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史前「獨角獸」板齒犀,曾與早期人類並存至3.6萬年前

史前「獨角獸」板齒犀,曾與早期人類並存至3.6萬年前

獨角獸是傳說生物,在細化文化中,獨角獸被看成純潔的象徵,因此它只接近少女。而最早提到獨角獸的是一位古希臘歷史學家Ctesias:「獨角獸生活在印度和南亞次大陸(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半島形陸地),是一種野驢,身材與馬相似,身體雪白,頭部呈深紅色,眼睛為深藍色,頭頂有一犄角,長約半米。」

那麼地球的歷史中是否真有獨角獸存在呢?

據每日郵報11月26日報道,史前真有一種「獨角獸」殘存至3.6萬年前,並曾與早期人類並存。不過,它們不如神話般描述得像有角的馬匹,而是與現代犀牛更為相近。

據悉,這種史前「獨角獸」為已絕種的板齒犀(Elasmotheriumsibiricum),也被稱為「西伯利亞獨角獸」,全身有毛,體型巨大,身高2米,身長有4.5米,體重約4噸,外形更像長毛像,是一種以青草為主食的食草動物。由於板齒犀身形巨大孔武有力,所以在同時期這種犀牛幾乎沒有天敵,這得以讓它們的種群有了非常廣泛的分布。

此前板齒犀一直被認為於20萬年前末次冰期前已滅絕,但最新刊於《自然—生態與演化》的研究顯示,板齒犀可能在東歐至中亞一帶苟而殘存至3.6萬年前,並曾與早期人類並存。

由於過去發現的板齒犀骸骨相當零碎,故此古生物學界對其演化與歷史都未有太多認知,現時只靠個別樣本估計,板齒犀如體型較小的非洲象一樣重約3.5-4噸。

在2016年,曾有團隊於哈薩克起出完整板齒犀頭骨,並以碳監年法發現該化石有29,000年歷史,但由於化石的膠原蛋白含量極少,學界認為所監定的年份並不可靠。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Adrian Lister聯同多個學者,搜集了23個板齒犀個體骨樣本,除以碳監年法監定其年歲外,亦嘗試抽取DNA,以了解其演化歷史。研究顯示,在板齒犀消亡之前,它與人類和尼安德特人分享了這個星球。甚至部份個體可能在3.5-3.6萬年前仍生活於東歐至中亞一帶,此時早期人類已於俄羅斯、哈薩克、蒙古與中國北部等地繁衍,但團隊相信板齒犀滅絕與人類無關。

研究分析,雖然已知板齒犀有角,但從未發現過其角,而從板齒犀頭骨的角根基結構推算,其角可能有一米(要是放到今天,不到10分鐘肯定能頂翻非洲象),加上板齒犀頭大,團隊認為板齒犀不能抬起頭吃灌木葉子,只能專註吃草。這也是板齒犀只吃草而不似其他同期草食性生物已適應吃其他草本植物與灌木的原因。

團隊又發現,雖然板齒犀外貌似現代犀牛,但與後者的血緣關係不如想像中相近,相反另一支與板齒犀於逾4000萬年前分途演化的有親戚關係物種,才是現代犀牛的直系遠古祖先。

但這也讓團隊更加的困惑:既然板齒犀血系一直存在數千萬年,曾多次經歷地球氣候變化,為何在末次冰期前相對輕微的氣候事件中滅絕?這謎團需要更多的證據去研究解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被禁多年有機物仍殘留海洋,全球一半虎鯨種群或50年內消失!
俄羅斯計劃在10年內克隆出猛獁象,史前巨獸漫步地球將成現實!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