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維最瀟洒的五律唐詩詩歌,前6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絕妙圖畫

王維最瀟洒的五律唐詩詩歌,前6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絕妙圖畫

中國古典詩歌當中的山水詩發源於謝靈運,成熟於王維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派。到了宋代的時候,蘇軾欣賞王維的詩詞繪畫,給出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價。王維的繪畫藝術屬於另外一個課題,我們今天讀王維的唐詩,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詩中有畫的風韻。

王維最瀟洒的五律唐詩詩歌,前6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絕妙圖畫。且看: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是王維和好友裴迪的一首酬和詩。兩個人一同居住在輞川別墅當中,而且都有不得志的人生經歷,難免會有詩詞唱和。在這首唐詩當中,除了題目和最後2句,我們都甚至意識不到這是一首酬和詩作。

因為在這首詩的前六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絕妙圖畫,字裡行間當中都能滲透的表達出詩中有畫的氣韻。開篇寫山,寫水,寫秋天的景色,「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蕭瑟的秋風吹過,大山之中多了幾分寒意,而且也顯出幾分蒼翠。

此後寫「秋水日潺湲」,山間的溪流舒緩地流向遠方,小溪潺潺,一幅充滿寧靜的畫面。

接下來這首詩歌當中的主人公出現了。「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王維拄著拐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感受著蕭瑟的秋風,迎風站立,細細的聽著風聲中的細微蟬鳴。此時的王維已經步入生命的暮年,我們好像看到一個垂暮的老人佇立在風中。

或許不夠詩意,但是王維想要表達的禪意卻很濃厚。

接下來的兩句是這首詩流傳最廣的詩句,也是王維寫景最精彩的詩句。「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圖畫當中的主人公舉目遠眺,看到渡頭那邊的夕陽就要落山,餘暉灑滿了整個山坡。與此同時,山村裡升起裊裊炊煙。

這是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畫面啊!雖然王維只用了寥寥數字,但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畫面,卻沒有任何的缺失。

最後兩句才呼應了這首唐詩的題目。「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在前面說描寫的這景色當中,又遇到了像酒醉接輿一般的裴迪,在恰恰像陶淵明一般的我面前狂歌。陶淵明曾經寫《五柳先生傳》,而且王維極為崇拜他,所以這裡以陶淵明自居。

王維40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陶淵明也是他的精神偶像之一。他像陶淵明一般注重山水田園景色的描寫,也像陶淵明一般摒棄官場,來到山林之中潔身自好。也正是有這份至純至真的精神追求,才成就了王維如此高的詩歌成就。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這首寫雨宋詞很是通俗易懂,但是這詞人的名字卻讓我誤讀多年
28個字!看古人如何用唐詩文藝的表達「我想和你一起回家」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