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目錄

-南海研究:法律與實踐-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爭端解決的助力和阻力 洪 農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3款的解釋與南海仲裁案 董利民

-南海形勢聚焦-

雙層博弈視野下杜特爾特政府南海政策芻議 仇振武 劉金源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與越中南海爭端 [越] 陳友維明

對南海局勢的系統性研究——評曹雲華、鞠海龍主編系列著作《南海地區形勢報告》 王 森

-海洋問題透析-

試析迦納/象牙海岸劃界案的實體裁決——兼論對我國海洋爭端解決的啟示 徐 奇

-國際安全研究-

安全觀轉型與上海合作組織聯合軍演 王樹春 張 娜

從《英西和約》看國際條約對海外軍事基地的主要約定事項 楊志榮

-周邊動態觀察-

馬來西亞大選後的經濟形勢及對我國在馬投資的影響 張 淼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爭端解決的助力和阻力

洪 農

[內容提要]南海問題涉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框架下各類性質的海洋爭端,包括「島嶼制度」和「歷史性概念」,以及資源管理、軍事活動和海洋科考、海洋環境保護等。《公約》是迄今為止最完備的國際海洋法文件,為海洋治理提供了一個整體的法律框架。但近年來《公約》的某些缺陷日益凸顯,有些法律條文存在模糊性,導致各國在解決海洋爭端過程中必然會在適用法律制度的問題上產生矛盾,在南海問題上尤為如此。《公約》第三方強制解決機制在南海爭端的核心問題——島嶼制度和歷史性概念上發揮的作用有限,在資源管理、軍事活動、海洋環保、海洋科考在內的諸多問題上可扮演關鍵角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在海洋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多。在此背景下,《公約》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強制性的爭端解決機制,不如說是海洋治理機制,為南海沿岸國的海洋治理實踐提供指導。

[關鍵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爭端解決機制 南海爭端 南海仲裁案

[作者簡介]洪農,中美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3款的解釋與南海仲裁案

董利民

[內容提要]針對是否要依據一定標準限制島嶼主張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這一問題,在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的談判過程中始終存在不同意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僅在第121條第3款做出模糊性規定,該款不僅未明確定義岩礁,而且迴避了對岩礁與島嶼進行精確劃分。《公約》第121條第3款的解釋是眾多國際法學者關心的問題,然而國際法學者的解釋並不一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實體問題裁決中對《公約》第121條第3款進行解釋,並據此判定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群島所有島礁在法律上均為無法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的「岩礁」。仲裁庭對《公約》第121條第3款進行的解釋以及對南海島礁法律地位的判定,均存在明顯缺陷。

[關鍵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3款 島嶼制度 岩礁 南海仲裁案

[作者簡介]董利民,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國際法學博士研究生、海洋法與中國東南海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南海島礁所涉重大現實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編號:16ZDA07)

雙層博弈視野下杜特爾特政府南海政策芻議

仇振武 劉金源

[內容提要]自2016年6月杜特爾特上台後,菲律賓的南海政策發生了巨大轉變,對南海地區局勢的走向形成了較大影響。杜特爾特選擇淡化南海糾紛,將中菲南海爭端重置於雙邊談判桌上的做法,體現了杜特爾特政府南海政策獨立、平衡與務實的特點。受「雙層博弈」的制約與驅動,杜特爾特在南海政策的轉向,既是優先解決國內社會問題的需要,也是在複雜而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的主動調整。杜特爾特的南海政策,降低了南海地緣政治衝突的劇烈性,有利於南海地緣政治變動的降溫和趨向良性發展。杜特爾特政府南海政策的走向依然存在不確定性,杜特爾特還將就南海資源開發等具體層面同中國協商談判。中國要維護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也需「以柔克剛」,使「中國威脅論」的流言不攻自破,體現出中國親誠惠容的外交政策,承擔起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國責任。

[關鍵詞]菲律賓 杜特爾特 南海政策 中菲關係 雙層博弈

[作者簡介]仇振武,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碩士研究生;劉金源,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與越中南海爭端

[越]陳友維明 楊榮命譯

[內容提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是國際法中的基本原則之一,各國有採取非武力措施和平解決各項爭端的義務。這項原則形成已久,特別是自1945年《聯合國憲章》頒布之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否認此原則。但這並不等同於國際社會已就該原則的內容達成共識。1970年聯合國大會《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之國際法之宣言》中,提到了該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其中有些內容已得到高度認同並被公認為國際慣例。然而部分內容依然存在爭論。深入研究解決國際爭端中的和平原則以及有爭議的觀點,探討越中在和平解決南海爭端過程中已達成的一些協定,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和平國際爭端原則 南海 國際法 越中南海爭端

[作者簡介]陳友維明,越南外交部外交學院法律系講師、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譯者簡介]楊榮命,雲南財經大學國際學生教育管理中心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對南海局勢的系統性研究——評曹雲華、鞠海龍主編系列著作《南海地區形勢報告》

王 森

[內容提要]在經歷了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相對平靜後,南海重新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區域。隨著美國加大介入,南海問題有從中國與鄰國間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之爭,滑向中美間地緣戰略競爭的風險。《南海地區形勢報告》系列著作將歷史分析與動態跟蹤有機結合起來,主要圍繞2011年至2014年間南海局勢的變化情況,從南海地區總體形勢、南海局勢有關各方的政策實施以及歷年南海熱點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動態分析,同時從歷史角度較為深入系統地探討了南海地區形勢發展演變的原因、現狀及趨勢。

[關鍵詞]南海地區形勢報告 南海局勢 東盟 中國

[作者簡介]王森,法學博士,63880部隊助理研究員

試析迦納/象牙海岸劃界案的實體裁決——兼論對我國海洋爭端解決的啟示

徐 奇

[內容提要]2017年9月迦納/象牙海岸劃界案公布了最終裁決。特別分庭認為兩國不存在默示的海洋劃界協議,遵循了海洋劃界的國際判例在認定存在默示協議上的高標準。通過採用「等距離/相關情況」的方法實施單一划界,特別分庭維持了國際海洋劃界規則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對於迦納在爭議水域內實施的單方面油氣開發活動,特別分庭認定迦納沒有侵犯象牙海岸的主權權利,也沒有違反善意協商和不危害或阻礙最後協議的達成的義務,但這一裁決有可能會鼓勵其他國家在劃界前的爭議水域增加單方面的油氣開發行為。對我國東海和南海的爭端解決而言,迦納/象牙海岸劃界案也具有一定的啟示,我國應加強對最新的國際海洋劃界判例的研究,為談判和協商解決海洋爭議做好充分準備。

[關鍵詞]迦納/象牙海岸劃界案 默示協議 等距離/相關情況規則 國際責任

[作者簡介]徐奇,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國際關係和國際組織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南海地區安全合作機制研究」(編號:15JZD03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提升中國參與極地治理體系的法律外交能力研究」(編號:18CGJ014)

安全觀轉型與上合組織聯合軍演

王樹春 張 娜

[內容提要]冷戰結束後,國際安全體系發生劇烈變化,非傳統安全成為損害國家利益及世界安全的重要威脅,傳統安全觀逐漸向新安全觀轉變。上海合作組織在安全觀轉型的背景下誕生,同時也是新安全觀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上合組織始終把打擊「三股勢力」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組織內的聯合軍演是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方式,其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通過成員國相互合作增加互信與溝通,為實現地區和平與穩定發揮巨大作用。面對外界部分媒體對其性質的質疑,從安全觀角度對其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解讀,對打消西方疑慮、推動上合組織的發展至關重要。「和平使命」系列軍演是上合組織框架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的安全合作項目,對其進行深度解析,是認識上合組織安全觀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安全觀轉型 上海合作組織 聯合軍演 和平使命

[作者簡介]王樹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講師

從《英西和約》看國際條約對海外軍事基地的主要約定事項

楊志榮

[內容提要]英國於1713年7月13日與西班牙籤訂《英西和約》,迫使對方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自己,進而得以在直布羅陀設立軍事基地,並沿用至今。和約對直布羅陀割讓的期限、直布羅陀與西班牙其他領土的關係、當地居民的權利、條約的生效、糾紛的解決等諸事宜作出了明確約定。通過對《英西和約》這一典型案例的梳理、分析,有助於較好了解和約中有關英國駐直布羅陀軍事基地設立的背景、駐軍的法律地位、基地功能的發揮、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當地居民的權利、對其他國家的約束、條約的有效期、基地的轉讓、糾紛的解決等方面情況,由此可對國際條約在海外軍事基地部署上的相關約定進行管窺。而研究了解國際上這些通行做法,對我穩妥、順利地進行海外軍事基地部署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英西和約 國際條約 海外軍事基地 主要約定事項

[作者簡介]楊志榮,91776部隊副研究員

馬來西亞大選後的經濟形勢及對我國在馬投資的影響

張 淼

[內容提要]2018年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第14屆大選中,反對派政黨聯盟「希望聯盟」擊敗了執政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實現了馬來西亞自獨立以來首次政黨輪替。希盟政府執政後的中國政策將如何調整和變化,馬來西亞面臨怎樣的經濟挑戰,而大選後中國在馬投資將會面對怎樣風險,值得關注。中資在內政問題上的映射,成為馬來西亞選民的最大關切和本次大選的主要課題之一。希盟執政後,權力版圖的變動會引發新一輪的政商利益重構,短時期內會對中國在馬投資安全造成一些不確定性,但中馬經貿合作的基本面從長期來看總體向好。隨著希盟政府各項改革日程的逐步開展,國陣政府主導下陳舊僵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將日漸瓦解,這有利於進一步促進馬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也為中馬未來合作創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希盟政府 第14屆大選 馬來西亞 中國在馬投資

[作者簡介]張淼,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基金訪問學者

[基金項目]國家海洋局軟科學研究課題「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圈合作平台新機制與項目研究」(編號:OSS2017-10)

原標題:《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年第6期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

責任編輯:劉淼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高培勇:財稅體制改革40年的經驗與啟示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