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父母憑什麼要幫你帶孩子?

父母憑什麼要幫你帶孩子?

原標題:父母憑什麼要幫你帶孩子?


  也許是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抑或是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了,還有一些困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感,使得不少年輕人選擇了父母幫帶孩子。


正是因為在生活中這類現象越來越普遍化,由此也引發了不少人的討論。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43名有孩子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3.9%的受訪者稱家中小孩是爺爺奶奶幫忙帶的,41.0%的受訪者是外公外婆幫忙帶。42.7%的受訪者認為老人幫子女帶孩子是應當的,30.7%的受訪者不這樣認為。老人幫子女帶孩子,63.4%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要跟老人多溝通,對老人多忍讓,58.7%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要尊重老人,讓老人心情愉快。

父母幫帶孩子到底是情分呢還是義務?從法律與道德角度看,幫帶孩子並不是父母本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故而說是情分似乎更為恰當。這種情分源自於血濃於水的親情,更來自於家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來到了這個家,身為家庭一員便自然而然地要共同承擔起撫養的責任與義務。


不過,情分不是本分,撫養子女長大成人是父母的責任與義務,這是年輕人的本分。奮鬥、貢獻、操勞一生後的安享晚年,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詩和遠方,這才是老人們的本分。而情分本就是可幫可不幫的雙對選擇,它不能抵扣法律與道德中關於子女贍養父母的規定,也不能充當孝順與否的談判籌碼,它就是單純的看父母喜不喜歡幫忙,願不願意幫忙。發自內心的喜歡幫帶孩子,這叫情分;迫於無奈而不得不幫帶孩子,這叫不孝。


還記得1999年春晚上陳紅演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嗎?裡面唱道:「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有聽到嗎?她唱地是「領著孩子」,而不是「領回孩子」,此歌曲唱出了父母飽含熱淚的呼喚,更唱出了奔波在外的兒女掛在心頭的期盼,它之所以能激起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內心迴響,不就是因為它唱出了父母對子女回家的呼喚及子女回家對父母盡孝的期盼嘛!父母希望子女回家給予他們更多的陪伴與溫馨,而非分擔撫養孩子的工作量。


若問「父母憑什麼要幫帶孩子」?答案無非兩種,其一幫帶孩子能使他們快樂,因為父母的開心與幸福源自於他們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當他們真心喜歡帶孩子,那麼它的答案就是「憑情分」;反之,如果父母幫帶孩子並不快樂、幸福、開心,那麼我們就不該去問「父母憑什麼要幫帶孩子」,而是問子女「憑什麼要父母幫帶孩子」,這不叫「情分」,而是「親情綁架」,它讓父母失去了安享晚年的時間與空間,更讓父母失去了幸福與快樂,如此「幫帶」,安能心安理得談「情分」!

文/程彥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