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退役人員登記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齊頭並進該痛批嗎?

退役人員登記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齊頭並進該痛批嗎?

原標題:退役人員登記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齊頭並進該痛批嗎?


作者:陸吾 ;美編:紫妖;


這幾日,在一些退役軍人的微信群里流出這樣一張圖片——

在南關街道辦事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點」門外的牆上,歪歪扭扭貼著一張印有「退役人員登記處」七個字的的A4紙。



看到這樣一張照片,有些戰友們有點不淡定了,一些人不自覺的認為這是地方對退役軍人的歧視,更有一些涉軍自媒體,僅以單獨的這張照片為由頭,不管三七二十一,發文對地方退役軍人安置工作一頓猛懟。


照片背後的事實到底是怎樣?是不是真像一些戰友認為的對退役軍人的歧視?「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僅靠這樣一張圖片,顯然不可能立即獲取背後的真相。沒有經過調查就發文猛烈抨擊,固然能得到些許快感,也能獲得部分叫好聲,但對地方是有失公允的。


01


《呂氏春秋》里有這麼一段話,講了孔子和他弟子顏回的故事。文中講到:孔子周遊列國,曾因兵荒馬亂,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七日沒吃過一粒米飯。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裡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顏回請孔子進食,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才夢到祖先,我想把乾淨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


顏回慌張的說:「不可以,剛才我是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粘了煤灰的米飯丟棄了可惜,所以把弄髒的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我們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自己的觀念會會先入為主,從而不能從事情來龍去脈、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我們主觀的認識,有時候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從簡簡單單的一張照片就判斷南關街道對待退役軍人的態度,沒有全方位的分析,是不可能獲得正確答案的!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但眼睛看見的往往也不全是真相,就連孔聖人也會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況我們呢?


02

毛主席在1930年5月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在文中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這一著名論斷。他指出:"你對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某個問題的發言權",要注重調查、反對瞎說。



在那個黨和軍隊都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年代,正是依靠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深入官兵、群眾正確調查,黨中央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正確地選擇了一條光明大道。


現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網路發達,不出門而盡知天下事。我們在思考問題時,比以往有了更豐富的信息來源,然而,網上的信息並不是第一手的資料,並不能確保信息的正確,泥沙俱下,如何在這些信息中去偽存真,也是很費腦筋。如果只是通過網路上的信息就輕易對某些事情下定義,這顯然是片面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在的我們雖然很多時候用不著親自去調查,但冷靜的大腦、理智的思維、全面的分析還是必須要有的,這樣才可能做出正確的結論。



03


退役軍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情況是客觀存在的,官方也沒有否認。今年 7 月 31 日上午,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結束前,一名「不懂事」的女記者,就長期以來軍轉幹部遭受降職降崗安置直接發問——


南方都市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軍轉幹部回到地速食麵臨二次就業問題,但有些地方單位對安置會有降職降崗的不成文規定,然後有些人認為這是對軍人的一種歧視,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謝謝。


孫紹騁:感謝你的提問,由錢部長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錢鋒:這個問題實際上應該這麼來看。第一,剛才孫部長、方部長都已經就軍轉幹部的安置包括退役士兵的安置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軍轉幹部安置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隨後我們還會出台相應的政策和文件,來保障、促進軍轉幹部的安置工作。第二,的確也有部分軍轉幹部反映,安置到地方的一些崗位,他不是同級同職別的安置。這有幾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結構性的問題,現在安置主要的方向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而且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和一些主要機關、企事業單位,隨著我們軍轉安置工作的深入,軍轉幹部數量的增加,地方也面臨一些實際的困難和問題,我們需要正視,但是總的而言,從黨和國家,從每一個接收安置的單位而言,對軍轉幹部安置這項工作是高度重視的。我想,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國力的增加,安置軍轉幹部的途徑和方式會越來越寬廣,也會越來越得到廣大軍轉幹部的認可和滿意。


事實上,這些年來,隨著黨中央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退役軍人的社會地位正在慢慢提高,待遇在不斷增長。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問題同樣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前期,國家網信辦封停了近9800多個自媒體賬號,這裡面也有一些我們的涉軍自媒體賬號。我們涉軍自媒體的質量怎麼樣?答案並不令人欣喜。有一部分公眾號在努力的發揮傳媒作用,它們確實接地氣,反映基層官兵的訴求、鞭笞基層的頑疾,為軍人的社會地位鼓與呼,發揮了一個媒體積極的作用。然而還有一部分是問題多多,有粉飾太平的,有毫無下線的,有虛假傳播的,更有故意混淆視聽、製造混亂的。


在面對涉軍熱點就如同微信群中的那張照片時,有些公眾號不經認真分析,為了流量虛假宣傳,僅靠這樣一張照片,對退役軍人社會地位這個痛點肆意的消費,這些自媒體人何嘗不是躲在人血饅頭後的那批人?


涉軍自媒體作為傳播軍事信息的新興媒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軍隊乃至社會的輿論導向,如果我們的自媒體人不嚴謹自己的態度,以這樣一種斷章取義、管中窺豹的作風和態度,肆意消費軍人情懷,將是對我們人民軍隊和所有中國軍人的褻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參謀1號 的精彩文章:

辭去華為百萬年薪成海軍女艦長,她對我口述真正理由
中國中年女軍人生存現狀:光鮮亮麗下的壓力與痛

TAG:女參謀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