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氣溫變化真的會讓人生病么?

氣溫變化真的會讓人生病么?

氣溫變化真的會讓人生病么?
Credit:銳景創意


當氣溫下降時,被父母、祖父母、長輩、等等嘮叨著「穿秋褲」的童鞋請舉手,相信你不是一個人。不管是哪種文化或地域,似乎都存在一個普遍的觀念,那就是氣候的變化會誘發感冒或流感。但是這個說法兒真的對么?


按照健康專家的說法,氣候導致的疾病是一回事兒,但是氣溫變化是另一回事兒,氣溫變化更多是導致疾病的間接原因。換句話說,不是冷空氣讓你生病,而是冷空氣造成的環境因素。

2002年的一項綜合分析發現,將皮膚暴露在寒冷的溫度中並不會使你更容易患上感冒,可能導致你生病的是溫度下降所導致的空氣中的濕度下降。肺病專家Ray Casciari告訴《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記者,在一個低濕度的環境中,你的眼睛會越來越乾澀,鼻腔黏膜會變乾燥,肺部也會變乾燥,這時的你就變得容易被細菌或病毒感染了。因為病毒在寒冷的環境中比在溫暖的環境中更容易存活和自我複製(小編小時候是聽說下雪會把病毒凍死呀……),所以人在氣溫下降時會更容易生病。


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的Jeffrey Shaman和他的同事對比了30年間的氣候數據和健康記錄,他們發現了流感幾乎是伴隨著空氣濕度下降發生的,這項研究在2015年的《傳染病雜誌》(Journal of Infection)的一項研究中被再次提到,它描繪出了乾燥的空氣如何及為何導致感冒和流感:在潮濕的空氣中,我們在咳嗽和打噴嚏時從口腔和鼻腔中「噴出」的飛沫會「呆成一團」,但是在乾燥的空氣中,這些飛沫會「分裂」成更小的顆粒,並且能夠懸浮在空中長達數小時甚至是數天,形成一塊巨大的、充滿病毒的「烏雲」籠罩著我們。


在寒冷的天氣中降低我們患病風險的一個簡單方式就是打開加濕器,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學校中使用加濕器一個小時就能夠「殺死」空氣中「漂浮」著的30%的細菌。但是就像生活中其它方面,平衡才是關鍵,因為像黴菌這樣的病原體反而會在潮濕的環境中會「茁壯成長」(而且黴菌也是可以被吸入並導致人們生病的)。其實依靠那些傳統方法,比如疫苗和勤洗手也是會降低生病風險的好方法,不管你是否在大冷天里把自己裹成粽子。


本文譯自 howstuffworks,由譯者 行走的五花肉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想要暢快雲吸貓?可以試試這樣來欺騙演算法
飯後 「百步走」的理由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