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的建盞,是手工拉胚還是機器拉胚?

你的建盞,是手工拉胚還是機器拉胚?

在挑選建盞的時候,盞友們都會不約而同的問一個問題:這個盞,是不是手工拉胚?現代科技發現越來越迅速,在這種情況下,手工製品在大家印象里就變得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珍貴了。那麼就建盞而言,怎麼來區分是手工拉胚還是機器拉胚呢?手工拉胚在建盞的製作過程中真的那麼重要嗎?下面古盞堂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手拉坯成型是一種古老的技術,它是在轉動的輪盤上,用手工將可塑泥拉製成各種形狀的方法,其要求手工技術水平高,勞動強度也較大。手拉坯的產品一般手感較重。由於是手工製作,即使是同樣的產品,高低、大小、輕重和形狀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千人千面一樣。正因為如此,手拉坯的器型富於變化,可以按照客戶喜愛來訂製,而且製作出的胎體密度也更好,更不容易變形。

建盞是不是手工拉胚,翁書傑老師這樣說

首先,我覺得如果從普通新手的角度來說,或者建盞的廣義來說,相對於新手常提到的機械,與之相反,建盞都是手工製品。 因為它的燒制,都是師傅通過經驗,人工控制窯爐的溫度曲線,而窯變的花紋, 並且無論怎麼做胚,無論是「全手工胚」「半手工胚」甚至「注漿胚」。 都是出品率極低, 並非能夠機械穩定流水線生產,都得依靠師傅的經驗技術,且每個師傅的技術風格都有不同,都能展現其性格。

福臨油滴盞[編號 : 69202]

所以相對於新手所認知的 「不是手工,就是機械」,那所有建盞都是手工的,永遠無法機械的。

真正所說的建盞「全手工」「半手工」「注漿」區別,在於做胚。

建盞的製作,做胚與燒制花紋是分開的兩個步驟。

製作建盞需要燒2次。一次不施釉素燒器型,一次施釉燒花紋。 並不像大家接觸最多的紫砂壺,只燒器型。

紫砂壺的技術難點應該說在於器型,建盞則不是。建盞的做胚,相對於燒制,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也沒有神秘性。 許多建盞大廠的都是熟練的技術工完成。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太大的不可替代性,並非你們眼中的其他陶瓷那樣,大師都在拉胚。

建盞的真正難點,是你們看不見,也不給外人看的 」燒法「」。

師父不外傳的,是燒法和釉的配方。許多人說配方神秘,確實配方能夠改變很多。但是在建陽,大部分都師傅都是原礦釉,只是配比 不同,燒法不同,我們也是一直堅持用原礦的配方,不添加其他的東西,只改變燒法。要知道,當年的宋代曜變天目也是用原礦釉燒制的,只是在一個特殊的環境形成,我們的燒法,就是要去模擬那種環境。

而即使配方不同,A師傅有了B師傅的配方,沒有B師傅的燒法,也是沒用的。A師傅需要經過不可計數次數的試驗,才可能燒的出B師傅的作品。

燒法,配方。這兩個都是建盞師傅畢生研究所向。 是否手工做胚,與之相比,太小菜一碟,不是建盞的技藝所在。

紫金油滴束口盞[編號 : 68201]

手工拉胚與機器拉胚對比

手感

手工拉坯的重沉,機器壓坯的輕薄。

底部

手工拉坯的底部自然帶有輪盤轉痕,機器壓坯的底部平整光滑。

盞壁

手工拉坯的建盞內壁會有不規則的手工拉坯紋,一圈一圈或是深淺不一,機器壓坯的建盞則感受不到手工拉坯紋。

神韻

手工拉坯的建盞富有靈氣,機器壓坯的建盞比較死板。

據悉,厲害的工藝師,一樣可以用修胚刀,在半手工的粗胚上創造出他想要的美。所以無論全手工還是半手工只要器型有「靈氣」都是好的,若沒有「靈氣」,即使全手工也沒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早起能喝茶嗎?
13道工序,1300多度高溫,建盞燒制難度到底有多大?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