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洞察號火星著陸:「45億年來第一次體檢」能查出什麼

洞察號火星著陸:「45億年來第一次體檢」能查出什麼


當地時間26日,「洞察號」通過與其同行的迷你衛星傳回了火星的第一張照片。 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6日,「洞察號」通過與其同行的迷你衛星傳回了火星的第一張照片。 圖/視覺中國


  作者 王大鵬(科普學者)

  如果我們要更好地了解火星,那麼就有必要了解火星的「心」,看看它到底是「熱情似火」還是「冷若冰霜」。


  1995年的美國電影《阿波羅13號》中有一句經典的台詞,「休斯敦,我們有麻煩了。」而在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6日,這句台詞可能會變成「休斯敦,我已著陸。」


  推遲了25個月的美國宇航局「洞察號」火星著陸探測器在經過「恐怖7分鐘」之後已著陸火星,與它一起著陸的還有全球240多萬航天愛好者獲得的「火星船票」(其中包括26萬中國內地網友的簽名)。在我看來,這將開啟擁抱這片「熱情的沙漠」的新篇章。


  人類對太空和宇宙的探索從未終止腳步,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有望一步步走向深空,甚至實現移民其他星球的偉大夢想。中國首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博士曾多次在科普報告中談到未來100年人類將移民火星,同時人類在未來20年內或能登陸火星。

  幾年前,《火星救援》的熱映燃起了公眾對火星的興趣,也掀起了火星科普的高潮,公眾關注起火星能否種出土豆,同時科學研究也表明火星上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但是我們對火星內部卻一無所知,而這次發射的「洞察號」真的要在火星上打「洞」觀「察」。藉此我們也可以對火星的內部,甚至是「心臟」一探究竟。


  卡爾·薩根因為開創性地解釋了「金星如何變得熾熱以及狂熱的風暴如何在火星表面肆虐」,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學術聲譽。這也讓我們對火星有更客觀的認識。如果我們要更好地了解火星,那麼就有必要了解火星的「心」,看看它到底是「熱情似火」還是「冷若冰霜」。這個謎團有可能隨著「洞察號」成功地開展工作得以解開,而我們也可以真正地了解火星是否「心口不一」。


  「洞察號」將對火星內部進行首次檢測,這被形容為對火星進行「45億年來的第一次體檢」。


  「洞察號」搭載的有效載荷包括地震儀、火星旋轉與內部結構實驗裝置以及熱流及物理性質探測器。根據此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顯示,「洞察」號主要承擔兩大科學任務:一是通過探測火星內部火震活動的規模、頻率和地理分布,以及隕石撞擊火星表面的頻率,來確定目前火星地質構造活動的級別;二是通過調查火星內部結構和活動過程,研究類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過程。


  按照任務,科研人員制定了6個調查項目:確定火星地核大小、組成和物理狀態;確定火星地殼的厚度和結構;確定火星地幔的組成和結構;確定火星內部的熱態;測量火星內部火震活動的幅度、速率和地理分布;測量火星表面的隕石撞擊率。

  作為地球的延伸,太空也必將會成為人類探索的重要場所。通過這種探索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球、了解宇宙,也能夠反躬自省,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們人類自己。


  實際上,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對象,近50年來人類共開展了200多次太空探索任務,觸角延伸到了太陽系的每一個角落,光顧火星的次數就達40多次。此時登陸的「洞察號」將再一次擴大在編的火星探測器隊伍,使得這個編隊的數量達到個位數的最大值。


  在7個月的時間裡長途跋涉了3億多英里之後,攜帶著240萬個名字的「洞察號」已經成功抵達火星,與已經在這片熱土上奮鬥的同行們會合,並肩攜手,為人類走向深空開疆擴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物質和反物質之間有何區別?科學家做了這項實驗
宇宙中或存在一種神秘天體:可能有助於解釋暗物質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