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微眾銀行出手,聯合警方端掉「強開微粒貸」團伙

微眾銀行出手,聯合警方端掉「強開微粒貸」團伙

近期,浙江樂清警方打掉了一個冒充「微粒貸」客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該團伙用虛擬身份向客戶索取網上支付流水和個人信息,騙取保證金、手續費等,累計作案100多起,涉案金額60餘萬。

當生活中遇到大額消費時囊中羞澀,或是做生意時資金周轉不開的時候,很多人會通過借貸的方式來度過缺錢的難關。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網路借貸成了很多人的優先選擇。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它也成為了不法分子利用詐騙的工具。

近期,浙江樂清警方經溫州市反詐中心指導,並在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和騰訊微眾銀行的大力協助下,打掉了一個冒充「微粒貸」客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現場扣押手機、平板電腦等一批作案工具,抓獲涉案人員10名,經初步偵查,該團伙累計作案100多起,涉案金額60餘萬。

急需用錢尋貸款,假客服趁虛而入

浙江省樂清市的小葉最近就遇上了一場冒充「微粒貸」內部人員的騙局。「微粒貸」是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面向微信和手機QQ用戶推出的純線上小額信用貸款產品,但並不是每個用戶都能開通,只有信用記錄良好且受微眾銀行官方邀請的用戶才能開通。

做生意的小葉因為囤貨急需一筆資金,因之前在聊天群里看到過一個自稱「內部人員」的人發過有關「開通微粒貸」的廣告,對方聲稱微粒貸操作簡單、放款快速。急需用錢的小葉心動不已,主動添加其為好友進行諮詢辦理。

小葉仔細翻看了這個「內部人員」的微信,裡面發布的個人信息及朋友圈狀態等各類信息都很符合其職業特徵,小葉很快打消了顧慮。

隨後,這個自稱「內部人員」的人向小葉要了近三個月的網上支付流水和其它個人信息,並聲稱通過內部渠道快速開通是需要交納一定手續費的。當對方給小葉發來一個帶有小葉身份信息的申請貸款成功的視頻,並收取小葉5000元的手續費後,就把小葉微信拉黑了。

驚覺受騙的小葉立即報警求助。小葉告訴民警說:「那個號在群里挺久了,一直有發關於『開通微粒貸』的廣告,我看著很專業。我急著用錢,想花點手續費也沒事,能快速辦下就好了,誰知道……」說起自己的被騙經歷,小葉懊悔不已。

異地聯合發力,犯罪團伙一窩端

接到報警後,樂清市公安局高度重視,刑偵大隊聯合虹橋派出所成立專案組對此類案件進行串並偵查。在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技術支持和微眾銀行的協助下,警方很快鎖定了這個在山東聊城以「微粒貸」名義實施詐騙的團伙。

2018年10月26日至31日期間,樂清市公安局在山東聊城市對該團伙開展收網行動,當場抓獲涉案人員10名,並扣押了手機、平板電腦等一批作案工具。

經警方偵查發現,該詐騙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作案一年多以來,涉案金額就達60餘萬元。「他們用的都是虛擬身份,窩點變化及其頻繁,案件涉及全國,給偵破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主辦民警說道。

該詐騙團伙用於作案的社交帳號,都是由專人來「養號」,他們很少主動加人好友,同時在多種渠道發布能幫助開通「微粒貸」的廣告,就是為了吸引需要資金的人主動添加其為好友。

再針對受害人精心編寫劇本,獲得對方信任,騙取保證金、手續費等,整個詐騙過程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很多受害者並非沒有防騙意識,而是詐騙團伙使用了一些「障眼法」,尤其是對互聯網產品的理解程度不同,嫌疑人廣撒網,打信息差,不明真相又不清楚產品內部邏輯的人就容易上當受騙。」

目前,該詐騙團伙1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樂清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

仿冒欺詐多發,起底「養號」黑產

針在對類似仿冒欺詐的案件,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專家楊建表示,這些實施詐騙的社交帳號都是從非法渠道購買的,通常經過長時間的「養號」,通過加群、聊天、髮狀態等方式積累了大量歷史資料,讓帳號看起來具有職業化或生活化特徵,從而能夠迷惑受害者,使他們放鬆警惕。

甚至還有將受害人親友的頭像、網名、朋友圈直接搬運到自己養的賬號上,再用這個號去加受害人,受害人完全無法分辨真偽。

經安全專家楊建介紹,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調查後發現,目前「養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黑色產業鏈條,產業鏈各環節分工明確,並且它們為了避免觸發平台的監管紅線在硬體、軟體和工具等環節不斷演化。

在這條黑色產業鏈的最上游,是惡意註冊技術提供商和惡意工具提供商,從源頭上為惡意註冊養號黑產提供相關支撐。中游是惡意註冊養號實施者,他們生產出的帳號,通過下游帳號商人和代理,流轉到實際的互聯網違法犯罪實施者手中。

騰訊公司也將持續增強識別惡意帳號的技術和策略,採取多種手段遏制惡意帳號的產生,同時建議在騰訊的平台上遭遇到詐騙的用戶,通過產品中的舉報功能,或者到騰訊110的小程序中進行舉報。

與此同時,微眾銀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微粒貸產品沒有所謂的「內部邀請渠道」,所有「微粒貸」用戶均是由官方審核邀請,除借款利息外不收取任何收費,一切有償幫助開通「微粒貸」、提升「微粒貸額度」的行為均為詐騙。

在此,警方提醒,不要輕易相信非官方途徑發布的貸款信息,凡以平台費、包裝費、保險費、手續費等各種名目事先收取費用的貸款都是詐騙,更不要向陌生帳號轉賬匯款,避免上當受騙。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記者:王春

版權聲明:本平台除發布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有區塊鏈&物聯網項目及相關消息請與我們聯繫!

健康薦讀

女人最希望被吻哪裡?

區塊鏈丨物聯網

微信ID:qklwl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商業銀行「乙方換人」:再見 ATM機 你好 數據平台
收益超過6%要不要買?專業人士是這樣解讀的!

TAG:物聯網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