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伍子胥為報仇掘墓鞭屍被朋友責備,他說我日暮路遠,所以倒行逆施

伍子胥為報仇掘墓鞭屍被朋友責備,他說我日暮路遠,所以倒行逆施

原標題:伍子胥為報仇掘墓鞭屍被朋友責備,他說我日暮路遠,所以倒行逆施


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飢虎嚙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


這是宋人鄭思肖作的一首詩,這詩道出了本文要說的主人公——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國人,名員,字子胥。他的父親叫伍奢,還有一個哥哥叫伍尚。

當時楚國正是楚平王當政時期。楚平王姓熊,名居,字棄疾,他有個太子名建,大家都稱為太子建。楚平王讓伍奢任太子太傅,費無忌任太子少傅,都是太子的老師,相當於一個正職,一個副職。兩人都有學問,但伍奢正直忠良,費無忌讒佞奸詐,所以太子建素來不喜歡費無忌。



楚平王派費無忌到秦國去給太子娶親,娶得是秦國景公的公主孟嬴。因為孟嬴有傾國傾城之色,費無忌急忙趕回來報告楚平王說:「秦女美貌絕代,大王不如自己娶了她,再給太子另娶她婦。」楚平王於是就奪了太子建的女朋友,自己迎娶了秦女孟嬴,寵愛無加。孟嬴為他生了個兒子,名叫熊軫。楚平王又另外給太子建娶了一個媳婦。


費無忌利用迎娶秦女向楚平王獻媚以後,就趁機離開了太子去侍奉楚平王。但他知道這樣一來太子建必定是恨死了自己,有一天楚平王掛後太子建繼位必將宰了自己,因此就在楚平王面前詆毀太子建,勸楚平王另立他人。太子建的母親是蔡國人,楚平王不怎麼寵愛她,從而也開始疏遠太子建。於是派了太子建去駐守城父這個地方。


過了不久,費無忌又沒日沒夜地在楚平王面前說太子建的壞話。他說:「太子因為秦女的原因,不會沒有怨恨之心,希望大王自己稍加提防。自從太子駐守城父以來,統領軍隊,外與諸侯相交,將要入城作亂了。」楚平王就把他的老師太子太傅伍奢召來訊問。伍奢知道是費無忌在楚平王面前讒諂太子,因此說:「大王為何因為讒賊小人的話就疏遠骨肉呢?」費無忌又在旁邊煽風點火說:「大王現在不制止,等到他們的陰謀成了,大王將被擒矣!」於是楚平王一怒之下就把伍奢囚禁起來,同時命令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建。司馬奮揚知道太子建是被冤枉的,就提前告訴了太子,說:「太子快逃,你就要被誅殺了。」於是太子建逃到宋國去了。

費無忌繼續陷害伍奢,他對楚平王說:「伍奢有二子,都很能幹,不殺掉他們,可能會成為楚國憂患。可以他父親作人質,把他們召來。」楚平王就派人對伍奢說:「你能把你兩個兒子叫來就能活命,叫不來就處死。」伍奢說:「伍尚為人寬厚仁慈,一呼必能來;伍員為人剛毅隱忍,能成就大事,知道來了一塊兒被擒,勢必不來。」楚平王不聽,就派人去召伍奢兩個兒子,說:「來了,我讓你父親活命;不來,現在就殺了伍奢。」伍尚打算前往,伍員說:「楚王召我們兄弟,並不是想放父親生還,而是擔心我們成為後患,所以用父親作人質,欺騙我們。我們一去,就會和父親一起處死,這樣對父親的死有什麼意義呢?召我們去是讓我們報不成仇,不如逃到別的國家去,藉助別國之力報仇雪恨。一塊兒死了,就沒有作為了!」伍尚說:「我也知道去了最終不能保全父命。然而可恨的是,父親召我們去是為了活命;要不去,以後又不能洗雪恥辱,終會被天下人恥笑。」然後對伍員說:「你走吧,你能報殺父之仇,我將以身去死。」伍尚束手就擒後,使臣又要逮捕伍子胥。伍子胥彎弓搭箭對準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跑了。他聽說太子建在宋國,就前去追隨他。



伍奢聽說伍子胥走脫了,就說:「楚國君臣將要苦於戰火了。」再說伍尚到了楚國都城後,楚平王就把他和他爸伍奢一塊兒宰了。


伍子胥到了宋國以後,正好遇上宋國華氏作亂,又和太子建逃往鄭國。鄭國君臣對他們很友好。太子建前往晉國,晉頃公說:「太子既然跟鄭國的關係很好,鄭國又信任太子,太子要是能作我們的內應,我們再從外面進攻,裡應外合一定能夠滅掉鄭國;滅掉鄭國後,就把它分封給太子。」於是太子建回到鄭國準備舉事。然而事情還未開始,正好遇上太子建因事想殺掉一個跟隨他的人,此人知道太子的計劃後,就告訴了鄭國。鄭定公和子產就殺了太子建。伍子胥害怕受到牽連,就和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一同逃奔吳國去了。


伍子胥和熊勝到了昭關後,守關官兵要捉拿他們,他們徒步逃跑,差一點沒逃脫。追兵繼續在後面追。伍子胥到了江邊,見江上有一漁翁駕一葉扁舟。漁翁知道伍子胥很急,就將他渡過了江。過江後,伍子胥解下隨身佩帶的寶劍以謝漁翁,說:「此劍價值百金,現送給你。」漁翁說:「按照楚國法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賞糧五萬石,封給執珪爵位,難道還不值百金的寶劍嗎?」於是不肯接受。


伍子胥還沒逃到吳國就得病了,沿途乞討為生。到了吳都後,正逢吳王僚執政,公子光做將軍。伍子胥就通過公子光的關係求見吳王,於是在吳國留了下來。


楚國邊境鍾離和吳國邊邑卑梁接壤,兩地都養蠶,兩地的女子為了爭採桑葉發生民事糾紛,相互撕打,楚平王大發雷霆,起兵相向,於是兩國出兵開掛。吳國派公子光攻打楚國,拔了楚國的鐘離、居巢就回去了。伍子胥趁機勸說吳王僚:「楚國可破,但願再派公子光去攻打。」公子光對吳王說:「伍子胥的父兄是被楚國殺害的,伍子胥勸大王攻打楚國,是想報他的私仇而已。問題是楚國未必可以打敗。」伍子胥由此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殺死吳王僚而自立,不宜對外作戰,於是就向公子光推薦了專諸,然後和熊勝到鄉下種地去了。


五年後,楚平王死了。他和秦女生的兒子熊軫即位楚王,是為楚昭王。吳王僚趁著楚國辦喪事之際,派燭庸、蓋餘二公子領兵偷襲楚國,結果被楚國切斷了後路,吳軍不能回國,兵力空虛,公子光就令專諸刺殺吳王僚,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之中,趁獻菜之際殺了吳王僚,專諸也被侍衛殺了。於是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闔閭自立以後,就召回伍子胥,拜他為行人,和他共同謀劃國事。

再說楚昭王繼位以後,就殺了他的大臣嚭宛、伯州犁。伯州犁的孫子伯嚭逃到吳國,被吳國任命為大夫。而燭庸、蓋餘二公子的後路被切斷後,又聽說闔閭殺死吳王僚自立為王的消息,於是就帶著軍隊投降了楚國,被分封在舒地。闔閭自立為王的第三年,就以孫武、伍子胥、伯嚭將兵攻打楚國,佔領了舒地,活捉燭庸、蓋餘二公子;闔閭想乘勝進兵楚國都城郢都,孫武說:「百姓太疲睏了,不可再進兵,暫且等待吧。」於是就收兵回國了。



闔閭七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領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子胥迎戰,伍子胥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了楚國居巢。又過了兩年,闔閭對伍子胥、孫武說:「當初你們說郢都不可攻入,現在可以了嗎?」伍子胥、孫武回答說:「楚國將軍囊瓦貪財,唐國和蔡國都怨恨他。大王欲大舉進攻楚國,必須先要得到唐國和蔡國的幫助才行。」闔閭聽從了二人的建議,傾舉國之兵聯合唐國、蔡國共擊楚國,二軍在漢水兩岸列兵對陣。闔閭的弟弟夫概請求隨軍出戰,闔閭不答應,夫概就用自己屬下五千人馬進攻楚將子常,子常戰敗逃跑,直奔宋國。於是,吳軍乘勝挺進,五次五捷,而後揮師郢都,兵臨城下。楚昭王棄城出逃。


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朋友。當初伍子胥逃跑時,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顛覆楚國。」申包胥說:「我一定要保存楚國。」吳兵攻進郢都後,伍子胥搜尋楚昭王,沒有找到,就挖開楚平王的墳,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恨。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對伍子胥說:「你這樣報仇,太過份了!我聽說:『人多可以勝天,天怒也能毀人。』你原來是楚平王臣子,親自稱臣效忠於他,如今你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這難道不是無天道人倫之極嗎!」伍子胥對來人說:「你替我感謝申包胥,就說『我如今是人近暮年,但路途還很遙遠,許多事情都還沒做完,所以我要倒行逆施。』」於是申包胥入秦國告急。秦國不同意出兵,申包胥就站在秦國朝廷上日夜不停地痛哭,七天七夜沒有中斷。秦哀公很同情他,說:「楚王雖然無道,但有這樣的臣子,能不保存楚國嗎?」於是就派了五百輛戰車援楚伐吳。六月間,在稷地打敗了吳軍。吳王闔閭長時間留在楚國尋找楚昭王,他弟弟夫概就逃回國內,自立為王。闔閭聞訊後,棄楚歸吳,攻打夫概。夫概兵敗後,又跑到了楚國。楚昭王見吳國內亂,又率兵打回了郢都。


過了兩年,闔閭派太子夫差率兵伐楚,取了番地。楚國害怕吳國軍隊再來進攻,就離開郢城,遷都於鄀邑(湖北宜城)。此時,吳國任用伍子胥、孫武治國治軍,國力開始強盛,西敗楚國,北鎮齊、晉,南服越國,成為春秋第四位霸主


夫差攻取番地後四年,孔子出任了魯國國相。



又過了五年,吳軍攻打越國。越王勾踐率兵迎戰,在姑蘇大敗吳軍,擊傷了吳王闔閭的腳趾。闔閭創傷發作,生命垂危,就對太子夫差說:「你能忘掉勾踐殺你父親的仇恨嗎?」夫差說:「不敢忘記。」當天晚上,闔閭就掛了。於是夫差繼位為吳王。他任用伯嚭為太宰,操練士兵。兩年後又攻打越國,在夫湫大敗越軍,勾踐帶著殘兵被困於會稽山,就派大夫文種用重禮行賄伯嚭請求講和,說願把國事交給吳國,甘心做吳國的奴僕。吳王準備答應越國的請求,伍子胥說:「越王勾踐為人含辛茹苦,今天大王不滅他,日後一定後悔。」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之勸,而是採納了伯嚭之計,與越國講和。


過後五年,吳王夫差聽說齊國景公去世後,大臣們爭權奪利,新君軟弱,就出兵伐齊。伍子胥勸道:「勾踐一餐無兩樣葷菜,祭祀死者、慰問病人,這是要有所作為啊!此人不死,必為吳國心腹之患,而大王不先剷除越國卻一心進攻齊國,不是很荒謬嗎?」吳王不聽,出兵攻打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於是鄒、魯等國震懾。從此,更加疏遠伍子胥的計謀了。



過了四年,吳王又北上攻齊,越王勾踐採用子貢的計謀,出師助吳國,並以珍寶行賄伯嚭。伯嚭多次接受越國的賄賂,就越發喜歡並信任越國了,沒日沒夜地在吳王面前替越國說好話。吳王也對伯嚭也是言聽計從。伍子胥進諫說:「越國是心腹大患,如今相信他那虛飾浮誇的狡詐欺騙之詞,貪圖齊國。攻破齊國,好比得到一塊石田,毫無用處。況且《盤庚之誥》上說:『有破壞禮法,不恭王命的就要徹底消滅他們,使他們不能夠傳宗接代,不要把他們的壞種子播種到這個城邑。』這就是商朝興盛的原因。但望大王放棄齊國,先攻越國;若不這樣,將後悔莫及。」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卻派他出使齊國。伍子胥臨行前,對他兒子說:「我屢次規勸大王,大王不聽。我現在看到吳國的末日了,你和吳國一起被滅,沒有意義。」就把兒子託付給齊國的鮑牧,而自己回去向吳王交差。然而,伍子胥為人磊落,不知這一切都被伯嚭派的人監視到了。


伯嚭與伍子胥道不同不相不謀,關係自然不好,伯嚭就向吳王進讒言,說:「子胥為人剛強暴戾,少恩猜忌,他的這種怨恨恐怕要釀成災禍。前番大王要攻打齊國,子胥專擅強諫,詆毀行事,只希望吳國戰敗以證明自己的計謀高明。如今大王傾舉國之兵親征齊國,伍子胥又強行諫阻,因此中止上朝,假裝有病不隨大王出征。大王不可不戒備,這是很容易引起禍端的。況且我派人暗中探查,他出使齊國,就把他的兒子託付給齊國的鮑氏。為人臣子,在國內不得意,就在外依靠諸侯,自認為是先王的謀臣,現在不被信用,時常怨恨怪罪,望大王早作打算。」吳王說:「沒有你這番話,我也懷疑他了。」就派使臣把屬鏤寶劍賜給伍子胥,說:「你用這把寶劍自殺吧。」伍子胥仰天長嘆,說:「唉!讒臣伯嚭作亂,大王反來殺我。我使你父親稱霸。你還沒未被確立為太子之時,公子們爭太子之位,是我在先王面前冒死相爭,幾乎不能得到太子之位。你立為太子後,還答應分吳國與我,我固然不敢指望,可現在你竟聽信諂臣之言來殺長者。」於是告訴他親近的門客說:「你們一定要在我的墳上種植梓樹,讓它長大能夠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懸掛在吳國都城的東門上,讓我看到越寇是怎樣進入吳國都城滅掉吳國的。」於是自刎而死。吳王聞言大怒,就令人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吳國人同情伍子胥,在江邊給他修建了祠堂,因此,把這個地方命名叫胥山。


吳王殺了伍子胥後,又攻打齊國。齊國鮑氏殺了他們的國君悼公立了陽生為新君。吳王打算討伐鮑氏,可戰敗了,就撤兵回去了。


此後二年,吳王召集魯國、衛國的國君在橐皋會盟。第二年,在黃池大會諸侯,以此來號令周朝。這時,越王勾踐趁機襲擊吳國,殺了吳太子,大敗吳軍。吳王聞訊回國,派出使者用厚禮同越國講和。過後九年,越王勾踐終於滅掉吳國,殺死吳王夫差;又殺了伯嚭,因為他不忠於他的國君,接受外國賄賂,私下親近越國。


當初,跟隨伍子胥一塊逃亡的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一直留在吳國。吳王夫差在位時,楚惠王要召熊勝回楚國。葉公勸道:「熊勝好武,暗中尋訪敢死之士,差不多有私心!」惠王不聽勸諫,把熊勝召了回來,把他封在楚國邊邑鄢,號稱白公。熊勝回楚三年後吳王就殺了伍子胥。


熊勝怨恨鄭國殺了他的父親太子建,就暗畜死士以期復仇。他回到楚國後第五年,就請求楚王出兵攻打鄭國,楚國令尹子西答應了他的要求。可是,還沒等楚國發兵晉國已開始出兵攻打鄭國了,鄭國派人到楚國求援,楚王派子西前往救鄭,子西與鄭國訂立了盟約才回國。熊勝知道後大為不快,說:「我的仇敵不是鄭國,而是子西!」於是熊勝親自磨寶劍,有人問他:「磨劍幹什麼?」熊勝說:「準備用它殺子西。」子西聽到後,笑著說:「白公如同鳥蛋,能有什麼作為呢?」


過後四年,熊勝和石乞在朝廷上突然襲殺了令尹子西及司馬子綦。石乞說:「不殺掉楚惠王不行。」於是,就把楚惠王劫持到高府。石乞的隨從屈固背著楚惠王逃到昭夫人住的宮室。葉公聽說熊勝作亂,就帶領他的人攻打熊勝。熊勝戰敗,最後逃到山裡自殺了。葉公俘虜了石乞,問他熊勝的屍首在哪裡,不說就把他煮了。石乞說:「事情成功了就做卿相,不成功就被煮死,本是應盡的職責。」最終不肯說出熊勝的屍首所在。於是,葉公就把石乞煮了,找回楚惠王后,再立他為國君。


參考資料:《史記·伍子胥列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哥談歷史文化 的精彩文章:

蘇聯《克格勃檔案》印證了美國中情局《十條誡令》的真實存在
《邪不壓正》《紅海》角逐「奧斯卡」沒有可能性,在此立文為證

TAG:強哥談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