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原來,魏瓔珞並不是乾隆最愛的女人

原來,魏瓔珞並不是乾隆最愛的女人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晨夕 · 主播 | 阿成

要說今年登場最忙的,肯定是我們又恨又愛的「大豬蹄子」乾隆了。

這個刻章狂魔,在微博上一度被嘲笑到熱搜前五。

除了愛蓋章外,他還很自戀,自覺英俊瀟洒,甚至在騎馬、射箭的時候都要命令畫師將自己畫下來。

晚年,更是自封為「十全老人,千古一帝」,可謂將自戀演繹到極致。

真實的乾隆,除了迷之自戀外,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乾隆的命比較好,他坐上皇位的時候,大清朝經過康熙、雍正兩位皇帝的打拚,已經達到了「盛世」局面。

作為太平盛世中的皇帝,乾隆的日子要舒服很多。清宮劇中的他,要麼在宮裡到處撩妹,要麼打扮成商人模樣,遊歷江南。

當然,這多少有些戲劇化。早年的乾隆還是很刻苦的,勵精圖治,勤於政事,將清朝的經濟推到了巔峰。

不過,自幼在優渥環境中長大的乾隆,確實很會享受。還在位時,他就開始琢磨自己退休後的生活。

那時年歲已高,出行不便,整日困在紫禁城裡多無聊,思來想去,決定建造一座「宮中花園」,供自己頤養天年用。

寧壽宮花園圖繪

這座宮中花園就是紫禁城裡尚未開放的神秘之地——寧壽宮花園,乾隆用了整整十年時間來打造這座宮中之園,每一個細節都親力親為。

每天退了早朝,若是沒有特別緊急的事情,乾隆就會親臨現場指示工匠:

這裡應該安一面鏡子、這個地方要用江南的雙面綉、這個地方搭個戲台、屋頂要鮮艷點兒的顏色……

乾隆彷彿不是在打造一個後花園,而是在為自己打造另一個「家」。

在這個家裡,他不是穿龍袍的皇帝,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過著不問世事、悠閑自在的生活。

乾隆雖然住在象徵著皇權和地位的紫禁城,但看過清宮劇的人都有一個印象,乾隆帝喜歡走出紫禁城,到民間微服私訪,尤為喜歡江南。

從花園的「倦勤齋」里,可明顯地感覺到,乾隆對煙雨蒙蒙的江南有著很深的執念,他把江南園林的精巧精緻,用移步易景的手法,都融入到了花園的建造中。

內嵌竹絲掛檐,鑲玉透雕雙面綉隔扇,都透著一股江南風韻;

乾隆還極其喜歡玉,在隔板與窗欞等部位的竹絲圖案中間,用銀絲嵌著數百枚精雕細琢的和田美玉,工藝精細到讓人震撼。

古人喜歡聽戲,在虛擬的劇情里,品味著人生的悲歡離合,乾隆帝也是一個鐵杆戲迷。他命令工匠在倦勤齋中搭建了一座私人戲台,戲台上方的紫藤蘿畫竟然有驚人的3D效果。

3D效果的紫藤蘿天花板畫

在這裡,他既可以是表演者,也可以是觀看者,人生原本就是一場戲,看不盡道不破,捨不得又放不下。

精美的倦勤齋戲台

縱觀倦勤齋的內部裝修陳設,不難看出乾隆帝的文人情懷,或許這也是他喜歡江南的原因。

乾隆對江南究竟有多愛?在交通極不方便的200多年前,他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六下江南。

在《御制南巡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二曰南巡。」

正是因為迷戀江南生活,他才將眾多的江南元素搬到了紫禁城,當年邁的乾隆再也經不起下江南的舟車勞頓時,這裡就成了他的江南,他還可以在這座花園裡繼續他的江南夢。

倦勤齋里的皇帝寶座

貴為一國之君的乾隆有著多面性格,一面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另一面他對士大夫了無掛礙縱情山水間的自由充滿了無限的嚮往。

這大概也是乾隆的矛盾處,生在帝王家,又是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需要負起對江山社稷、對天下蒼生的責任。

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卻也不得隨意走出紫禁城這座無形的牢籠。

唯有在紫禁城的最深處,打造一個不是江南卻神似江南的「倦勤齋」來尋找精神上的寄託。

也只有在這裡,乾隆才能暫時忘記皇帝的身份,做回那個自由洒脫,了無掛礙的自己。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同樣,有著江南情結的乾隆帝也深愛著竹子。

工匠用金絲楠木做出竹子的模樣,然後在楠木上著色繪畫,甚至細到把竹節竹斑都畫上了。

乾隆對竹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為此,還專門建了一座獨立的小院,取名「竹香館」。

竹香館是一座獨立的小院兒,也是江南風格的建築,由北太湖石做的假山和一座江南風情的兩層小樓構成。

這個竹香館可不像養心殿、太和殿那麼寬敞明亮,空間極其狹小。當然,乾隆並不在裡面住,只是偶爾心中煩悶,一個人過來坐坐。

坐在昏暗的屋內,聽著窗外的風吹落葉聲,想著後宮的明爭暗鬥和處理不完的政務,他就一肚子苦水,可又找不到人聊聊天,解解悶。

那一刻,他多希望自己的結髮之妻還在人世。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

雖然後人說乾隆是最風流的皇帝,但實際上他也很鍾情。後宮佳麗三千,他卻獨獨鍾愛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是乾隆床頭的明月光,也是他的初戀、知己和精神支柱。無奈,伉儷情深的兩個人卻未能白頭到老,富察皇后紅顏薄命,只活了短短的37年。

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萬分悲痛,他在諭旨中說:

「孝賢皇后去世後,我就養成了獨宿的習慣,再也不讓任何妃子陪伴我過夜。」

從此,陪伴乾隆度過漫漫長夜的唯有無盡的寂寞和孤獨。

儘管是一國之主,但高處不勝寒所帶來的孤獨跟冷清,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乾隆的孤獨,不僅是因為痛失所愛,還因他生性多疑。覺得嬪妃對他好是為了得到寵溺,大臣對他好,是為了加官進爵。

這種多疑,也讓他活得極其沒有安全感,他時刻提防,害怕被人算計,害怕自己的江山被他人奪走,生怕哪天一覺醒來,江山就易主了。

臣民眼中的乾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卻不知身為帝王,他也會有心情低落,孤枕難眠的時候。

他也會有對未來的恐慌和不安,只不過無人懂他,他也不會讓別人看透。

這也是作為帝王的代價。

乾隆給後人留下的話題真不少,除了迷之自戀、四萬多首詩和八千多個印章,他的審美也被兩百多年後的人們津津樂道。

前段時間,乾隆親自設計的「各種釉彩大花瓶」在微博上火了,浮誇的審美看得網友哈哈大笑。

其實,乾隆的文藝范兒真不是故弄玄虛:

他精通三種語言,自幼博覽群書,還喜歡研究設計,只是審美看似沒有他爹雍正那麼高大上。

乾隆的碗和雍正的碗

不過,至於說乾隆是農家樂的審美,這個鍋他真不願意背。

其實,乾隆生活的年代,歐洲正是向著「奢靡洛可可」風格轉變的時期,乾隆的審美受西方傳教士的影響,追求的就是大膽和另類。

在乾隆花園的符望閣里,乾隆就大膽地採用了「百寶鑲嵌」的設計工藝,用珍貴的玉石珊瑚等寶石製作成精美的浮雕,鑲嵌在漆器或是木器之上,珠光寶氣,極盡華麗。

所以,按照當時的國際審美標準來看,乾隆不但不俗氣,反而很前衛,只是他的表現有點誇張。

乾隆的一生就像他設計的大花瓶一樣,多姿多彩。他是大清的分水嶺,在他之前,康熙和雍正歷經數十年,打造了盛世局面,穩固了江山社稷。

到了乾隆中後期,他志得意滿,開始追求享樂,大肆修建宮殿園林,六下江南,還養出如和珅一般的大貪官,導致大清王朝由興盛走向了衰敗。

他和所有帝王一樣,集功過於一身,前半生勵精圖治,後半生好大喜功,奢靡浪費還發動數次戰爭。

但自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是他作為皇帝,功過是非,都容易被放大。

以往我們對乾隆的了解,都來自影視劇,一百部影視劇,就會展現出一百個乾隆,今天通過探索乾隆的後花園,我們對他又多了幾分新的認識和了解。

從乾隆居住的地方,不難看出他的真實性格,他一生都活得很矛盾,既捨不得手中的權利,又嚮往文人的生活。

他喜歡鏡子,鏡子外他是皇帝,鏡子里他是穿著隨性的江南才子,終其一生,都有一個江南夢。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作者:晨夕,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請聯繫有書君微信號:youshu925。

主播:阿成,有書籤約主播。長島人民廣播電台主播,微信號:fac792。新浪微博@阿成Alan。

你的點贊,讓專欄走得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快的捷徑,是慢慢來
別和壞孩子玩?你的偏見,正毀掉孩子的一生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