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2歲華裔女孩演講驚艷全美:父母能夠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12歲華裔女孩演講驚艷全美:父母能夠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成年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世界觀去教育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視角本就和大人不一樣。

用自己的複雜,去抹殺孩子的純粹,用自己的成熟,去塑造孩子的世界,這並非是一件好事。

最近看了一個2009年的TED演講——《成年人能從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演講者鄒奇奇是美國華裔,1997出生,4歲開始迷上寫作,6歲開始用筆記本電腦寫作,8歲那年出版了第一本故事集《飛揚的手指》。

在演講中,這位「神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引經據典,告訴大人們:孩子身上有著無限可能,他們用純粹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大人卻用自己成熟的世界觀去教育孩子,這對孩子並非好事。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孩子養成另一個自己,而是把他們培養成比我們更棒的人。

那麼,大人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教育孩子?

鄒奇奇的觀點主要有以下4點。


1、請停止年齡歧視

鄒奇奇認為,大人經常說孩子「幼稚」,其實這是一種年齡歧視。

她說:「每一次我們提出無理的要求,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又或者是做出異於常人的表現時,我們便被稱作為『幼稚』。」

但是,年齡和行為沒有任何關係。

有的人還是個孩子,但是TA能讓許多大人自嘆不如

除了鄒奇奇,還有不少孩子,年紀輕輕就上過TED演講。

比如說,14歲的麥肯娜。

她在13歲時,發現玩具包裝帶有強烈性別色彩,暗示購買者這是女孩子才會玩的玩具,那才是男孩子該玩的。

12歲華裔女孩演講驚艷全美:父母能夠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於是,麥肯娜向玩具公司發起請願,最後得到社會上上萬個簽名,成功讓公司改變了營銷策略。

還有一個12歲的男孩,他甚至懂得創作的手機APP,還辦了個社團,教同學和老師開發APP。

而有的人一把年紀,TA的不理性程度,卻讓孩子望塵莫及。

比如崑山反殺案中,一言不合就動手動刀,最後被反殺的「龍哥」。

無理取鬧、不負責任、做出異於常人的舉動等「幼稚」的行為,在大人身上也常常可以看到,並非只是孩子的「專利」。

猶太人有句格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思想不一樣的個體,用自己的認知揣測別人的想法,得出的結論未必是正確的。

在我們大人眼中,孩子跟家裡的盆栽說話,是「幼稚」的行為;但在孩子眼中,或許大人對著手機說話,跟他們和盆栽說話沒有區別。

你看孩子的言行覺得TA幼稚,或許在孩子眼裡,你才是「幼稚」的那個。

而且,正如鄒奇奇所言:「誰說那種非理性思考,不是這個世界所真正需要的呢?」

所以,在孩子做出非理性的言行時,先別急著否定TA、說TA幼稚。

在孩子「幼稚」的背後,也許隱藏著TA對世界的探索。


12歲華裔女孩演講驚艷全美:父母能夠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2、請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我家的娃也是個「幼稚」寶寶。

家裡買了樂高玩具,明明有著圖紙參考,小孩卻從來不看,就喜歡自己胡亂拼接。

有次,他弄出個迷之玩意,乍看之下像一節凹凸不平的火車車廂,再看一眼又像是安了四根避雷針的航母。

可小孩說,那是飛車,「避雷針」是打開的車門。平時車子在地面行駛,就掰下來,要是飛上天,就要安上去充當飛機的機翼。

他還很嚴肅地跟我說,有翅膀才能飛起來。

當時,我剛下班回家,累得半死,沒有動腦子,直接就告訴這「蠢孩子」,真正的飛機、汽車是怎樣的。

後來,我發現真正「蠢」的人是我自己,想起小孩那副懵懂的模樣,就感到一陣後悔。

因為我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他的想像力。

高爾基說:「人的幻想是沒有止境的,兒童的幻想更是無邊無際。因為孩子的心靈比成人的心靈更加秘密,是纖塵不染的!」

好奇心人皆有之,而孩子的好奇心無拘無束,表現出來,就是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曾幾何時,我們常常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比如讓車子上天之類的,又或者遙想自己未來要做宇航員等等。

當我們年歲漸長,我們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理性,被各種條條框框給限制住,最初那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漸漸消失,很多也許能夠實現的事情,反而被這種「理性」給扼殺了。

孩子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旺盛的好奇心,這是極好的事情。

鄒奇奇認為:「任何情況下,你要先懷有夢想,才能再把它付諸於實際。」

孩子對世界感到好奇,從而展開想像,這份好奇會驅動他們探索世界,並實踐自己的想像。

有研究表明,孩子越是對外界探索,大腦的潛能就越會被激發,孩子的創新能力,就會不斷地提升。

對未來抱有美好的希望,這是改變現實的前提。

所以,在孩子給你說了很不符合你的認知的事情時,不必急著否定TA的觀點、去糾正TA,而是鼓勵TA繼續思考下去,引導TA將自己的想法與「常識」做對比。

12歲華裔女孩演講驚艷全美:父母能夠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3、請相信孩子的能力

鄒奇奇說:「要是你不信任某人,你就會對他有所限制。」

她說,她若是懷疑姐姐沒有能力還錢,發現對方沒有還錢的意願,她是不會借錢的。

家長和孩子的相處也是同樣的道理。

家長不相信孩子能成功,那麼孩子就會收到家長這個信念的影響,真的無法成功。

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名日本母親帶著孩子,找到著名兒童教育家鈴木鎮一提問:「先生,你是專家,你看我孩子能成才嗎?」

鈴木鎮一直截了當地說:「不能!」

那位母親不解地問:「你都沒看他一眼,怎麼就這麼說呢?」

鈴木鎮一回道:「因為你懷疑孩子不能成才,所以他成不了才。」

父母是天生的催眠大師,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如果我們一直通過言行給孩子暗示「你不行」、「你很糟糕」,那麼這個孩子長大了,有很大的幾率活成你口中那個「又笨又蠢」的人,變得自卑。

而若家長相信孩子,認為孩子一定會有出息,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必然大有作為。

馬伊琍從小就被父母信任。

中學老師懷疑她早戀,但是她的父親相信她不會做這種事——「我女兒我最了解她」。

因為父母的愛和信任,馬伊琍活成了如今獨立堅強的模樣。

鄒奇奇站在孩子的角度告訴大人們:「我們喜歡挑戰,但他人給予的期望值很低的時候,相信我,我們的意志會消沉。」

所以,看到孩子不熟練地拿著勺子把飯舀得到處都是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必要急著把飯和勺子搶過來,自己喂TA,而是選擇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個慢慢地熟練起來。

同理,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別老是盯著他們,這會給他們一種暗示,讓他們覺得自己干不好這事,所以才會被盯著。

請記住,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能力,要相信他們。

12歲華裔女孩演講驚艷全美:父母能夠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


4、請給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

鄒奇奇6歲時,她的媽媽給她買了台筆記本電腦,她在那裡寫了三百多個小故事,後來,她還想著要出版,於是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

換做是我們,不少人大概會覺得她異想天開,有的或許會用「你長大了再說」推脫。

而鄒奇奇的父母不是這樣,他們十分支持她,就算被出版社拒絕了,依然沒有放棄,最後找了一家願意給她一個機會的出版社,出版了那本《飛揚的手指》,被上百所學校借鑒。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TA就能從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

某日中午,一名4歲的男孩趁著父親不在家,溜進書房,拿起毛筆,在牆上畫了個小人。

白花花的牆,就這麼多了一灘墨水。

男孩見父親還沒回來,顧不上被發現後可能的訓斥,在牆上繼續自己的塗鴉。

他沒發現,父親早已站在門外,他做的事都被父親看到了。

然而,父親沒有責怪男孩,反倒給他買了塊小黑板,這塊黑板後來成了男孩抒發情感的小世界。

這是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的童年經歷。

所以,看到孩子在牆上塗鴉,先別急著教訓他們,而是給他們一個嘗試的機會,否則你或許就把孩子的畫家天賦給磨滅了。

「這個世界需要新的領袖、新的想法,孩子需要機會來引領世界並獲得成功。你們是否準備好促成這一切了呢?」


本文來自網路。

如果您對美國房產感興趣,歡迎您關注海悅家 公眾號:HHause

諮詢電話: 139-1054-6621

諮詢微信:Jessehhause

北 京:朝陽區望京摩托羅拉大廈5層

舊金山:4450 Enterprise St, Ste 107, Fremont, CA 94538

西雅圖:500 Elliott Ave W SUITEA, Seattle, WA 98119

洛杉磯:2450 W. Main St, Alhambra, CA 918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悅家 的精彩文章: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締造世界著名企業 Apple 的矽谷小城——庫比蒂諾Cupertino

TAG:海悅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