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年前的古人果盒裡裝點啥?

百年前的古人果盒裡裝點啥?

我有兩個朋友,他們各自擁有一件東西,當然,談不上什麼珍珠寶貝,卻有讓人過目難忘的魅力,令我念念不忘。

日曆翻過去一百多年前,千年學府嶽麓書院的山(院)長招待貴客佳賓,盛裝糕點果雜的那個果盒,會是個什麼模樣呢?我想像不出,恐怕你也想像不出。長沙杜甫江閣「千年一品收藏會所」展示的一件藏品給了你完美的答案。

圓形的黑漆盒子圖1

圓形的黑漆盒子圖2

這是個圓形的黑漆盒子,髹的是國漆,潤澤瑩亮。盒子直徑26、高僅6.5厘米,盒心六格(圖1),樸實無華。盒面書有金字,為諸葛孔明的《誡子書》(圖2),全文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書為顏楷,架構嚴整,書風莊重。落款「自庵」,鈐閑章「靜以修身」。盒底有篆印「嶽麓書院」(圖3),刀筆方正。

圓形的黑漆盒子圖3

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976)周式任山長時,宋真宗敬重其學識德操,曾親書「嶽麓書院」四字賜其為匾,明代重刊之書院石匾,即宋真宗真跡。書院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分別取自《左傳》《論語》,書院成為湖湘學派的源頭。歷任書院山長者如周式、張栻、羅典、歐陽厚均、丁善慶等皆為學富五車的大學者。

果盒即道光年間山長丁善慶私用物品。

丁善慶為湖南人,自幼好學,與其弟同時參加鄉試,兄弟二人竟同時奪魁,包攬解元、亞元,科場傳為美談。丁善慶道光壬午年(1822)中舉,次年進士,官至廣西學政、侍讀學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任嶽麓書院第十二任山長,直至1868年卸任,執掌山門長達22年。當年嶽麓書院為學子翹首勝利,名家學者雲集,曾國荃、左宗棠、梁啟超、郭嵩燾、劉長佑、劉坤一等青史留名者皆為其弟子。

當年丁善慶必定常有貴客佳賓造訪,他也必定常常捧出盛裝糕糖果點的果盒一助談興。遙想當年,叱吒風雲的湘軍九帥曾國荃,功成名就歸鄉日,重遊嶽麓,與恩師促膝品茗,可曾朗朗一笑,撮起果盒中的一片米糕送進口中?威震沙俄的楚軍統帥左季高,當年就學嶽麓,一定會尋到恩師寓所求教一二,該不會一手把杯,一手抓起果盒中的一把炒黃豆大嚼?他日重續師生情誼,重讀果盒上的諸葛《誡子書》,笑談各自的人生之路,會不會思緒萬千?

圓形的黑漆盒子圖4

小小果盒,過去的歲月曾為名人雅助談興,今日再現,不單捫攬得到名人手澤余香,不也是名人雅士風雅德操的見證嗎?

也是天定奇緣,果盒前腳剛到,又有人尋到「千年一品收藏會所」鑒定一件古舊之物,竟然是一隻百年果盤!果盤直徑45厘米,為整塊細木雕琢而成,古樸而大氣。盤心分八格(圖4),分別彩繪紅、黃、黑地朵花,憑添了許多清雅素麗。

如此大氣的果盤,市井小民只恐難得派上用場,必為官宦富貴人家迎來送往必備之物。壽慶婚宴之後品味香茗,二八丫環手托果盤獻上糕點瓜子,老爺啖米糕,太太磕瓜子,幼兒小女搶甜點,果盤前流淌過多少鄉誼家愛。誠然,人生如過眼煙雲,「逝者如斯」!而兩尺果盤也成了昨日的見證,它攜帶著民俗文化的情韻,身上鐫刻著送往迎來的歡娛,竟然穿越歷史的烽煙疊嶂,躲過歲月的風刀霜劍,古氣盎然地出現在今天,何其珍貴!

滄桑風雨,歲月如梭,幾多天災人禍去復來。一盒一盤,相得益彰誠為美談,皆為文明長河中的一朵小花,為逝去的歷史留下了清清麗麗的一筆水墨,豈非中華文明之萬幸。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流光璀璨清代宮廷首飾中的色彩
傳說中的國寶幫博物館,辣眼睛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