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睡覺抖一下驚醒,醫師解密:3種狀況有疾病風險

睡覺抖一下驚醒,醫師解密:3種狀況有疾病風險

你一定曾經看過旁人趴在桌上午睡,忽然間腿劇烈抽動,桌子撞齣劇烈聲響。

或者自己曾在晚上熟睡夢到自己從高處摔落,驚醒過來久久無法入睡。這兩者都是「入睡抽動」所造成。

入睡抽動是什麼?

入睡抽動是什麼?睡到一半,身體的某部位突然在約0.075到0.25秒的短時間內抽動,驚醒之前可能夢到墜落或者是跌倒,這種現象稱為「入睡抽動」。身體的部位可能是雙腿、手臂或頭部。

入睡抽動不限於年齡和性別,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根據研究,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人都擁有睡到一半從高空中墜落,一口氣從夢中驚醒的經驗。針對這種現象,科學家所提出的說法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人體管理睡眠機制的系統錯誤,另一種則是演化的遺留效應。

入睡抽動是什麼原因造成?

睡前攝取過多的咖啡因

工作到深夜

承受過大壓力和睡眠不足

長期就寢和起床時間不定

不良的習慣比較容易引起入睡抽動,改成規律的生活,才能避免再次在睡夢中體會自由落體。

頻繁發生可能是其他睡眠疾病的癥狀

入睡抽動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作息規律,卻常常從夢中驚醒,手腳抽動,這很有可能不是普通的入睡抽動,而是另外三種睡眠疾病的癥狀:周期性四肢運動障礙、肌肉痙攣和睡眠癲癇。這三種睡眠疾病和入睡抽動的癥狀極為相似,很容易搞混。

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的肌肉動作時間從2到3秒起跳,一直到數分鐘都有可能。

和入睡抽動不同,肌肉痙攣後會產生疼痛和不適。

和另外兩種睡眠疾病相比,並不嚴重,但是睡眠中的肌肉痙攣長期下來會大幅影響睡眠品質。

周期性四肢運動障礙

肌肉會收縮約0.5秒到5秒,以5到90秒的間隔持續發生。

和入睡抽動最大的不同是肌肉動作時間較長,並且具有反覆發生的周期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不寧腿症候群」。大約有10%的人,晚上睡覺會因腿部突然抽動而影響睡眠,甚至影響到枕邊人。甚至有研究指出,不寧腿症候群會增加39%早逝的風險。

睡眠癲癇

好發於睡眠的癲癇,主要癥狀有突然驚醒、顏面痙攣、舔和咬舌根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癲癇是一種慢性的腦部疾病,必須及早就醫。

夜晚激烈運動累積的肌肉疲勞、水分和營養補充不足,這些偏差的生活習慣也會促成肌肉痙攣,使睡眠癲癇和周期性四肢運動障礙惡化。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遠離睡眠疾病

如果要避免入睡抽動的話,除了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以外,東京警察醫院的澤田彰史醫師還建議,可以攝食富含鈣和鎂的魚類和海藻,同時避免肌肉痙攣。

冬天極易喝酒暖身,但是睡前最好不要喝酒,避免不寧腿症候群的病情加重,另外,攝取鐵質可以協助癥狀緩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誡之人 的精彩文章:

研究發現人體4種基因可能會增加自殺風險
科學家們發現炎症可以防止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TAG:十誡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