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歌劇《微笑王國》登陸中國,石倚潔圓夢「中國王子」

歌劇《微笑王國》登陸中國,石倚潔圓夢「中國王子」

採用中國題材,展現中國情調,普契尼的《圖蘭朵》和萊哈爾的《微笑王國》是和中國聯繫最緊密的兩部歌劇,堪稱「姐妹篇」,然而,前者在中國知名度甚廣,後者卻鮮有機會在中國上演。

臨近歲末,上海歌劇院聯手匈牙利布達佩斯大藝術宮製作了一版《微笑王國》,由男高音石倚潔擔綱主演。11月28日-29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中國味」十足的《微笑王國》將首度以舞台版的形式,在中國大陸亮相。

歌劇《微笑王國》登陸中國,石倚潔圓夢「中國王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微笑王國》 本文圖片 陳玉麟 攝

石倚潔圓夢「中國王子」

三幕輕歌劇《微笑王國》是匈牙利作曲家萊哈爾繼《風流寡婦》之後的又一部輕歌劇經典,講述了維也納伯爵之女麗莎與清廷王子蘇城一段未能圓滿的異國戀。

「平時我們都是演外國人,很少演中國人,在經典歌劇里,只有蘇城是為中國人量身定做的,對男高音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劇中那首詠嘆調《你是我心中的摯愛》,三大男高經常唱,是保留曲目。」

早在讀大學時,石倚潔就對《微笑王國》情有獨鍾,在圖書館借碟看過好幾遍。他還記得自己看的是1980年代的一個版本,故事裡的第一幕發生在維也納,第二幕轉到了清廷,「但怎麼看都像發生在東南亞、發生在泰國,而不是中國,那時候我就很希望演一個中國版。」

等待多年,石倚潔的「中國王子」夢終於在今年實現了。

在石倚潔看來,這位王子是很有教養、很有禮貌的「暖男」,一出場便是全場最紳士、最瀟洒的人,然而,他內心卻深藏著苦楚,「他臉上強忍著微笑,內心卻在哭泣,這是外人看不到的,也是全劇的一根主線。」

石倚潔說,輕歌劇一般以喜歌劇為主,幾乎都是開心的、逗趣的,這是最悲的一部,沒那麼開心,很惆悵,很苦澀。

德國女高音卡琳·巴巴依揚與石倚潔對戲麗莎一角,聯排多日後,她對石倚潔讚不絕口,「我已經愛上他了,他太完美了,我們的聲線很搭很配合。」作為當今普契尼歌劇最佳詮釋者之一,她已經預約了石倚潔和她演第一部普契尼作品。

有意思的是,來到上海,巴巴依揚特意量身制定了一套旗袍。她不僅穿著它參加了發布會,演出結束回國後,她還將在12月1日穿上這套旗袍,為自己慶生。

歌劇《微笑王國》登陸中國,石倚潔圓夢「中國王子」

「中國味」歌劇苦了中國演員

《微笑王國》首次在中國大陸上演舞台版,導演喬鮑·凱爾為它添了不少中國元素。比如,開篇序曲設計了皮影戲,第二幕、第三幕王爺府的場景、舞美、服飾都是東方韻味,蘇城的妹妹——中國公主梅的舞步里還特別融入了中國宮廷舞元素,讓人有看「清宮劇」的錯覺。

然而,這樣一部「中國味」十足的歌劇,卻上海歌劇院的演員吃了不少苦。

劇中出現了大量德語對白,如此比例的對白在歌劇中非常少見,而德語對中國人而言又是最難。德語演唱只需要發音正確,語調、節奏等都可以跟著音樂的旋律來律動,但要字正腔圓地用德語對話,難多了。

也因此,上海歌劇院演員在正式排練前,花了大量時間糾正發音、熟記台詞。扮演古斯塔夫的於浩磊說,這是他第一次遇到對白如此多的歌劇,「雖然9月剛演過瓦格納《漂泊的荷蘭人》,但說和唱真的差太多了。接到劇本後,除了正常排練,我吃飯、睡前、上班路上都在背詞、背譜子,院里在有外方語言指導的同時,還專門請了德語陪練老師幫助我們鞏固消化。」

《微笑王國》是繼五年前的《阿蒂拉》後,上海歌劇院與匈牙利布達佩斯大藝術宮第二次合作。相較以往,這一次,雙方的合作有了更多互動——匈牙利方面負責導演和舞美設計,中方負責服裝設計,舞美、服裝、視頻等製作也都由中方完成。

在斯蒂芬·索爾特斯指揮上海的首演後,劇中所有服裝將即刻運往匈牙利。明年二月,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將執棒此劇在匈牙利的首演,石倚潔與巴巴伊揚亦將亮相匈牙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