普陀山。

在普濟寺討單時,知客師問:「大德是來幹什麼的?」

「來參學。」

「那好!請大德給講講,怎麼個參學?」

講不出來,他們被老參毫不客氣地轟了出來。

離開普陀,兩人相伴走了半年,走到了四川峨眉山。在峨眉山,遇到一位三步一拜朝山的僧人。這位僧人聊到當年虛雲老和尚從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朝五台山的事。

他問:「朝山途中,如何解決食宿?」

那位僧人呵呵大笑,「這個不用你操心!只要你真發心,該吃飯的時候就有人送來,該住宿的時候龍天護法給你搭房子。」

1995年三月初六,他在峨眉山萬年寺發大誓願:「一願步行朝禮五台山,親見文殊;二願開智慧成就佛道,廣度眾生,三願興旺三寶門庭。」一位老參聽說他要步行朝五台山,送來一領棉大衣。

「就這樣,菩薩把我送上路了。」第一天,走到中午,餓得走不動了。跟人化緣,被拒絕了。「從邁出朝台的第一步起,我就提醒自己,行腳途中,如果化緣被拒絕,只能說明緣分不到,不能起嗔恨心。」

沒討到吃的,他就坐在路邊,背對馬路,面朝樹林,靜心念佛。念著念著,聽到背後有人說話:「法師,你還沒吃飯吧?」回頭一看,路中央站著三個人,一老一中一少,像是奶奶、女兒和外孫祖孫三代。他如實地說,沒化到緣。老婆婆說:「那您跟我們走吧,我回家給您做飯吃。」

他興奮地站了起來,走了兩步,又停住了。他想起,朝山之初曾立下誓願「決不往回走」。老婆婆聽了,很感動,掏出一些錢,「既然這樣,您拿著去買點吃的吧。」他又擺了擺手,「我不捉金錢。」老婆婆很慈悲,看見不遠處有小賣部,她就讓孫子去買來了兩盒餅乾。

當天下午,走到紅日西斜,兩隻腳上都起了大水泡,每走一步,鑽心地痛。公路邊有個村子,村邊有個草垛,他坐在草垛下,等著天黑。

這時,有幾個老婆婆從村裡出來,給他送來晚飯。他堅持過午不食,請老婆婆明天早上再給送來。有位老婆婆說:「天氣這麼冷,露宿會把人凍壞,法師,你到我家開辦的幼兒園去住一晚吧。」

晚上,在幼兒園寢室里,他把孩子們的床拼在一起,睡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行腳到了樂山,他找到寺院,討了頓午齋。走到傍晚,又累又餓,他跟菩薩懺悔,「行腳途中,為了補充體力,要吃晚餐,否則身體吃不消。」

第三天中午,走到一個小鎮上。在一家小飯店前,遇到幾個流里流氣的年輕人。見他背著一把劍,有個年輕人問:「你會不會武功?」

他說:「這個嘛,要吃了飯再說。」

那幾個年輕人請他吃了頓飯。

「多虧有這把劍,幫我一路上減少了不少魔障。許多雲遊僧在路上被人欺負。有些不老實的人一見我背上有劍,擔心我有武功,不敢找事。」

小店老闆娘建議說:「師父,你不要跟老百姓要吃的。不是人家不願意給,是人家有幾口人就做幾口人的飯,給了你,家裡人就不夠吃了。你要吃的就跟飯店要,開飯店的最忌諱說『我這裡沒飯吃』。」

學會了這一招,吃的問題,迎刃而解。

吃的問題解決了,睡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天近黃昏時,他問路人:「附近有沒有寺院?」人家指了個方向。找過去,是一座廢圯的寺院,只剩下一座塔。就在塔中挨了一夜。想睡睡不著,於是打坐念經,越念越清醒。

第四天,在老百姓的屋檐下露宿,又是一夜不眠。

第五天,天剛麻麻亮,就開始走。走了十幾里路,天亮了。見路邊站著兩個老婆婆竊竊私語。一見他走近了,兩個老婆婆跑開了。在老婆婆站的地方,他看到路邊草地上,一個年輕的女人光著身子躺在草地上睡覺。

他趕緊走開了,心裡卻妄想紛飛。

「她不怕草扎嗎?她不怕有野獸來嗎?她不怕冷嗎?她不怕凍感冒了嗎……按常理說,這個女人是個瘋子。但她身上乾乾淨淨,就像剛洗了澡一樣。」

帶著妄念往前走。前面路邊,大樹下有個小夥子坐在地上倚著大樹呼呼大睡。這個小夥子,一身迷彩服,鬍子邋遢的。

早晨遇到的這一男一女,對他啟發很大。

「他們屁股下什麼也沒有,他們能睡著,我為什麼不能睡著?」

第五天晚上,露宿路邊,他默念「南無觀音菩薩」,不再擔心野獸襲擾,不再擔心受凍感冒,很快就睡著了。

就這樣,吃的問題、睡的問題不是問題了。

有天中午,走累了,他靠著路邊的排水溝睡著了。為避開蚊蠅叮擾,他在臉上蓋了塊布。

正朦朦朧朧地睡著,聽到有人說,「這是個逃犯吧?」

「不是,是個和尚!」

「和尚也落魄啊?」

「他是不是病了?」

……

他躺著不動,後來,人們散開了。

繼續往前走。途中,有寺院就掛單,沒寺院就露宿。

4、一時天上,一時人間

我問:「你腳底的泡呢?什麼時候下去的?」

說起腳底板上起的泡。他說,舊泡沒下去,新泡就起來了,一個接連一個。腳上起了多少泡,數不清了。腳底起泡,走起來並不覺得痛,如果休息一會兒,再站起來邁步時,痛得受不了。沒辦法,狠狠地朝地上跺幾腳。跺麻了,繼續走。

後來,遇到一個老者,教他把泡挑破了放出水來。這樣再走起來就輕快多了。有天傍晚,遇到一個道管員,人家把他在道管站睡了一夜。走了四十多天,這是第一次睡在床上,真舒服啊!

又一天晚上,他想去寺院投宿,到的太晚了,沒叫開寺院的門。鄰近的一位居士把他領到池塘邊看魚的棚子里過夜。看著他滿腳的泡,那位居士哭了,跑回家端來一盆熱水,給他泡腳。

腳上的泡,走到西安時才漸好。西安寺院多,每個寺院住一天,休息的時間充裕了,那些水泡慢慢結痂了。

腳底板的問題解決了,他一天可以走120華里。有時,遇到好心的居士想開車拉他一段。他婉言謝絕了。「我發的願是步行朝五台。如果坐車,不就錯了因果嗎?」

遇上信佛的居士,人家供養他一頓好飯。

遇到不尊重僧人的人,人們罵:「臭和尚,滾一邊去!」

他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好,我馬上滾。」

說起化緣乞食的日子,他笑著說:「那可真是一時天上,一時人間。天天都能體會到什麼無常啊!」

從踏上朝聖路那一刻開始,他就感覺到文殊菩薩一直陪在他身邊。我問:「你看到菩薩了嗎?」

「眼睛沒看到,心感覺到了。」

出陝西,進山西地界。又走了十幾天,鄰近五台山了。

夏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那天,他走到五台縣城北側的尊勝寺時,寺中僧人出來把他的行囊接過去,替他背上。他心裡一歡喜,當下又發願,從尊勝寺開始,改步行為三步一拜。

說起這一段,他又笑了:「那時不知道,從尊勝寺到台懷鎮,還有一百多里路呢。」

5、雪中綻放的金蓮花

「從峨眉山到五台山,前後走了四個多月。現在想想,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到了五台山,感覺這一路真是殊勝啊!」

說到這裡,殊戒法師停下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有居士問:「拜懺能把過去的業障消除掉嗎?」

答:「懺悔無法消除掉過去的業因,但可以把惡因成熟的緣破壞掉,讓惡因枯萎,不再結出惡果。」

我問:「你說五台山殊勝,是感覺到的,還是見到的?」

殊戒法師講了一個「雪地金蓮」的故事。

2012年初冬,那是河北趙縣柏林寺住持明海法師即將結束閉關的前夕。五台山天降瑞雪。白雪鋪滿了願成寺的庭院,他在一株松樹下看到一星綠芽。過了幾天,明海法師出關那一天,那枝綠芽竟然開出一朵黃燦燦的金蓮花!

說著,殊戒法師喊侍者找來當時的照片。

「雪地盛開金蓮花,你說殊勝不殊勝?」

這時,寺院的暮鼓響了起來。我起身告辭。

冬夜清冷,月明星稀。回到車上,殊戒法師說的這些故事,令與我同行的幾位佛友熱情洋溢,他們議論了好久。

有位師兄問我:「馬師兄,你怎麼不說話啊?」

「剛才,殊戒法師說發願親見文殊。他在五台山到底有沒有見到文殊菩薩呢?我剛才忘了問他,現在心裡正有點遺憾呢。」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剎那與萬年都一樣,這就是無常
道源長老:念佛平時須相續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