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冒用別人學籍而遭敲詐,無奈自首,獲得學籍最終考取狀元

他冒用別人學籍而遭敲詐,無奈自首,獲得學籍最終考取狀元

原標題:他冒用別人學籍而遭敲詐,無奈自首,獲得學籍最終考取狀元


最近河南許昌的黃女士被堂姐冒名頂替的事,弄的沸沸揚揚,事情的真相在有關部門沒有結論之前,暫時不作評論。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估計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而破解這種事的辦法無非就一個:法律。其實這樣的事情,自古就有,今天咱們要說的人物是清朝的一位狀元。自古狀元有很多,而像這名狀元一樣名滿天下的並不多見,他叫張謇。


南通張謇


張謇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考取狀元以後的為官經歷,而是在幾千年未有之大變中,能主動捨棄科舉十年寒窗換來的榮耀,投身實業,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他辦實業,開學校,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不但在讀書科舉中奪得頭魁「狀元」,在人生經歷和為國為民方面,也可稱為「狀元」。



張謇辦的大生紗廠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才,在考取秀才以後竟然告發自己,主動要求官府開除自己的「學籍」,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清朝,如果一個農民家庭世代務農,家裡三代沒有一個讀書人,這樣的家庭就是「冷籍」。清朝科舉有一項制度,就是「冷籍」出身的人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連中三元


張謇的家庭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祖上三代連一個秀才都沒,自己雖然讀書了,但是卻不能考試。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張謇冒用如皋一個叫張育才的人去註冊了學籍,經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張謇終於在16歲的時候考取了秀才。本來,考取秀才為張謇實現夢想打開了一道門縫,但是隨之而來的事情卻讓他焦頭爛額。


晚年張謇


原來,被冒用的張家總是用「冒充」一事要挾張謇,經常索要財物,張謇無奈,每次都是四處挪借想達到息事寧人,誰知道,後來很多人知道了他冒充別人的事,都來敲竹杠,弄的張謇家家徒四壁,生活非常狼狽。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敲詐,張謇痛定思痛,決定把自己告官,並且詳細地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這些年被敲詐的經歷。



狀元文章

誰知道,張謇的孤注一擲卻獲得了很多讀書人的同情,當地的學政和知府在得知這件事以後,主動給張謇申請學籍,終於經過層層申報審批,張謇終於以本名獲得了學籍,從此張謇更加奮發讀書,最後考取了進士成為狀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史微詞 的精彩文章:

清朝文人眼中的李自成,和現在人眼中的李闖王,有什麼不一樣
做探子是需要技術的,曹爽手下也有蔣干,否則也不會被司馬懿翻盤

TAG:太史微詞 |