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軍元帥已看出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為何德軍最後還是失敗了

德軍元帥已看出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為何德軍最後還是失敗了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西線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代號為「霸王行動」。這次行動總計讓三百萬盟軍士兵穿越英吉利海峽,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並直接改變了二戰的走勢。

(諾曼底登陸劇照)

當時,盟軍想要穿過英吉利海峽從法國登陸,只有兩個比較適合的登陸點:一個是諾曼底,另一個是加來。其他地區由於地理和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並不適合士兵登陸。

從歷史上來看,加來一直就是船隻穿越英吉利海峽後登陸法國的首選地。但盟軍指揮部在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後,最終選擇了在諾曼底登陸。

為了減少德軍在諾曼底的防禦力量,盟軍聲東擊西,製造出要重點進攻加來的樣子。

他們不僅在內部搞了一個假的第一集團軍群,還將巴頓任命為司令,並且有意無意地讓德軍截獲己方電報,甚至還「不小心」流出重要作戰會議報告,連一般士兵都被蒙在鼓裡。

德軍在研究了這些情報後,決定將防禦重心放在加來。

(巴頓將軍舊照)

那麼,德國軍隊是否看出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呢?他們為何沒能守得住呢?

第一,德軍無法抽調更多軍隊。

德國軍中就真的沒有人看穿盟軍的煙霧彈嗎?並非如此。但就算這樣,依然無法改變結果。

德國西線防禦指揮官是三大名將之一的隆美爾。雖然種種情報顯示,盟軍會在加來搶灘登陸。但隆美爾卻始終覺得不太對勁,為此,他曾向希特勒申請過,調動更多部隊在諾曼底布防。

但由於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開始被蘇聯人大反攻。希特勒早已經焦頭爛額,因此他從一開始就拒絕了隆美爾,並希望他能用偉大的精神,帶領部隊克服消極因素,全力爭勝。

隆美爾在諾曼底登陸行動發起當日身在柏林。有一種說法是他為了回去給妻子過生日。但實際上,隆美爾是去當面請求希特勒調兵布防,雖然他自己也很清楚東線的戰事很不樂觀。

(隆美爾和希特勒)

第二,德國的防禦工事還未完成。

早在1943年,隆美爾就已經開始著手改造大西洋壁壘,諾曼底也是屬於大西洋壁壘的一部分。而改造壁壘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盟軍在法國的登陸行動。

假如大西洋壁壘真的完工,那麼它的防禦能力將會相當驚人。除了碉堡,地雷,反步兵鐵絲網等常規防禦工事,防空陣地和反坦克壕更是應有盡有。大西洋壁壘一旦完工,盟軍的登陸行動將會受到非常大的阻礙。

但可惜的是,在諾曼底登陸的時候,不僅大西洋壁壘沒有完工,而且設計圖還被法國特工偷了。盟軍對大西洋壁壘的布防情況了如指掌,這也是他們選擇在諾曼底登陸的一個重要因素。

(毫無招架之力的德軍)

第三,制空權的全面壓制。

由於德國深陷蘇德戰場的泥潭,德國絕大部分的空中力量都用在了和蘇聯飛機的對轟上。

本來德國空軍在與英國的不列顛空戰中,就已經遭到重大打擊,剩餘的精英又被抽調到了蘇聯戰場上。因此,在西線的戰場上,德國只有不足1000架飛機,而且多數是破敗的飛機,真正有用的,也就300多架。

而盟軍方面,英國皇家空軍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早已經恢復狀態。再加上美國恐怖的空中支援,盟軍在登陸期間出動的飛機,據史料記載,有10000架以上。這完全是不平衡的戰鬥,在盟軍猛烈的空中炮火中,德軍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的力量。

總而言之,德軍即使知道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畢竟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想要阻擊盟軍,也是有心無力了。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軍統頭目戴笠是怎麼死的?原來與乾隆的一把寶劍有莫大的關係
史料記載,二帝在金國生了十多個子女,這種記載是真實的嗎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