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不得不面對癌症普遍化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不得不面對癌症普遍化

01

作者:緩緩君

這個標題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聽了李治中博士在「一席」的演講後,腦子裡冒出來的一句話。

李治中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後來在美國杜克大學拿到了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之後長期致力於做抗癌藥的研發。同時,他還是拾玉兒童癌症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科普作家和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根據李治中博士在他的演講 《我們是兼職在闢謠,別人是全職在傳播偽科學》中提供的數據,中國每年新確診的癌症患者數目超過400萬,因癌症去世的人超過280萬。

這意味著每過1分鐘,中國就會有超過8個人被診斷為癌症。

那麼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在全世界算是什麼水平?

以每十萬人發病率來衡量,中國的排名大概在70左右。

這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並不算糟糕。

事實上,癌症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是丹麥,其次是法國,而美國排名第六。

這些發達國家的癌症發病率顯著超過了中國。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上做得比這些國家更好(你懂的),而是因為和癌症發病率相關度最高的一個因素是人的壽命。

當一個人的年齡超過55歲以後,癌症發病率就開始呈指數級別上升。

所以人均壽命越高的國家,癌症發病率往往也較高(但不絕對,因為影響癌症發病率的因素有多種,壽命只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2012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3.7歲,在194個國家中排名89位。

這是比較早的一個數據。

而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統計》顯示,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提升到76.1歲。

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癌症普遍化是一個必然。

另一個會讓你覺得癌症越來越普遍的原因,是社會整體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過去一些病人直到去世的時候,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得的是什麼病,而體檢的普及和醫療水平的進步,讓更多的癌症患者得到了確診。

當然,這是一件好事。

因為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存活的可能性就越高。

02

癌症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可怕。

「事實上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帶癌生存,他們和癌症一起和諧地共存著。」

比如電影《我不是葯神》里的那些慢粒白血病患者(白血病俗稱血癌),就可以依靠藥物(如格列衛)控制病情,過上和正常人相似的生活(這種情況下,癌症就類似於一種慢性病)。

目前人類在癌症的治療上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治療方法正在從傳統的化療,轉向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

後兩者其實是在推動癌症治療的「去化療」化,因為化療不僅會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的細胞(如免疫細胞)。

有些病人在戰勝癌細胞之前,免疫系統先倒下了。

化療的副作用太大了。

但比化療更可怕的,是關於治療癌症的那些謠言。

比如覺得人工合成的東西不如純天然的好。

但事實上,一些中草藥中含有的馬兜鈴酸恰恰是容易引發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癌症的罪魁禍首,其影響甚至超過了吸煙。

所以李治中博士建議那些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要為了保肝就胡亂去吃中草藥,因為如果這些中草藥里正好含有馬兜鈴酸,那會大大增加癌變的可能。

關於癌症的謠言還有很多,比如「去醫院死得更快」「酸性體質致癌論」以及「餓死癌細胞」等等。

其中「酸性體質致癌論」因為背後有巨大的商業利益,所以傳播非常廣泛。

李治中博士感慨:

「我們是兼職在闢謠,別人是全職在傳播偽科學」。

天道好輪迴,11月2日,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判決「酸性體質致癌論」的發明者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賠償患者1.05億美元。

一位癌症患者因為聽信了歐陽的話,放棄了常規治療,採用歐陽獨創的鹼性療法治療,導致癌症惡化進入晚期,而歐陽的療法竟然是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添加鹼性的小蘇打。

這無疑是在謀財害命!

03

怎樣對付癌症?

李治中博士表示:

預防是上策,篩查是中策,治療是下策。

最好的辦法,還是防患於未然。

儘可能讓自己遠離容易引發基因突變和免疫逃離(基因突變和免疫逃離會誘發癌症)的環境。

典型的如吸煙對肺癌發病率的影響。

上圖是美國人均吸煙量(藍線)和肺癌死亡率(黑線)的對比,你可以發現兩條曲線的走向極為相似,區別在於黑線比藍線滯後了20年左右。

這恰恰是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所需要的時間。

除了吸煙之外,容易引發癌症的其他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還包括:

酗酒、長期不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如蔬菜攝入過少)、慢性炎症、電離輻射、感染、環境污染等等。

04

以上說的都是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影響,其實影響癌症發病率的,還有先天因素,即基因。

2016年,著名的醫學期刊《JAMA》發表文章《Familial Risk and Heritability of Cancer Among Twins in Nordic Countries 》,提供了癌症的遺傳數據。

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522對)里有38%患上了同一種癌症;異卵雙胞胎(496對)里有26%患上同一種癌症。

這其中,不同的癌症遺傳影響和家族環境影響各不相同。

具體的研究方案這裡不展開了,簡單列一下結果。

也就是說,以上這些癌症,很大程度上是遺傳基因導致的。

所以你可能會有疑問:「我體內會不會有易患某種癌症的基因呢?」

這個疑問我早就有過了(之前寫過,我本來就對遺傳和基因方面的研究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專門去做了「水母基因」家的基因檢測。

裡面有一部分就是關於20類腫瘤的患病風險(和平均水平比)。

這個有什麼用?

1.如果你發現自己患某種癌症的可能性比普通人更高,那就要主動改變自己某方面的生活習慣(如控煙、加強運動或者多補充膳食纖維等等)

因為帶有容易罹患某種癌症的基因並不代表一定會得病,你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去儘可能減少發病的可能。

2.可以為買重疾險和防癌險做參考。

李治中博士說,有3500萬人是帶著癌症生活的,但治療癌症是要花錢的。

比如慢粒白血病,雖然可以通過格列衛來控制病情,但這種葯是要長期服用的,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可以參考《我不是葯神》背後的原型)。

所以我建議做一個基因檢測,來給自己購買保險做一個參考。

年輕人可以直接購買重疾險,而50歲以上的老年人我建議買防癌險。

一來是因為重疾險有年齡限制條款,二來是即便有些重疾險老人也可以購買,但相應的保費也一定會很高。

50歲以後買重疾險性價比已經很低了,可以考慮專門購買防癌險。

3.如果你發現自己罹患某種癌症的可能性比較高,可以專門針對那種癌症做篩查甚至是做一些特殊性的預防。

比如美國50到75歲的人里,有70%會做常規的腸鏡篩查,發現苗頭就可以儘早治療。

癌症在零期、一期和二期階段存活率是非常高的,但有那麼多項目,你究竟該做哪些檢查,這個基因檢測的結果可以給你一個參考。

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案例,來自安吉麗娜·朱莉。

她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是BRCA1突變基因的攜帶者,醫生估測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非常高,而且她的母親也是在56歲那年因為癌症去世。

權衡之後,安吉麗娜·朱莉先後切除了雙側乳腺、卵巢以及輸卵管,以預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

做出了選擇之後,朱莉在《我的醫療選擇(My medical choice)》一文中呼籲:

「我選擇公開自己的這段經歷,是因為有很多女性並不知道,她們也許生活在癌症的陰影之中。我希望,她們也能夠接受基因檢查;如果患癌幾率較高,她們也能夠獲知,她們擁有可靠的選擇。」

「人生總是伴隨著許多挑戰。如果我們有能力承受和掌控,就無需懼怕。」

05

我當然希望你我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度過一生。

但隨著我們預期壽命的不斷提高,癌症也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該提前做好準備。

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

所以今天特別給大家推薦「水母基因」。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戰略合作夥伴,水母基因比你想像的還膩害。水母基因擁有Thermo Fisher全定製進口基因晶元,覆蓋國際主流權威資料庫,是國內領先的基因檢測品牌。

另外,水母基因還獨家推出生命教練服務,為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基因,提供專屬健康指導方案,成就獨一無二的樂活生命。

檢測方法也很簡單,只需要2毫升唾液。

最近,水母基因推出了基因檢測樂享健康包,包含疾病風險,遺傳病風險檢測項目 150 余項。

價格僅僅為 298 元,可以說是最具性價比了。

關鍵是我還為大家爭取到了特別優惠,原價 298 元的基因檢測樂享健康包,僅需 99元。

這個真的是史上最低價了。

其中99元的特別優惠活動截止時間是 11 月 30 日 24:00,不想錯過的話趕緊掃描下面的二維碼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教師節:我們應該保護有這樣特質的老師
中國人到底缺什麼?此人在一百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