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紅25軍五大名將,其中一個後來是正國級

紅25軍五大名將,其中一個後來是正國級

光榮而又輝煌的紅25軍,本來是紅四方面軍的一支。但是,因為它單獨而又最早走完了長征,所以成為第一支完成了長徵到達陝北的紅軍部隊。這支光榮的軍隊中有五大名將。

第一個當然是就是開國大將徐海東了。徐海東不但是開國大將,而且是開國第二大將,排名僅次於粟裕,在黃克誠和陳賡之前。長征毫無疑問是艱苦的,徐海東這個窯工漢子憑藉累累傷痕和頑強毅力,把隊伍拉到陝北,這就是他對中國革命的大功。

雖然後來,徐海東的戰功不多,名聲不顯,但是他大將的地位卻是歷史早已註定。徐海東是一個硬漢,也是一個謙虛的軍長。所以,當中央特派的黃埔高材生來到鄂豫皖後,他主動將軍長的位置讓給了這個人。

(前排左起:鄭位三、徐海東;後排左起:李隆貴、程子華、陳先瑞)

這就是紅25軍的第二大名將程子華了。程子華本來在中央蘇區擔任過師長,1934年,他來到鄂豫皖蘇區,擔任了紅25軍軍長。和徐海東不同,程子華不是大別山兒女,他是山西解州人,關二爺的小老鄉啊。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徐海東因為傷病長期休養。程子華的名氣則如日中天,他是第四野戰軍四大兵團司令之一。可惜的是,建國後,程子華離開了軍隊,到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門工作了,所以他與軍銜失之交臂。

雖然沒有軍銜,但是程子華也無愧為一代名將。

(左一劉震,中間是韓先楚)

紅25軍的第三大名將當然就是劉震了。相對來說,劉震是紅25軍的少壯派。紅25軍長徵結束,劉震才20歲,就擔任了團政委。抗日戰爭時期,劉震是115師的團政委,後來擔任了344旅旅長。

到解放戰爭時期,劉震成長為東北野戰軍的主力縱隊司令。劉震是開國上將。晚年的劉震曾參與《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實》的編寫工作。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從紅25軍走出來的。

第四位是韓先楚,沒錯,韓先楚也是紅25軍走出的名將。紅25軍長征的時候,他也就20剛出頭,也屬於紅25軍的少壯派,後來到了東北戰場,名氣和劉震一樣響亮,是赫赫有名的旋風司令。

旋風司令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島,又馳名朝鮮戰場。和劉震一樣,韓先楚也是開國上將。

最後一位是劉華清,湖北紅安人。劉華清的原籍卻和徐海東一樣,湖北大悟。劉華清比劉震還小一歲。在一次戰鬥中,他的左腿踝骨中彈,部隊首長想把他留下啦,劉華清卻說死也要跟著部隊。

劉華清後來加入到了129師序列,擔任129師司令部秘書主任。改革開放之後,劉華清擔任過常委,正國級。劉華清晚年回憶起紅25軍,無比自豪地說:

在紅軍長征歷史上,紅二十五軍是單獨一路,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相比,有其獨自特點。紅二十五軍的遠征路上,雖然沒有雪山草地大渡河,但同樣艱難和漫長,經歷了多次激戰,牽制大量國民黨軍,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並先期到達陝北,成為主力紅軍北上的嚮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茶館 的精彩文章:

陳賡名滿天下,為何不是第一大將,都是誰排在他前面
本來是陳賡的屬下,他為何在大將排名中居陳賡之前

TAG:文史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